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乌金”结缘,与矿山为伴。矢志不渝在“黑暗”中开采“光明”,为莘莘学子擎起光亮的路灯。在山东科技大学教授陈绍杰20多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他一直与矿山打交道,创新攻关,用科技的力量带给社会一个“煤”好生活;他一直坚守在采矿教育一线,倾心育人,用知识灌溉哺育一批批采矿学子;他总是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当作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获得师生广泛赞誉,更是学生眼中的“最美教师”。
甘为人梯 深耕希望土壤
当初进入采矿专业,陈绍杰还有些懵懵懂懂。将陈绍杰从困惑的迷雾中引领出来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在陈绍杰的印象中,宋院士特别喜欢同学生交流,他讲课时面前有个小桌子,每每讲到激动的时候“挥斥方遒”,小桌子渐渐就被推到讲台的边缘,所以只要是宋院士讲课,前排的学生负责往回推桌子就成了课堂上的“标配”。“我们很容易就被宋院士的情绪感染了,他说煤炭是流淌的‘乌金’,我们开采的是光明。这句话一直扎根在我的心里。”
陈绍杰从接过老一辈学者手里的“育人接力棒”重任那天起,就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常常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自己求学、为师的使命,勉励同学们潜心筑梦。在2020级新生专业认知会上,他为同学们讲述一代代矿业人克服种种困难,践行科教报国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陈绍杰根据矿业工程学科特点,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作为教材讲义的必学章节、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的关键知识,同时将矿业学院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事迹传递给同学们,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他经常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对当前的热点问题作出深刻剖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理解书本中深奥的理论知识,从实践中体验社会,他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领学生奔赴6个省市开展青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煤矿绿色发展、浅层地热开发利用、智慧矿山建设等实践调研活动;他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会议志愿者服务,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服务意识,还培养了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近几年,他的学生中涌现出了教育部和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入选者高明涛、“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刘辉、温暖全国矿山的道德楷模侯记川等一大批行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恪尽职守 把自己逼成“全能”
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陈绍杰选择了情有独钟的“三尺讲台”。他常常把学生看作当年的自己,他希望自己也能够给更多采矿学子带去“光明”。在学生眼中,陈绍杰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也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正是因为他身上透出的一股钻劲和韧性,深深影响着一批批学生,使他成为学生们眼中的良师益友。
“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陈绍杰说,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在学习科研上带着学生成长,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一开始,他按统一标准培养学生打好基础,后期再根据学生的想法,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然而“量身定制”不是件易事,需要老师全面了解学生。
他逼着自己成为“全能”的人,和学生谈得了学术,也聊得了“八卦”。事关科研,严格细致对待;科研之余,轻松开怀畅聊。亦师亦友的相处之道,消弭了师生间的隔阂,也让“量身”变得简单许多。陈绍杰于2012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5年遴选为山东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人才培养方面,陈绍杰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研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使青年学者和学生倍受感染与鼓舞,培养了学生对科研的执着追求与热爱。2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他培养的学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6篇,授权专利3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陈绍杰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学习和“学会做人”,鼓励他们勤思考、多锻炼,成为上进、博学、个性独立的新型人才。他说:“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所以,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他始终以身作则。为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他定期组织开展学术道德及规范教育,每学期为全院学生举办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研讨会。学生张振说: “陈老师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忙到深夜才离开,从周一到周末天天如此。”与学生们讨论科学问题时,陈绍杰总是耐心细致的讲解,遇到难点反复强调说明。对每一个学生论文研究方案的撰写和修改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数个夜晚他都忙于学生论文的审阅。在生活中他更是对学生关怀备至,在他眼里没有差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陈绍杰希望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即便身兼党政任务、科研任务、教学任务,忙得不分昼夜,对于学生的关心也从未减少。
科教融合 创新育人举措
20年来,陈绍杰一直与矿山打交道,创新攻关,用科技的力量带给社会一个“煤”好生活。
他结合矿井特殊开采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编写了《矿井特殊开采》《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技术与实践》《实验力学》等专业教材,从2005年起一直供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他所在团队获2021年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此外,他还积极推动煤矿开采学、矿井特殊开采等学科教材建设信息化,打造专业“云教材”体系,疫情期间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教学效果良好。
多年来,陈绍杰先后为本硕学生讲授“矿井特殊开采”“矿山岩石力学”“矿山检测技术”等课程,即便是担任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后,教学工作也没有停止。陈绍杰所教授的课程与实践密不可分,他常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搬进课堂,将实例教学、模型教学、启发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这种“实战式”教学也深受学生“追捧”。为了让学生及时更新知识,他密切关注国内外采矿学科前沿,出了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他都想方设法地补充到教学中。
大量的教学与课程实践,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加深了对采矿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看到了所学专业的未来。采矿专业学生杨福见表示:“陈老师把科研应用一线的案例讲给我们,让我们充满了勤学科学知识,学成报国的动力。”陈绍杰鼓励学生把知识学以致用。他认为,学习仅仅是认知,要想取得专业成果,就要回到现实中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他总是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科创竞赛,自己也经常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参赛,2020年,他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创业计划竞赛,获得全国金奖。多年来,他指导的学生曾获全国采矿工程专业竞赛多项奖励,他自己也获得了“实验教学改革奖”和“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面对工程的实际问题,陈绍杰每年带领10余人次本科生赴山能和兖矿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开展工程现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了学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自信心。在了解研究生杨惠三对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兴趣较大但这方面基础薄弱后,陈绍杰耐心地帮他补弱项、打基础、增信心、指方向,并为他争取到参加山东地矿集团地热能开发项目的机会。
与“煤”结缘 点亮创新火种
在师生眼中,陈绍杰是一个认真、严谨,责任感极强的人。他身上透出的一股钻劲和韧性,深深影响着一批批学生,使他成为学生们眼中良师益友。他关心学生生活,经常以自发捐款等方式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在受聘为特聘教授之后,陈绍杰主动将所获津贴用于设立励志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与“煤”结缘,陈绍杰用“创新”的火种为中国煤炭事业的未来点亮了一盏盏年轻的心灯。“每个科研人员都应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以己所学助力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陈绍杰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希望自己能影响更多的采矿人。(记者:韩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