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用心施教 涵养育人之花——访山东科技大学最美教师孙林

发布时间:2022-09-19  点击:

他是山东省杰青、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山东科技大学“山海英才”;他是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山东省3S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协会副秘书长;他是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最美教师”……

他就是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孙林,在平凡的教学科研岗位上,模范地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努力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交出了一份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合格答卷。

坚守“红”心 把对党忠诚铸入灵魂

孙林热爱教育事业,立志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常怀国家和民族,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师这一崇高、神圣职业的要求。对此,孙林铭记在心。

作为党员,孙林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孙林常说:“做好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有‘红’心。”早年间,中国航天某单位找团队做国产卫星数据处理工作,当时国产卫星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此项工作挑战大,出成果难,但孙林认为,国产卫星数据处理对于国产卫星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他带领团队通宵达旦、不辞辛苦地完成此项工作,为国产卫星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平日里,孙林也经常给学生讲国内部分航天遥感专家为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意志。

坚守“德”心 把立德树人融入血脉

师者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所持的正确价值观。因此,孙林立志要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他在教学中尽职尽责、爱护学生,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引领学生;在科研上,保持严谨的科研作风,恪守科研道德。他坚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孙林始终秉持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原则,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对标先进,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见贤思齐,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和缺点,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争取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孙林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利用每次组会的时间,不断引导学生,一定要承担起作为研究生对于社会的责任,做真正能应用于社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事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近五年,孙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SCI论文26篇,行业TOP期刊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申请软件著作版权十余项;以第一完成人申报发明专利5项……在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孙林始终认为,能把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是学习的最大价值。孙林和他的团队们一天天地摸索,一步步地反复试验,承接国家气象局项目,用科技为“风雨雷电”把脉画像;承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项目,用卫星数据守护绿水青山;承接青岛市水文局项目,用技术服务家乡一方水土。孙林更是积极致力于卫星遥感、机器视觉等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工业智能化改造积极贡献。他的工作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相关成果支撑了“我国第一次全国水土普查”“山东省环保厅春秋季秸秆禁烧”以及“青岛水文局用水量评估”等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躬行践履蹊自成。在孙林的率先垂范下,桃李之花不断绽放。名师出高徒,近日,孙林的学生、遥感科学与技术2010级韦晶,在卫星云、气溶胶和痕量气体遥感及空气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2022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杰出青年大气学者奖——James R. Holton Award,成为该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坚守“匠”心 把担当实干刻入骨髓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严谨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孙林立志要做一名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用实干实绩谱写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对孙林来说,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科研与教学总是相辅相成。多年来,孙林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遥感物理》《定量遥感》《高光谱遥感》等课程。因这些课程不仅专业性很强,知识也比较抽象,而现阶段本科生教材尚不够完善,孙林积极搜集国内外与其相关的资料素材,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和素材进行归类整理,总结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学素材。

孙林认为,教学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幽默风趣地把要传授的教学知识讲解清楚,必须要精心设计与准备。孙林重视每一节课,课前都会认真备课,把课程内容吃透,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使他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所以在讲课时,重点和难点较为突出,使学生印象深刻。讲课时,孙林会不断地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理论和相关概念的理解。课上他还经常联系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尽可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纳新知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孙林深知,要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自己必须不断进取。2012年,孙林获得山东省高校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资助,前往美国访学一年。全新的环境、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了孙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也为他的教学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孙林回校工作,积极开展新的教学尝试和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孙林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注意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运用多种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凡是听过他课的人,都对他的新教法印象深刻。

坚守“爱”心 把育人情怀融铸心房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孙林因此立志要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只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孙林的学生告诉记者,“孙老师每天都非常忙,公司学校两头跑,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还是会及时与我们面对面交流,询问每个人在科研方向上遇到的问题,商量讨论解决方案。”即使是深夜10点,孙林也会在看到学生因对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不理解而发来的求助后,奔赴校园。他以培养优秀学生为己任,常年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与学生“混”在一起。从开始承担指导研究生工作至今,他坚持每周召开研讨会,听取学生学习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交流、探讨学习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是孙老师的‘爱’,成就了我的今天。”2022届毕业生小郭感慨道。小郭在本科期间曾是一名“特困生”,临近毕业时仍有多门课程不及格。面临可能无法毕业的困难局面,小郭痛苦万分,一度想要放弃。但是孙林秉持着对学生的热爱,把小郭留在了自己的公司里,一边教他业务,一边帮助他学习专业课,最终,小郭延期完成了本科学业,并考取了研究生。“如果不是孙老师帮我,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硕士毕业以后我要继续留在老师的公司里,用自己的力量为遥感事业做贡献。”

作为博士生导师,孙林共指导过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培养的多名研究生已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孙林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有20余人进入我国的航天企业,参与到国际的遥感技术合作以及国内的遥感技术应用。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是孙林执着的信念。为培养学生热爱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过去的十年里,孙林有三个暑假是陪伴学生忙碌在渺无人烟的新疆戈壁滩上,两个暑假工作在蚊虫遍布的煤矿污水池里。烈日的暴晒、蚊虫的叮咬,频繁的晕船曾经多次将他折腾的狼狈不堪,但他始终坚持每一个试验、每一项任务亲自去指导、参与,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疏漏。

园丁勤育,添三春丽景;桃李竞妍,留一路芬芳。孙林坚守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信念,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红”心、“德”心、“匠”心、“爱”心汇聚希望之光,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不断成长成才,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通讯员:周静宜 记者: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