陆挺
诗意的境界中绽放光明
——忆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
编者按:叶嘉莹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古典诗词研究专家,一生为传播古典诗词奉献心力。11月24日,叶先生以百岁高龄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叶嘉莹教授与东南大学缘分深厚,曾三次应邀登上东南大学人文讲坛,通过她精彩绝妙的讲解将很多学子接引进古典诗词的殿堂。最近健雄书院专门邀请叶嘉莹先生的助手、南开大学张静教授做了“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承”的精彩演讲,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今天本网站,专门刊发吴健雄学院陆挺书记的专文《在诗意的境界中绽放光明——忆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回顾叶先生对东南大学人文教育的支持和帮助,表达对先生的景仰与赞佩。
2024年11月24日傍晚,刚刚发出给叶嘉莹先生的助手、南开大学张静教授商讨其来东大讲学细节的微信,还未收到回复,竟先从别处收到叶先生是日以百岁高龄谢世的信息。不自觉间,眼泪夺目而出。已经许久没有联系叶先生了,上次听闻先生的讯息还是在去年。2023年10月15日,叶嘉莹先生百岁寿诞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彭林先生应邀参会,他从现场给关心先生近况的朋友发回了很多图片。最让大家感到激动的是,年近百岁高龄的叶先生坚持坐轮椅来到活动现场,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这是叶先生近期难得的露面,当时先生的精神状态不错,但没想到先生这次真的驾鹤西去了。
认识叶先生缘自偶然的机会。本世纪初,东南大学的人文教育刚刚起步,我们努力从各方邀请高端的人文教育专家来校讲学。有次我们邀请了诗词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杨海明教授来校讲座。杨教授在诗词研究界具有一定影响,他和《东南大学校歌》的作者王步高教授是同门师兄弟,为人谦逊随和,也很仗义。闲聊之余,向他请教古典诗词研究界有谁可以请至东南大学讲学。他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叶嘉莹”,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叶先生的名字。杨海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时人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最为精彩者莫过于叶先生,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阐释精到幽微,细致到无以伦比。经过杨教授介绍,初步了解到叶先生的情况:享有盛誉的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顾随先生的弟子、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9年开始,她每年回祖国讲学,长年奔走于中加两国之间,为当时百废待兴的古老的“诗的国度”唤醒诗魂。记得当时杨海明教授对叶先生的尊崇和赞佩溢于言表,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这不仅源于叶先生的深厚学养,更应该来自于叶先生崇高的人格魅力。后来经辗转引荐,最终联系到先生,从此开启了叶先生与东南大学人文教育的缘分,这段交往厚重而温馨。每当想起叶先生,眼前就浮现出三个特别难忘的画面,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担当:千春犹待发华滋
回忆起和叶先生的交往,心中浮想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聆听讲座的学生把现场挤爆的场景。2008年10月25日晚,由华英文教基金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第四届华英文化系列讲座——大师系列”拉开序幕。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再次应邀登上东南大学人文讲坛,为东大师生带来主题为“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精彩演讲。王步高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讲座前系统介绍了叶先生的学术成就。
那次讲座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闻讯赶来的校内外听众把人文讲座报告厅挤爆了。当晚的听众数量惊人,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满打满算可以挤进去500人。但就是这样,报告厅外的听众还是把报告厅整整围了数圈,窗台上爬满了听众,人多的那个场景到现在想来都很感动,这幕场景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因为人文教育的缘故,叶先生与东南大学结下了很深的缘分。这次是她第三次来东南大学做人文演讲,也是最后一次来东南大学演讲。当时先生已经85岁高龄了,但为了让更多青年学子体味到古典诗词之美,她还是不顾家人的阻止,奔走于国内外各大学之间。讲学的当年正值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发表一百周年,叶先生特地选取了这个题目。