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 《砥砺前行七十年——山东科技大学校史新编》“前言”。该文从两个源头说起,讲述了学校历经三次融合走过的四个时期,字里行间折射出科大人“坚韧不拔 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和“爱校奉献 敬业实干”的优良传统,读后使人很受启发和鼓舞。
在校庆70周年来临之际,为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为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现征得校史主编同意,以“山东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启示”为题先行发表,以飨读者。
山东科技大学,其源头有二:一为1951年成立的“洪山煤矿工业学校”,一为1956年成立的“济南煤矿学校”。从最远的源头算起,学校迄今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70年来,春秋更替,斗转星移,学校自身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每个历史时期取得过什么成绩,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都是新编校史需要回答的问题。
山东科技大学70年的奋斗历程由四个重要历史时期构成,一是两校并立与融合时期,二是山东煤矿学院时期,三是山东矿业学院时期,四是山东科技大学时期。四个历史时期紧密相连,依次更替,共同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两校并立与融合时期(1951-1963)。这个时期起于洪山煤矿工业学校成立,止于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这是两个源头学校先后相继成立并独立发展,最后走向融合统一的一个过程,也是学校发轫和奠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1951年7月,山东矿务局为适应矿区建设和生产的实际需要,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淄博洪山成立 “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同年9月开班,继而改称“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0月又改为 “洪山煤矿职业学校”;翌年7月,按照国家燃料工业部指示最终定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由煤炭企业自设职业学校转变为国家统一中等专业教育学校。1953年,煤矿工业学校整体搬迁安徽淮南,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并重新建校,1958年又升格为“淮南矿业学院”,从而完成了从煤矿中专到矿业高校的跃迁。
“济南煤矿学校”是适应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人才培养需要,由煤炭工业部1956年7月直接下达通知而建立的,全称为“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1958年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又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四年完成了“两连跳”。在三年困难时期,山东煤矿学院曾经历过职工精简和准备撤销。1963年,根据国家高校调整的安排,山东煤矿学院得以保留,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从而形成了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融合。这次融合,为山东煤矿学院的重启乃至其后山东矿业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充实了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
从两所煤矿中专分别成立,到两所煤炭高等院校融为一体,这是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其间不仅有两校初创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一穷二白遇到的种种困难,也有适应国家煤炭行业发展需要南搬北迁的艰辛,以及裁员、撤销的无奈与困惑。但是科大先辈们心系国家、为国分忧,识大体、顾大局,坚韧不拔地为煤炭工业培养人才的办学精神,和他们从矿区煤炭工人身上带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始终熠熠生辉,这是学校几十年来保持不断发展进步的一种最原始的精神动力。
二,山东煤矿学院时期(1963-1971)。这个时期起于淮南矿业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止于山东矿业学院诞生。
这个时期虽然比较短暂,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将其截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面三年,奉命保留的山东煤矿学院,由于淮南矿业学院的并入,再加江西煤矿学院、济南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和江苏煤矿专科学校的相继加入,实力大增。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一方面重建教学秩序,大力开展教育革命和教学改革;一方面重视思想教育,大学毛泽东著作促进学校革命化,学校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山东煤矿学院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的做法,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曾一度产生广泛影响,被教育部树为先进典型。然而好景不长,正在学校春风得意、大展宏图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 “文革”使学校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师生“停课闹革命”,“揭黑帮”“挖黑线”,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和“资产阶级专家”,夺取党委和行政机构权力,学校秩序一时大乱,大批干部、教师备受摧残,教学科研工作难以为继。尤其是后来学校被派遣到肥城、兖州两地,建校不可行,济南又不准回,还要准备恢复招生,学校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无奈之下,经多方协商和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迁往泰安与泰安煤矿学校组建山东矿业学院,由此形成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二次融合。
山东煤矿学院时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代,这个时期有过辉煌也有过挫折,有过欢畅也有过悲伤。但这段时期留给我们的深刻记忆,首先是煤院人为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发扬风格,顾全大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大家相互包容、相互团结、相互支持,以及在工作中敬业勤奋、严谨求实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美好气氛。其次是煤院人身处逆境、忍辱负重、矢志不移、坚持办学的不屈精神。
三,山东矿业学院时期(1971-1999)。这个时期起于山东矿业学院成立,止于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矿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这是学校发展史上最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学校重新安营扎寨、积蓄实力、渐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28年中,学校先后经历了“文革”后期的“开门办学”、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拨乱反正与工作重心转移、1984年开始的改革探索、1991年开始的综合改革,以及开创“九五”新局面、申请更名寻求自我突破五个阶段。
山东矿业学院成立之后,尽管暂时有了栖身之处,但也形成了泰安、肥城、兖州、莱芜、济南五地办学和原山东煤矿学院校园被蚕食侵占的局面。这个时期,广大师生员工只能在艰难中跋涉,一方面要克服因分散办学带来的各种不便和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在泰安改造建设基础设施,以便使各教学点向本部集聚。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高等教育迎来了久违的春天。随着全国高考的恢复、1977与1978两级学生的到来和以教学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学校工作重心开始向教学和科研转移,办学逐渐步入正常轨道。1984年是学校的改革元年,改革从管理入手逐步向面上展开,开始探索一条新的办学之路。改革的开启,激发了办学活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领域党委领导的弱化也暴露出思想政治领域的一些失误,使人们不得不对高校的改革进行反思。进入“八五”时期,恢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之后,学校进入综合改革阶段。这个阶段是学校发展较好的一个时期,其重要标志一是拥有了山东矿业学院自己的院士,二是采矿工程学科被煤炭部批准为重点学科,三是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进入“九五”时期,学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开创新局面,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带入21世纪。在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学校通过拼搏进取以及不懈的努力,矿院人终于迎来了山东科技大学的成立,向新世纪送上了一份厚礼。
