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中国航天界的一个传奇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3-26浏览次数:736

刘思燕


任新民,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集中国第一代液体火箭、中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工程的总师于一身。以如今耄耋之躯下基层、去基地、参加评审出席会议,终年有一半时间在外奔波。任新民真可算是传奇人物了。


总是往后站的主角


 在今天已然成为以发射通信卫星为主的西昌发射基地,苍天下高高耸立在威武的群山之中的发射塔并未打破天地间自然的和谐。一条哗哗作响的小溪,流水潺潺,好比生命之泉,永无停歇,仿佛源头来自那塔架的深处。任新民每次来这个基地最喜欢沿着这条小溪散步。


 19704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中国航天活动总乐章的序曲奏响了。长征一号火箭作为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被载入我国航天发展史册。从那时开始,任新民的名字就和长征系列火箭连在一起了。


 那一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上,任新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任新民永远忘不了,周总理在向毛主席及在场的西哈努克亲王介绍他时,称之为“我们放卫星的人”。


 1975331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签署上报的由任新民参与讨论制定的那份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的报告,摆在毛泽东主席的面前。而当毛主席用红笔重重地画上红圈时,代号为“331”的我国通信卫星工程拉开了序幕。任新民也被历史推上了舞台的主角的位置,他被任命为这项工程的总总师――总设计师、技术总指挥。


 有位卫星的总设计师这样比喻通信卫星,他说一颗通信卫星的作用就好像是在地球上竖起了一座通天塔。建造通天塔,这工程该是何等巨大。庞大的通信卫星工程包括五大系统,它们分别是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发射场、测控通信系统、通信地面站,身为该工程的总总师,任新民就在这中间起指挥协调作用。直到目前他还是新一代通信卫星工程的顾问。


 已经是多少次了,任新民坐在卫星控制大厅,目光在几个监视屏上巡视。他知道一会儿,外面伴随着冲天的火光的将是一片惊喜和感叹声。那场面他作总总师时没有一次亲眼见到。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他的位置,就在这里。


 提起我国运载火箭历史上那场常规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之争,恐怕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的氢氧发动机的发展史与任新民息息相关”的说法。当任新民以一个科学家的自信、坦诚和严谨使国防科工委的领导将氢氧发动机从长征三号的“另一种”方案改成“第一种”方案的时候,任新民他们也开始了书写这段历史的艰难历程。


 1983年,临近中秋,任新民随“331工程”第一支试验队,开进西昌基地。


 那一年,中秋、十一、元旦、春节四个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任新民是和1000多名试验队员在基地度过的。


 198448日,三级以氢氧发动机为心脏的长征三号火箭托着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夜空划出漂亮的弧形直冲霄汉。


 这一年,我国中央电视台“五一”联欢节目第一次通过我国自己的卫星向全国转播。


十一”那天,天安门前,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威风凛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英姿,通过卫星映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1985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二号卫星及测控通信技术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那一年任新民荣立一等功。


 其实作为一名航天专家,任新民在为航天的发展尽心尽力的同时,机会也一次又一次为他赢来了他不愿出面接受的各种荣誉。


发火时,他的脸红红的


自古能人大多都给人怪异的印象,像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在不太了解任新民的人看来,航天专家任新民也是个有点怪的人。在另一个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场,曾有记者将能否采访到任新民作为衡量一个记者本事大小的“参照物”。一个经过了几番徒劳努力无功而返的女记者对人发牢骚道“任老头真是个怪人。”不知这是否是个经过了演绎的段子。