在讲座中首先回顾了《人间词话》发表的历史大环境。然后从与诗词结缘、与王国维先生诗词结缘的人生经历、王国维与《人间词话》、千年词学的困惑、王国维词的美感特质等方面展开论述。在对《人间词话》表示赞赏的同时,也谈到其不足之处。同时,她也对著名的“境界”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讲座中有个细节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叶先生做讲座喜欢“跑野马”,就是习惯于从一点不断生发出去,这已经成为她的风格。有时候倒是这些“跑野马”的部分往往是她从讲题有感而发的部分,因此最富深情和最见性情。本场讲座前,先生的弟子钟锦兄(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座前就给我们敲警钟,说近年来先生在演讲中越发喜欢“跑野马”。先生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就得想法要在叶先生跑得太远的时候提醒她。那天先生在做讲座的时候,果然习惯性的“跑野马”了,但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跑得有点远了。大家高度紧张,钟锦兄坐在先生对面,通过用手指表的方式提示,先生并未注意到。后来实在不行,就写在纸上举起示意。这时候先生才意识到问题,忙说“我不要扯得太远,等下《人间词话》谈不到了”,好似缰绳一收,“野马”就又被拉回来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华英文化系列讲座”举办期间,叶先生还在东南大学遇到了杨振宁先生。“华英文化系列讲座”是许倬云先生倡议设立的,这届是水平最高的一次,可谓大师云集。叶先生和杨先生见面甚是高兴,当时我们就在旁边。两人互相寒暄,大家才知道他们是认识许久的老熟人,叶先生曾说杨先生是她的“半个同学”。当晚学校领导接待嘉宾,叶先生和杨先生在招待晚宴上谈兴很浓,纵论古今,他们的交谊之深,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之美,尽显其中。
叶先生和东南大学这所理工科大学缘分深厚。在2000年前,先生来宁基本上是和南京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而2000年后三次来南京,都是应邀到东南大学做人文讲座,分享中国古典诗词的“兴发感动”。除了上述的这次参加“华英文化系列讲座”之外,还有两次。第一次是2002年首次来访,做了两场精彩的演讲,主题分别是《从双重性别与双重语境谈花间词与南唐词的美感特质》《生命与诗词——石声汉先生词作赏析》。后面这场讲座可以说是为东大学子量身定做的,石声汉先生是一位科学家,但对词作有精深的造诣。先生在东大讲这个主题,饱含对东大学子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期盼。我们去年还将这场讲座的录音整理稿提交给先生,先生在99岁高龄的时候还亲自审订了讲稿。
第二次讲学是在2003年,先生专门应邀参加在东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并在会议期间做了专场演讲《小词中的人生境界》。记得先生在讲座中,分析了王国维从小词中看出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重境界。谈到几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从冯延巳的那种执著与负责,到晏殊的那种圆融的观照,再到欧阳修的那种遣玩的意兴,先生的讲解让听众感觉到其中的精妙。叶先生强调所讲的正是从小词那语言文字的微妙的结构中间,去发现作者的人格、性情,还有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她还特别提醒东大学子:
“无论是学理科的,还是学工科的同学,不要以为小词是很无聊的。其实不然,小词也可以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也可以给予我们几种对于人生的不同看法,这就是小词中的人生境界”
回想起先生在东大的讲台上的形象,仿佛与中国古典诗词融为一体。脑海中留下的印象直到现在还是那么鲜活:缓步走来、气定神闲、雍容典雅,生动诠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然后全场起立,为之鼓掌。强大气场,犹如静开荷花,温和内敛,和蔼可亲。先生伫立讲台,似傲雪青松,如空谷幽兰,目光有神,娓娓道来。那份优雅的气度是经过岁月打磨和人生积淀凝练成就的从容。叶先生在讲古典诗歌的时候,整个人都发起光来,熠熠生辉。先生通过讲解古典诗词,揭开的是中国古代的精神世界,展开的是古代诗人的心灵图谱,解码的是一种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只要见到叶先生的时候,都会被先生的端庄优雅所惊羡,难怪有人称她为“最后一位女先生”。先生经常穿着素净连身长衣裙,肩上披着薄而长的丝巾,没有任何珠玉的点缀,十分朴素。但这身搭配相映生辉,顾盼之间体现出自在和从容,从先生的衣着服饰中就体味到诗人的境界。叶先生讲课从不用讲稿,也不写讲稿,更没有现在的PPT。她认为这些都会束缚住她的发挥,因为讲诗词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先生只会用记号笔把讲座中涉及到的诗词写在纸上,然后用幻灯机投射出来。先生完全是脱稿讲述,大开大合,挥洒自如,那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先生对经典烂熟于心,讲解的时候信手拈来,让人感佩不已。先生的讲解纯以感发为主,自我挥洒、流转自如、行云流水,最富于启发性。叶先生在讲课时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读诵诗词,感觉抑扬顿挫、别具韵味。她对每首诗词的诵读,除了情意的抒发,更有一种音乐的美感和韵律,让人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独特之美。先生从来都是站着授课,最后一次来东大,已经是85岁高龄了,但她还是坚持站着讲了两个多小时。
