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山东科技大学2021年“教书育人楷模”王清标:教书育人是最幸福的事

发布时间:2021-11-08  点击:

在许多人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三尺讲台,对他来说却充满魅力。在教育事业的园地上,他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勤勉播撒信仰火种,成了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和教育教学的“领头雁”。

他是我校2021年教书育人楷模、资源学院院长王清标。20多年教师生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他最大的乐事。20多年来,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主动参与教育改革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他曾主持省级教改项目、省级精品课程、山东省一流课程等教改项目数十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先后获得全国煤炭教学名师和学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他把教书育人视为最大责任

“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的人生,就应当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这是王清标的信条,从教多年来,他始终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把教书育人视为最大责任。

王清标从心里爱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尽心尽力地教好每一个学生。他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多门课程。为了把这些课上好,他课下潜心钻研,课堂上旁征博引。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课知识,在王清标的课堂上变成了一个个教学案例,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王老师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让我重新认识了土木工程,原来学土木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一名学生说。

资源学院青年教师王辉也曾是王清标的学生。他说,王老师的知识非常丰富,他不仅在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等方面理论功底扎实,还对交通、材料等都有深入研究。他讲课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让我们佩服不已。

“学校不是工厂,课堂不是流水线,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各有特点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王清标说。他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实践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教以来他一直把“因材施教”当成培养学生的出发点。

王清标还承担着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他创设“自主、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大力倡导“畅所欲言,自由讨论”课堂风气,学生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卓越的才华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课堂教学真正进入了一种“教学相长”的境界。多年来,在指导学生科研立项、科技创新竞赛、科技论文写作、专利申请、创新创业、考研深造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王清标不但传授学生科学知识,而且坚持立德树人,做好了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他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社团工作等,关心学生的考研、就业、创业,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与职业生涯辅导。他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学生、启发着学生、鼓舞着学生。

——他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使命

王清标认为,大学的使命就是怎样为社会服务。因此,他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解决了许多国家重大重点工程技术难题,先后主持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其研究成果先后应用于上海磁悬浮铁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磁悬浮铁路)、港珠澳大桥(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世界上最大的客运机场)、沪昆高铁(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长春地铁车站(世界上第一个装配式地铁车站)等国家重大重点工程。

多年来,王清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授权专利40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获得科技奖励20余项,有7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他的研究成果先后在泰安科大洛赛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润龙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晶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泰安路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润德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不仅需要开发,更多的是需要传播和传承。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王清标也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为此,王清标结合团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立了“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培养人才为最终落脚点”的育人方式。他让一些学生全程参与到科研项目实施、产品研发和成果落地,学习项目研创、产业化和工程化的全过程技术,为学生分析每一个科研活动环节和注意事项,以实现学生的创新性技术技能积累,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学习的主动性。在他的指导下,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他以仁爱之心助学生成长

年轻时,王清标经常走进学生教室,和学生谈心、聊天。如今当了资源学院院长的他,还会固定抽出时间,接待学生、家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只要一听到哪个学生经济有困难,他总是默默提供帮助;学生毕业找工作,他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

“我的学生很喜欢找我聊天,大到人生理想,小到生活琐事。我愿意静静地听他们倾诉,等他们慢慢平静下来,再跟他们交流。”王清标视学生亲情如“子女”,待学生友情如“朋友”,教其做人、处事、学习的“大道理”,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的方方面面,通过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现实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困惑和实际问题,许多学生毕业后都亲切地喊他“标哥”。

在教学中,王清标经常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与学生“聊天”,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并为学生提供实验经费。在指导学生创新时,王清标不论多忙都会挤出时间,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有时,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王清标十分疲惫,可一旦学生来求助,他就会打起精神,给予耐心指导。

“予人一杯,须自有一桶”,王清标说,工作以来,他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认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当是一泉“源源不断的活水”,必须不断学习和充电,博采众长,才能把真本领、真东西教给学生。因此,王清标一直不停地努力为自己充电,先后攻读了岩土工程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矿业工程博士后,先后到中国科学院、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做访问学者,并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许多王清标的学生回忆成长过程时都说:“遇到王老师是我大学阶段最幸运的一件事。”而王清标也和他们一样,在他心中,教书育人是最幸福、最幸运的事情。(记者:韩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