总之,这28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时期,既有“文革”后期的勉强办学,也有“文革”之后的创伤恢复,但更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开拓探索和拼搏进取。正是由于矿院人长期以来的勤奋努力,才使山东矿业学院由一所行业性单科性院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建立起了以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为支撑的完整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了一支以宋振骐院士为代表的优秀师资队伍,获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和基金项目,形成了较为坚实的综合实力。正是基于此,山东科技大学才得以破茧成蝶,以崭新的面貌昂首进入21世纪。
泰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块福地。在这里,她不仅以宽厚的胸襟接纳了流离失所的煤院师生,使其又一次重新起步,同时也成就了那一代人许许多多的梦想。尤其重要的是,山东矿业学院近三十年的时间倚泰山办学,雄伟厚重的泰山精神深深地融入了矿院人的血脉,它所包含的“会当凌绝顶”的攀登意志、“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不让土壤”的博大胸怀、“擎天捧日”的理想追求、“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这些重要内容与矿院人自己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和“自我加压、知难而进、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独特精神气质。
四,山东科技大学时期。1999年12月28日,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这是学校在世纪之交着眼未来发展而努力促成的一次新的融合,这次融合使学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是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着的时期,也是一个开放的、未有止境的时期。这种未完成性表明它具有无限的发展张力,抓住机遇,努力实现一次次新的跨越,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
岁月如歌,华光如梦,弹指间山东科技大学已经成立21年。这21年,是学校不断建设、不断调整、不断改革的21年,也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以及社会声誉迅速提升的21年。纵观这21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部曲。
其一是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这是学校大建设、大调整、大发展的一个阶段。山东科技大学成立后,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事关未来发展大局。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困难多,但机遇也大,而科大人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用奋斗创造了一段辉煌。这个阶段取得的成就很多,概括起来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扩大了办学规模。山东科技大学成立后,正好赶上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和大发展,学校抓住机遇,连续进行扩招,本专科招生数从2000年的4237人,逐步扩展到2005年的10439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12883人增加到2005年的35000人。二是拓展了办学空间。为了适应学校发展要求,打破办学空间狭小的制约,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2001年11月开工,2004年8月学校办学主体迁入,不到3年的时间一座现代化大学在青岛西海岸崛起。青岛校区的建设和启用不仅仅是扩大了办学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把学校从不太发达的内陆地区推进到了沿海开放城市,从而更加有利于学校发展。三是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六年间新增了多个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后流动站,“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也被教育部批准为“山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这些都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从新大学的成立到2005年底,这几年是科大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一段时期,青岛校区的建设不仅创造了一种“科大速度”,谱写了一曲雄壮的“创业者之歌”,而且也集中体现和诠释了什么是科大精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与学校同舟共济、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的主人翁精神;在缺乏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情况下,以苦为伴、勇于奉献、执着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挑战和压力面前,抢抓机遇、同心进取、勠力攻坚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自我加压、勇挑重担、奋力开拓的拼命精神。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种精神,科大人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克服一道道难关,夺取一个个胜利。
其二是“十一五”时期。这一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转移,工作重心由做大开始向做强努力。这个时期,学校隆重举办了55周年校庆,展示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崭新面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加强了内涵建设,评估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学科建设方面,“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由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采矿工程”学科获批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新增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博士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新增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外,在质量工程建设、教学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都为学校进入省属一流重点高校奠定了扎实基础。
其三是“十二五”时期。这一阶段,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是申报特色名校、建设特色名校,并围绕“事业科大、和谐科大、幸福科大”,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2011年2月省教育厅发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12月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实施意见。2012年8月,经遴选学校顺利进入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单位。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的成功入选,标志着学校建设省属一流重点高校的目标初步实现,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学科专业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其四是“十三五”时期。这一阶段,总的来说是学校争创“双一流”、实现新跨越的一个起步期。2016年,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学校“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双一流”的奋斗目标。2016年4月5日,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12月1日,学校三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2017年1月9日,学校成立“双一流”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由此拉开“双一流”建设的序幕。2018年12月28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立了“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新目标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吹响了“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新号角。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校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八大任务,积极推进“十大工程”,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已初见成效。截至2020年底,已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首次入围全球500强。2020年12月4日,学校成功进入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为山东省高峰学科,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学科获批为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良好的开局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