叶先生说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词里的美好高洁的世界,所以要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先生在东南大学的演讲,同样将很多人接引进古典诗词的殿堂,追寻到美好的精神,拥有了前行的力量。一直担任叶先生助手的张静教授当时在南京大学攻读莫砺锋教授的博士,准备去南开读博士后。她就是在东南大学人文讲座上第一次见到叶先生,演讲结束后她到前面去跟叶老师打招呼。后来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的蒋建清教授,曾任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是著名的材料科学研究专家。有次我遇到蒋教授时,他告诉我说最近正在读叶先生的书,还脱口而出先生的那句名言“余虽不敏,然余诚也”。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也是感恩先生的引领。自从接触了叶先生之后,从此热爱上了古典诗词。刚开始的时候,就连先生谈起“诗词雅郑在神不在貌”都不知道如何写。后来聆听了先生的讲座、整理了先生的录音、阅读了先生的著述,体味到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激发了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先生讲解的古典诗词逐渐成为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
叶先生对东南大学这所理工大学的厚爱,正体现其传播中华古典诗词的担当。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先生坚信,就像千百年前保存下来的莲花种子,还会发芽开花一样,诗心文脉也同样会在传承中获得永生。叶先生在东南大学让师生感受到了诗词之美,将中华古典诗词薪火传递了下去,使古典之风历久弥新,传承永继、振聋发聩。“千春犹待发华滋”正是先生对东大学子的殷切期盼,更是对诗词传承的深沉期许。
责任:要见天孙织锦成
在和叶先生交往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第二个画面就是在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期间先生与大家欢聚的场景。照片上台湾作家席慕蓉对草原有着特别的钟爱,在晚餐后的联谊交流中,席老师和我互相激将,分别唱起了各自喜欢的草原歌曲。席老师当时唱的啥歌记不太清了,我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场唱了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记得当时叶先生路过旁边,看到我们激将斗法,无比开心,连忙坐了下来,边一个劲儿的拍手鼓掌,边口中不停说“太好了”,那种开心溢于言表,此时的叶先生有种特别的天真可爱。当时在现场的还有钟锦、清华大学程钢、华中科技大学余东升、重庆大学刘访华、刘卫红等师友,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喝彩声汇成了一片。每当想起当年的这个场景,心中都感到特别温暖。
叶先生出席的这次活动是中国人文教育史上的盛事。2003年11月10日至11日,海峡两岸三地中国著名人文学者、科学名家以及各高校有关负责人200多人来到东南大学,参加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发起,东南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与会专家通过高层研讨、名家讲演、发表倡议,探究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推动其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次论坛以“经典阅读与人文教育”为主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热烈支持,特别是一批学养深厚的名士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院士不顾年事已高,欣然与会并做专场讲座。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著名学者季羡林、张岱年、王元化等发来贺词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人文学者文怀沙、汤一介、叶嘉莹、许倬云、韦政通、张岂之、陈鼓应、刘梦溪、庞朴、成中英、钱逊、涂又光以及科学大家杨叔子、肖纪美、魏荣爵,作家沙叶新、诗人席慕蓉等专程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金耀基、谷超豪、张祥龙等名家在活动期间应邀做专场讲座。这次活动上,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向中国大学的广大师生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文化经典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导与中外文化经典相伴,与古今文化巨人同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的努力。