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山东科技大学2021年“教书育人楷模”陈庆光: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发布时间:2021-10-25  点击:

作为一名具有24年党龄和10余年系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任职经历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机电学院陈庆光教授认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2021年,陈庆光荣获山东科技大学“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这是从教26年间,他获得的“我心目中最美教师”“优秀教师”等众多荣誉称号中的一个。相比荣誉称号,他更看重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在高校教师的工作岗位上,追求“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光荣使命”成为陈庆光的座右铭。

用行动做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具有24年党龄的老教师,陈庆光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他表示,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要力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庆光带领团队(以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从教2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第一线,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2019年6月被评为2019年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第四届“我心目中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9月获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积极投入教学,在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陈庆光多年来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他主讲的《高等流体力学》获批2021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机电系相关老师合作建设《矿山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等在线课程;指导的博士论文“对旋风机内非定常流动和振动噪声特性研究”获2018年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学中既要埋头深耕,也要抬头望路。陈庆光结合学校“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地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他在专业课程原有理论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工程伦理等思政教育核心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将学习科学知识与爱国主义精神、重大工程与工匠精神、工程安全与责任意识等有机结合,形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有机融合,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国情怀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意识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热情、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在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教好学生的同时,他还促进专业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操守、渊博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真理和思想,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

陈庆光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中,以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案例,展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三峡水电站为例,体现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越性。他结合流动阻力等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钱学森、郭永怀等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以周培源湍流模式理论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先生在流体力学和湍流研究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讲授流体流动特性时,结合美国阿波罗4A飞船在发射台上进行登月飞船的地面试验中失事的原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工作中即使很小的失误也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讲授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时,结合塔科马海峡大桥坍塌事故,让学生牢固树立工程设计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陈庆光突出课程特色,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他在《高等流体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合理处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课程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切入,回顾流体力学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史,突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近代仁人志士为救国强国留学学习的生动实例,引导学生树立学术志向……我国的北斗系统、嫦娥工程、载人空间站与火星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歼20隐身战斗机、C919大飞机等重大航空工程,以及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深海潜水器都与流体力学知识密不可分,这些素材鲜活、生动而又极具说服力,陈庆光通过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意识,激发了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勇攀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而且培养了他们爱国奉献、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做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

始终坚持“教书不忘育人”的理念,陈庆光在多年的工作中认识到,“育人”实际上更多地需要了解和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思想、生活、家庭等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学生,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爱。

记者了解到,曾有一位大四学生,由于前期学习不够努力,导致多门课程不及格,在毕业设计期间要进行课程重修和考试,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经常晚上熬夜,白天不能按时去设计室,设计进度严重落后,一度对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失去了信心;同时看到周围同学有的考取了研究生,有的签约了理想的工作,一方面后悔没有抓住大学期间大好的学习机会,一方面又对完成眼前的繁重任务心里没底,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而不知所措。陈庆光多次找他谈心、了解情况,帮助他制定了课程复习和毕业设计计划,加强平时的专门指导、督促和检查以确保其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同时给予热情的鼓励以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最后,学生顺利通过了毕业设计答辩,并参军入伍。该生在离校前专门向陈庆光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决心在部队努力干出成绩,不辜负母校和老师的期望。入伍后他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作为教官参加了云南师大新生军训工作、在集团军迫击炮集训比武以及多次联演联训任务中表现突出。2021年9月光荣退役,目前正在备考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

作为学校青年教师教育导航计划的导师,他用心去做青年教师的引路人,耐心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和其他教学活动;指导博士后申报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引导和安排他们参与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学位论文和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作为机电教工党支部书记,他团结和带领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和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思想和行动始终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爱国爱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陈庆光还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学校提出的“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认真做好留学生培养育人工作。作为导师为山东科技大学培养了第一位机械工程学科的博士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并实践了针对外国留学生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模式,积累了一定的培养经验,扩大了机械工程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也助力了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

从机电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留学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到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的实施,他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加强针对机电专业留学生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创新性地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从2018年开始,针对斯里兰卡Moratuwa大学机电专业来校交流的本科生,陈庆光组织以机电系为主的专业教师,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学术交流、现场实践、合作研究、实验室参观和企业实习等学习和交流活动,获得了Moratuwa大学校长、专业负责人和来访留学生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对于未来,陈庆光觉得“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和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是他永恒的追求。(记者: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