其实,了解任新民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敦厚和善。照妻子虞双琴的话说:“任新民从没发过火,有时我急了,朝他嚷,他呢,从没与我红过脸。”但越是这样,任新民那次在西昌基地的发火事件才越发让人震惊,以至记忆深刻,流传至今,成为了任新民传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原来,事情发生在一次“331通信卫星工程”的发射过程中。总检查时,遥测电源出现了“过压报警”,有关人员多方查寻,也没找到症结所在。这时离发射的日子已经只有两天了,有人泄气了:“算了,反正运载火箭上有过压保护。”这事让任总知道了,他在全体会上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质问道:“说过多少次了,怎么可以带着隐患上天,周总理的话是让我们光说不练的吗?”接着,又用坚定的语气命令道:“一定要把问题查清楚。什么时候查清了什么时候发射。宁可大家等你们一家”。说来神了,查来查去查了好几天也查不出的问题,在任总的“高压”下,只半天就查清楚了。这就是一次最著名的“任新民发火”。不过,任总确实不善于发火。那次,任总在说那番话的时候,在座的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老人的脸涨得红红的。也正因为如此,亲历了这件事的人才会受到那么大的震动,并至今难忘。


说任总不爱发脾气,可没过几年,他就又让部机关的年轻人领教了一回他的“火力”的威风。那也是在基地。一次从发射阵地回驻地的路上,一车人说起当时参加发射的上海发射队的研制经费还是用的贷款时,坐在前排一路上默不作声的任总忽然回过头来,冲着部机关的年轻人说道:“你们机关是干什么的?经费报告打上去了,总师签字没用,部长签字也没用,你们是怎么回事,”老人的脸红红的,一车人全愣了。这是任总吗?虽然做了几年的副部长,但任总的脾气还是“专家型”。你与他解释机关机构运转的环节是怎么一环扣一环,哪里脱节,就会运转不灵,况且还有许多无法说清的客观原因吧,他不听。他只固执地认准他的客观标准。


说起任新民发脾气也许还该提到一件事。1985年下半年到1986年上半年,正是我国通信卫星从起步到深入发展的时期,但也同时是国内一时买星的呼声很高的时候,甚至有关部门已与阿里安公司签了发射外星的订做合同。任新民再一次坐不住了。


一个中国人的自信、一个航天专家的胆识,使任新民不得不说。他要向中央领导同志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直言上谏自古是忠臣的作法,但大多没有什么好结果。任新民没想那么多。当然也只有在当今中国一个老专家的声音才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此后的十几年里,任新民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观点: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发展自己的通信卫星事业。


再度辉煌


在任新民家的客厅里,有一尊金光闪闪的奖杯,上书:“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纪念”。这是客厅里除了周总理的遗像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装饰物。如果这两件物品也可以算作装饰物的话。杯座上1990.4.7几个阿拉伯数字正是中国航天史册上又一辉煌的日历。19904月,中国航天开始迈出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我国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第一次承担的外星发射业务获得巨大成功。作为成功发射外星的长征三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任新民再一次成功地领导和参加了亚星的发射。


那年,已是75岁高龄的任总,不顾医生的忠告,在海拔2000多米的基地一呆就是几个月。离发射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任新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作为一个老专家、一个老党员,他此刻想的更多是国家的荣誉,此次发射,责任重大。47日那天,西昌发射中心出现了这个季节少有的恶劣天气。连绵不断的阴雨下了一天。发射计划推迟了两个小时。后来人们讲起这次发射,总像是在讲一个传奇的故事:当发射计划第二次确定时,天公恰在那时打开一扇天窗,并派出几个小星星作使者,恭贺尊贵的客人――亚星的到来。而当“长三”火箭跃身长天刚刚将亚星送入天窗不久,那神秘的窗子便倏地关上了。虽然事实几乎就是这样,但毕竟这样太像神话了。经历了数不清多少次的发射,尽管几乎每次天气总像在跟人捉迷藏,但是这一次任新民那颗快提到嗓子眼儿的心真要感谢老天爷了。有人说,那天,卫星发射演示大厅里,当最后传来星箭分离的消息时,许多老专家老首长高兴得像孩子一般手舞足蹈。这当中当然也有任新民。