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经典的当然组成部分,一直为传播古典诗词而倾注心力的叶先生是我们首先希望邀请的对象。但先生当时很是繁忙,各方邀约本身很多,再加上年事已高,我们也没有把握能否请动先生。但先生听说了活动设想和筹备情况后,更觉责任在肩,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不仅如此,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还有叶先生的贡献,至少两位嘉宾的莅临与先生有关。先生建议我们邀请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叶先生介绍说,文怀沙先生是当代古典诗词吟诵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但文怀沙先生年事已高,因此很难邀约。但老先生听我们说是叶先生推荐来找他的,竟然愉快地答应了。
此外,我们当时很希望邀请台湾著名作家席慕蓉女士,苦于没有路径。2002年9月,叶先生与席老师曾赴吉林开展过寻根之旅。当时是我给席慕蓉老师打的电话,记得席老师当时问了些情况后有些犹豫,后来我告诉她叶先生也会参加,她立即爽快地表示“叶老师去我就去”。也正因为叶先生的影响力,我们邀请到两位重量级的嘉宾,为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增色不少。
叶先生是带着传播古典诗词的神圣使命参加这次论坛的。那年她已经年届八十,虽然精神矍铄,但毕竟是上了岁数。刚到南京又因为天气转寒,患上了感冒,身体虚弱,咳嗽不止,只能通过挂水治疗。但先生还是克服困难,坚持参加了论坛、采访、讲座等活动,为中华古典诗词大声疾呼。叶先生在大会做了主题为《从教儿童读诵唐诗讲起》的发言。她结合自己小时候背诵《论语》的亲身经历,提出诗词应该从小孩子抓起。叶先生感叹,诗是培养不死的心灵,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而经典的读诵又是进入经典的重要一环。
“只要掌握了节奏、韵律,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来吟诵。”
她详细介绍了自己循循善诱的教学法。她提倡从幼儿园开始,增设“古诗唱游”的上课内容,孩童一边唱诗,一边游戏,不能把古诗作为考试的内容,而且老师讲诗要讲得生动,不能给学生压力,所以培养老师就显得很重要。记得谈到她在辅仁大学的老师讲诗词是把诗歌里面的真的生命讲出来,“而是诗歌里面使人感动的生命”。先生深得精髓,她自己讲诗正是把诗歌里面真的生命讲出来了。
叶先生在会议前夕还接受《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深入阐释了诗教传承的看法。在她看来,孩子们如果能在幼年时代就学会了古诗的诵读和吟唱,不仅能使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而且都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富有联想和直观的能力,无论是在文科方面或者理科方面,都可以因此而获得更为突出的成就。叶先生强调,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歌中蕴含着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充满了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小朋友们若从小就学会了古诗的诵读和吟唱,那自然也从小就培养了他们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感受的能力,以及赏爱和关怀的感情。幼年时代的记忆力最强,直感能力也最强的时代,在这时候,如果不要求他们过多的知识的理解,而只教育他们从音律的直觉上去吟咏背诵一些短小而又易于上口的古诗,并非难事。等他们年龄逐渐增大,理解力逐渐增强时,他们就会自然对这些古诗豁然贯通,终身受益。先生的这些观点今天读起来还是发人深省。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夫禅宗有传灯之喻,教学有传薪之说,则我虽老去,而来者无穷,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岂不正在这里。”
想想叶先生这一生说到底其实就做了教授古典诗词一件事情,但她将这件事情做到了最极致。“要见天孙织锦成”,社会、大学、幼儿园等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先生将她所钟爱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带给了世人,以诗意词韵丰润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情怀:书生报国成何计
