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广大师生了解疫情防控期间科技产业管理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所做的工作,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围绕校属企业改革、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及如何建设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工作,近日,记者对科技产业管理处处长、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梁赛江进行了专访。
记者:梁处长,疫情防控以来,大学科技园成为一个独立的隔离区,面对疫情防控的压力,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梁赛江:2020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扎实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校园分区隔离管理安排,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一个独立隔离区,由科技产业管理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我们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以“五严”工作要求(严密分区、网格管理;严格出入、扫码登记;严谨消毒、不留死角;严肃摸排,不漏一人;严控园情、畅通信息)做好园区疫情防控工作。
为把防控工作做实做细,科技产业管理处积极落实学校各项防控预案,先后制定了11项制度和文件,指导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用“齐心协力,落实防控预案;细心排查,弥补工作漏洞;耐心解释,做好心理疏导;暖心行动,做好上门服务;安心保障,做好后勤工作”的“五心”态度,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牢。
记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形势下,科技产业管理处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梁赛江:随着学校开学,园区的疫情防控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科技产业管理处将继续结合国家大学科技园实际,深化落实学校各项防疫要求,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科技产业管理处的主要工作有三项,一是完成好山东科技大学所属企业体制改革,二是发展好国家大学科技园,三是建设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记者:此次校属企业体制改革想要解决那些问题?
梁赛江:高校兴办产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比较独特的现象。校属产业在改善办学条件、参与学生培养、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社会为学校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属企业用人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等,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科技产业管理处将联合有关部门对校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分类实施深化改革工作,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防范学校资产安全风险,促进学校集中精力办学,实现内涵式发展。
我校校属企业历史周期长、类型多、情况复杂,涉及面也比较广,曾经几次改革都未能完成。我们将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解决校属企业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学校的发展增加新动力。
记者:我校大学科技园是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何建设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加快科技园的内涵式发展,有什么设想和打算?
梁赛江: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个国家级平台,加快科技园的内涵式发展,促进我校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的设想和打算是:
一是突显“校中园”优势,吸引创新资源集成。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网络与平台,促进高校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多元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教育、经济的融通创新和军民融合发展。
二是构建“校、院、园”三位一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信息供需对接,促进成果工程化和成熟化。
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促进科技企业孵化。通过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完善多元创业孵化服务和孵化链条,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打造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培育科技型创业群体,更好更快地促进科技企业孵化。
四是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国特有的新兴科技主体,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培养出真正有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论坛、创客空间、创业苗圃等载体作用,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是增强创新源头辐射力度,架构开放协同发展格局。加强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的交流合作,架构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基地、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校企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探索“科教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记者:在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中,我校与其他46所高校成功入选。可喜可贺!请问,如何建设好这一基地?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梁赛江:这个基地来之不易。如何建设好这个平台,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做好大文章,提升影响力。加强学校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统筹与协同,遵循市场化经济规律,构建符合科技创新创业规律、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二是对准新频道,增强感召力。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校企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组织在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拓展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三是协调多平台,强化凝聚力。发挥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职能的校级统筹功能和建设合力,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建设好基地。
四是融合全要素,彰显向心力。建立培养一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队伍,按照市场化模式建立薪酬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管理,促进我校技术、人才、装备、教育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素的有机融合,以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已有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和高质量原创科技成果产出。
回顾过去,我们过得充实,走得坚定;展望未来,我们脚踏实地,信心满怀。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科技产业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砥砺前行,在实现“一二三八十”目标任务和百年强校建设中,展现科技产业人的使命与担当。(记者:信永华 责编: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