回顾过去走过的峥嵘岁月,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从中汲取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启示。
第一,唯有努力奋斗,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功也是奋斗出来的。山东科技大学从两所中等专业学校发端,经历三次融合、四个时期,多次建校、多次搬迁,搬不垮、拆不散、合不乱,一路攻坚克难、披荆斩棘,今天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代一代科大人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今天的山东科技大学是过去努力的结果,而要创造学校未来壮丽的诗篇,同样要一代代科大人努力奋斗。奋斗是成功的阶梯,拼搏是成功的加速器。“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入列不是等来的,也不是争来的、抢来的,而是科大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干出来的。“发展科大,我在其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才会最终实现。
第二,善于抓住机遇,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自己。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不能超越条件、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但在历史给予的条件下,可以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人们在历史条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回顾“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以来的40多年,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论是院士的获选还是博士点的较早获批,无论是学校更名的成功还是青岛校区的建设,乃至入选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无一不与抢抓机遇有关。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波浪式发展或螺旋式上升,抓住机遇,抢先一步,工作就会上一个台阶,发展就会快一些;抓不住机遇,错失良机,工作就会处处被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总结和吸取。
第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班子就是一个单位的“火车头”。学校7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坚强有力,什么时候学校的进步就快、发展就好;反之,学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阻碍。科大人之所以怀念1963年并校后山东煤矿学院那段美好的时光,就是因为时任院长、书记刘子光同志“视野开阔,眼光敏锐,非常能干”,对学校的发展“起了比较大的作用”。1980、1990年代学校能够不断开拓进取、实现更名升级,以及山东科技大学成立之后快速发展,跻身于山东高等院校前列,与学校当时几任党政领导长期风清气正、精诚团结、共谋大业,“抓大事、抓重点、抓落实、抓突破”,“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尽职尽责,干事创业”是分不开的。因此,学校党政领导集体作为高校发展的 “一线指挥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所作为,勇于担当,这样才能凝聚起全校上下奋发进取、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第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双一流”的强力支撑。要干好一件事情或成就一番事业,仅仅靠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要有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为保证党委集体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能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敢于担当;二是要有一支敢于打造学科高峰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专业,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成果。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双一流”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山东科技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也正是这两支队伍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使得学校一直走在山东高校的前列。当今世界,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也莫不如此。
最后,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永葆生机活力、促进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也是一所大学集体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山东科技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早在山东煤矿学院时期,面对多校融合的实际,学校领导就倡导团结,“引导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融合到一起,增强凝聚力,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从而形成了很好的风气。1990年代前后的山东矿业学院时期,为了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大家“团结起来干事情”,“全校上下都有一股向上的劲头”,“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和“自我加压、知难而进、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矿院精神,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带入了21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实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科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了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学校自2016年3月开始,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用时两年八个月对科大精神、科大传统、教风、学风等开展总结凝练工作,同时对原有的校训、校风一并进行了诠释。“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和“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共同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大精神文化体系。科大精神是学校之魂,是凝聚全校共识、汇聚发展合力的强大思想基础。弘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共同价值基础,将为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山东科技大学从洪山煤矿工业学校和济南煤矿学校两个源头起步,历经三次融合、四个时期,正朝着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办好一所大学,不仅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坚强的领导集体、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惟其如此,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才能百战不殆、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黄仕军,系山东科技大学期刊社编审,原高教研究所所长、学报编辑部主任,《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