在和叶先生交往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第三个画面就是和叶先生在灵谷寺的深谈。2002年临近国庆的深秋时节,叶先生第一次访问东南大学,那次先生在南京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记得是一个下午,我陪着先生去南京灵谷寺景区参访。先生和我在路上聊起了她在幼儿园给小朋友讲授诗词的事情,认为这里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我们来到灵谷景区后走进无梁殿,这里面刻录着北伐期间、抗日战争时期淞沪会战及华北抗日阵亡的国民革命军将士的名字。当走出大殿的时候,我们交流起来。我跟先生说,这些烈士都很年轻,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很是可惜。但先生却正色说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虽然很年轻,但他们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每当想起来先生的这番话,真是有“振聋发聩”之感,顿觉精神为之一振。现在每每想起来,都心潮澎湃,深为先生的家国情怀所感染。先生当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坚持要回国教书,其中的源动力正是这份从小熏染的浓重的家国情怀吧!后来每每想到这段经历,深深感到人活在世间相当得不易,总是在向上和向下两种力量的拉扯之中。而人总是应当始终保持向上的状态,避免随波逐流而至堕落。
先生在讲座中经常讲到“观人以揖让,不如观人以游戏”。先生不仅在公开场合里端庄,而且在生活中也是极致优雅的,总是那么得体。白岩松曾感慨“你什么时候看过不得体的叶先生呢?”在和叶先生数次相处的过程中,从很多细节之处就能感受到她对工作、生活、人生的态度,而恰恰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身教有时要大于言教,从先生的身上同样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像上述灵谷寺的深谈,只是其中一例而已。和叶先生交往中的点滴细节现在想来都很感动。
先生的勤奋让人记忆深刻。据说她即使是鲐背之年,也经常工作到深夜。在我印象中,毕竟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先生每次来宁身体都会碰到各种不适。记得第二次来东南大学讲学期间,先生患上严重的感冒,需要去校医院挂水治疗。我帮着联系好校医院,安顿好先生治疗的相关事宜后然后去办事。每次去接先生的时候,都看到她边挂着水,边认真修改着各地整理出来的演讲稿,那种细致认真的情景让人感动,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先生对名利的淡泊让人印象深刻。邀请她来东大三次,从来都没有功利的计较,电话里也从不提任何这方面的要求,只提出讲座要全程录音录像,便于今后的讲座录音的整理。先生对待生活的一切都是简单为好,她崇尚的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境界。因此后来看到先生捐出毕生积蓄的新闻,一点都不意外,感觉这正符合先生一贯的价值取向。生活虽然看得很淡,但她对讲学却看得很重,总是力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叶先生在南京肺部感染的那次,白天输液,打了吊瓶,我们都担心她的状态。但她还是坚持讲学,晚上演讲的时候手背上还贴着医用胶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叶先生还是坚持站着讲了两三个小时,那种从容的风度让人动容。
2002年东大讲学结束后,我还陪同叶先生去了趟苏州参访。与先生相处了数日,深为先生的学识、思想和人格所感动,临别之际还小有点舍不得。当时购买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套叶先生的著作《迦陵著作集》,请先生签名留念。记得当时在下榻的姑苏饭店大堂里,先生签完后我又请先生在其中一本上写句话。先生欣然应允,想了一下后,随笔就写上了两句话:
“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
她说这是她人生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后来这两句话流传甚广,先生曾在她的《红蕖留梦——叶嘉莹说诗忆往》做过解释:“这两句话其实是我自己的话。正是当我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后,我自己想出了这两句话,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到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这本书被我奉若珍宝,每每翻开卷册,总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叶先生的著作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本《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那是先生应宣化上人的邀请在美国万佛城讲演的录音整理。这本讲演录文风飘逸,潇洒自如,展现了先生对人生的深度理解,我们都能从中常读常新。先生曾讲过中国的两个半诗人,屈原、陶渊明和半个杜甫。她似乎对陶渊明特别称道,因为陶渊明“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他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直抒胸臆,心里面想什么就写什么,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攀比的心,任真固穷,抱洁以真。这种志趣和先生的价值追求正形成了“以心印心”。