他没有晚年


如果70岁就算是人生的晚年的话,在1985年任新民就该开始他的晚年生活了。可他至今仍保有灵活的神态、敏捷的思维。徒步时,仍不失稳健;登高时,亦如履平川。70多岁高龄时,又迷上了游泳健身。至今,只要在北京,他每星期都要去游几次泳。熟悉他的人会告诉你他从不服补药、食补品;一日三餐,虽称不上粗茶淡饭,也是家常便餐;以82岁的高龄终日为事业奔波,你一定会说,好家伙,他哪里是在过晚年。是的,任新民没有晚年,他的生命之花,始终如朝霞般烂漫。你会发现用桑榆之情来吟咏他的晚年根本不合适。不服老,任新民的确感到自己还年轻。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一起驻基地、一起开会研究问题,他没有感到力不从心。刚刚过去的1997年,他在外参加各种会议达75次之多,这还只是会议次数,不是天数。


公园里跳着“晚霞迪斯科”的同龄人,跳的很欢快。人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心情岂有不舒畅的。有时,与妻子在公园散步,看到这些欢快的同龄人,任新民会笑着问当年曾是篮球队主力的妻子:“你也来两下?”妻子笑而不答。50多年相伴相知的夫妻,有些话已经是需用语言就可表达的了。任新民明白妻子的意思,于是说道:“还是骑咱们的自行车有意思吧。”在任新民的一生中,专业之外,业余爱好除了散步、爬山、游泳、读史,这些自得其乐外,最喜欢的就是与妻子结伴骑车野游了。这一爱好,直到近一两年才在亲人和秘书的劝说下放弃了。50多年了,什么时候都是夫唱妇随。妻子回过头来,望了一眼得意的丈夫,故意把脸扭向一旁,装作蛮有兴趣地看着那些欢快的人们。


1944年夏天,年轻的新郎任新民挽着新娘虞双琴的手从重庆南温泉旅行结婚回到沙平坝自己的宿舍――也是他们初次见面并相恋的地方。一张单人床、两床夹被、两只皮箱,这就是家。而不久,任新民就不得不第一次与这个家告别了。他要到大洋的另一边,去找寻日后报效祖国的知识去。


虽然到了总爱回首张望的岁数,可是任新民还有许多事要做,哪里还有回首的闲暇。几十年来他把这个家交给了妻子,就像交给了另一个自己。家里的一切,有时包括他私人信件的收复全部由妻子代劳了。妻子把这个家收拾得整整齐齐、温暖舒适。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但任新民每次不管是从哪里回到家里,马上会觉得全身都得到了放松。一种惬意的只有家能给他的感觉,使他格外留恋这个家。但是为了更大的家,他不得不一次次与这个家暂时告别。不过每一次分离,他都格外重视。这是他一生中,除了工作能给予他的酸甜苦辣外,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了。


虽然任新民爱爬山,但在家的时候,爬山的机会没有读史多。在任新民的书房里,书柜里最显眼的是全套二十四史。那是在70、80年代中,他从书店里一本一本买全的。小时候,家里的一套早已不知去向。物艺相通,也许任新民最可以说出其中的奥妙。当年,那个宣城四中对历史和文学最感兴趣的少年,今日,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位元老,可他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强了。一位曾作过任新民中学老师的老先生,在50年代时,得知自己的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得意弟子,后来改攻理科,甚是不解。不过,不知老先生后来在知道了他的这位弟子在中国航天史上的位置时,会说什么。任新民读史的兴趣不亚于爬山。翻开书本一头扎进历史的长河畅游,回过头来,就钻入外人看来云山雾罩的航天高科技领域,两者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他从历史中读出了许多做学问的道理。他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越看历史越认识现实,搞科技的人从历史中也可以吸取不少有益的东西。”除了《二十四史》,他还爱读《资治通鉴》。“文革”后他四处托人买,最后终于买到了,他甚是高兴。或许,读史真像爬山一样,爬得越高,读得越多,越能极目人生。


其实,在人生的这座高山上,任新民已远远爬到了高处,但他不会停歇。


 《国际人才交流》,1988年,第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