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艺苑撷英

潍县火烧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09:12  点击:

一天早上,同学约我去吃馅饼。我欣然答应,去了一看却哭笑不得:这哪是什么馅饼,这不是火烧嘛。
  拿来一吃,更让我这个潍坊人皱眉了:外皮不酥不脆,没有韧性,内馅也如肉糜一般。只有“火烧”其名而无“火烧”其实,倒真不如叫“馅饼”好了。
  潍县火烧在潍坊人的味觉世界里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正宗的火烧要选用三肥七瘦的精肉,细细地剁碎后,用浓花椒水、酱油搅拌腌渍入味。然后加入葱、姜、盐、味精、香油、木耳、鸡蛋糕搅拌均匀,这肉馅就算成了。
  如果说拌馅是精巧的技术活,那么接下来的外皮就是力量的展现了。
  面粉加温水揉成较软的面团。用花生油加面粉熬制成油酥浆。这些正是起势的环节。当一切准备好后,老板气沉丹田,从印着两朵大牡丹的搪瓷盆里将面团捞出来摔在板上,然后拉长、压平、抹上油酥浆,卷起来,凿成火烧剂子,压扁,包上肉馅,收边,最后反手将圆匾形的火烧坯“啪”一声放在鏊子上,这就是干净利索的收势。
  最后就是火烧坯的历练了。揉好的火烧坯先放在鏊子上煎和烙,使两面定型。然后转入炉内,根据火的大小、生熟程度不断用铁叉子掏出,变换角度,然后重新送入炉内来进行烤、烘、烧。
  外壳变得焦亮韧脆,猪肉里的肥油滋润到了馅料里面,火烧变得如碗口大小,呈鼓形,颜色由黄白色变为火红色,这便是熟了。整个过程约在十分钟内完成,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易干。而这时间的把控也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巧。
  早上六点钟,第一批火烧出炉后,面香、馅香、火燎香,香飘十里。蹬着三轮车的老年人、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或是牵着小孩步行过来的家长、急匆匆上学的学生就闻着满街扑鼻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来了。
  肉的两块五,素的两块,用小筐装了,再盛上一碗鲜香的豆腐脑。三口两口呼噜噜下肚,这一天的开头便是心满意足的。
  潍坊的火烧历史悠久。《资治通鉴》中记载东汉人赵岐流落北海(即潍坊)以卖饼为生。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担任潍县知县,恰逢潍县连年受灾歉收,他勤政廉政,开仓放粮,带领老百姓积极抗灾,百姓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市场恢复繁荣景象,各种潍县地方小吃出现,火烧也在这时候出现。
  作为早餐,火烧比不上苏式面的优雅,更没有早茶的精致。但它淳朴扎实,是盐的味道,麦浪的味道,也是历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作者:王君竹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