先生看起来柔弱,但身上却有种温威的气度,一种凛然而不可侵犯的端庄之美。其实先生也有其“纯真可爱”之处。东南大学重视人文教育,准备把教三105教室整体升级改造为人文讲座专用报告厅。为了营造浓郁的高端讲座的氛围,报告厅里面准备悬挂科学大师和人文名家的照片。经过精心挑选,决定从科学和人文两方面各选取四位名家的照片,当然都是和东南大学人文教育有渊源且享誉崇隆的大家。科学方面的有钱伟长、杨振宁、丁肇中、吴健雄,人文方面的有费孝通、金耀基、叶嘉莹、许倬云。记得当时专门为此写邮件给先生,希望征得她的同意。先生很快就回邮表示同意,但对我们选取的照片是否能展示出她的形象表示“担忧”。现在想起来真还感觉到先生的可爱。
和先生交往这么多年,有幸认识了叶氏门中的很多师兄,按先后顺序依次为钟锦、安易、汪梦川、迟宝东、张静、可延涛等,他们都承继了先生的宗风,温柔敦厚、潜心学术、注重精神。经常有各种事情麻烦他们,他们都不厌其烦的给予帮助。可以说,和叶氏门中的师生相处如沐春风。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合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先生一辈子只为古典诗词一件事情而来,有教无类,不分长幼,成痴成乐,浑然不觉老之已至。“难忘诗骚李杜魂”,这是叶先生无怨无悔的执著。也正是做好了这件事,实现了先生心中那奔腾汹涌的家国情怀。
生命中有的人虽然久未相见,但就感觉其从未离开过我们。这十多年中,先生虽然再也没有来南京,但一直有联系。后来为何没有再邀请先生?主要因为认识先生的时候,她已经年近八旬。随着先生的年事越来越高,学校、家人以及弟子们对她出行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大家都是爱惜和保护叶先生的身体,都希望先生能健康长寿。虽然没有再和先生直面交流,但一直都关注着先生的消息:她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捐献用于古典诗词、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传兴执导的文学记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公映……这些都使先生不断出现在公众面前。某种程度上,叶先生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精神符号,充满了正能量。
只要有机会去天津出差,都会去南开大学,主要目的是去探寻先生的足迹。每次去都要特地去参访了迦陵学社——叶先生晚年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座中式庭院,也是先生与南开因缘的见证。迦陵学社坐落于南开八里台校区,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思源堂,西邻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学舍毗邻马蹄湖,形成古朴方正的清雅风格。门口石碑上题记:杏坛植嘉树,花开似芙蓉。化雨春常在,诗心一脉通。我在迦陵学社门口驻足良久,感受着这里清新高雅的精神氛围,多想敲开门去看看先生,和先生好好聊聊她的事业点燃了多少学生的心火。站在学舍门口,更感觉到这里不仅仅是学舍,更像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意象,一个古典诗词符号,一处心灵栖息这所。“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学舍正因为有了它的主人,而让这里灵动了起来,也因此成为南开大学的文化盛景。
有缘有幸同斯世,感恩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多元、意义缺失的时代里遇到叶先生,她犹如一盏黑夜中的明灯,让中国古代诗词走近更多青年人的心中,让他们体会到那种不死的心灵,激发起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叶先生与东大的交往只是其古典诗词传播事业中的片段,更是其漫长的百岁人生中的“雪泥鸿爪”。但先生的风范、学识和身影已经深深植入东大这所学府的集体记忆之中。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先生虽然离开了,但相信先生的成就,更像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她所开创和投身的诗教事业将继续发声发光,接引更多人走进古典诗词的殿堂。“死而不亡者寿”,回想起叶先生与东大、与师生、与我们交往的点滴,眼前就浮现出先生鲜活的形象,感觉先生在诗意的境界中绽放光明,接引更多的人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
参考书目
1.陆挺 徐宏主编 《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学卷(一)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版
2.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东南大学新闻镜像——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对外宣传报道选辑》(内部资料) 2003年11月18日
3.《东南大学报》编辑部 《东南大学报》(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专刊)第907期 2003年11月26日
本文鸣谢
1.曲钢(东南大学)、李福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等提供相关照片资料
2.李昭昊(东南大学)修订文字,蒋烨琳(东南大学)翻拍照片
3.王建欣(天津音乐学院)先生提供音乐
文字 | 陆 挺
照片 | 曲 钢、李福建
美编 | 李皖龙
责编 | 王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