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执初心为灯照亮科研之路——记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崔洪芝

发布时间:2019-12-16  点击:

崔洪芝指导学生做实验


她是一名共产党员,30多年来坚守科研一线,执初心为灯,脚踏实地做科研,诠释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平凡中的伟大。

她带领科研团队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和她有过接触的同事、学生,谈及对其印象,基本不会脱离这几个词:平实踏实、学识渊博……

“我认识崔洪芝30年,她做科研很有悟性和韧劲儿,始终是一个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做科研的人,她为了材料学科一直在拼搏。”熟悉崔洪芝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蕴博教授这样评价她。

坚守一线为初心

“中国‘卡脖子’的领域,一大半是材料问题”“新材料的确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我国目前许多关键工业领域的材料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影响了弯道超车”……说起执着材料事业,崔洪芝如数家珍。

1982年,崔洪芝考入大学,开始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当时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认为这个专业枯燥乏味,有一些抵触情绪。当她听到老师说:我们国家钢铁冶金、石油开采、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之所以落后,关键是没有性能过关的金属材料,而要提高性能必须进行热处理。老师的话激发了她学习材料专业的使命感,下定决心踏踏实实地学。

1991年,26岁的崔洪芝申请到了第一个科研项目——煤炭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万元,研究煤炭行业大量消耗的高性能耐磨材料及制备技术,开始了她走进科研一线的征程。在此之后的20多年,她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坚持在实验室与团队和研究生一起打拼,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开发等离子表面强化处理设备和工艺,填补了我国实用性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空白;不断赴企业考察、试验,主持完成“等离子控制原位冶金反应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机械、冶金、矿山、内燃机等行业广泛应用……

在专注新材料研究的每一天,崔洪芝都用一种执着、沉醉、朴素的情感,践行着为祖国强盛研究新材料的初心、使命。

一个“啃硬骨头”的学者

“她是一名敢啃硬骨头的学者”,崔洪芝的同事这样说。崔洪芝说:“科研的长期性、艰苦性、连续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要求我们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考验,要敢于闯难关、啃硬骨头。”

近年来,材料的磨损、腐蚀性能不足、材料性能要求多样化、成本高等一个个“硬骨头”严重影响着发动机缸体、曲轴、矿井大型液压立柱等技术,崔洪芝迎难而上。

既然是“硬骨头”就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困难。每当团队遇到技术难题时,崔洪芝总是鼓励大家,“我们承担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为国家、行业、企业负责,这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崔洪芝与团队成员经过近五年的研发,开发了耐磨蚀组合材料以及高通连制备技术,“通俗来讲,就是通过计算设计、高通量制备及表征技术,针对不同工况要求的靶向性能,快速优化出最佳性能的材料和工艺,给关键的零部件穿上‘量身定做’的耐磨耐蚀‘防护衣’,可延长使用寿命3倍以上。”崔洪芝解释道。

30年来,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崔洪芝依然坚守在实验室,穿梭于应用现场,一次又一次接受挑战。一个个课题研究、一项项科研发明创造、一次次技术改进升级……

涉海高品质金属材料、能源材料、高性能材料、极端环境下的耐磨蚀材料……一项项新技术在崔洪芝的攻关下,应运而生。近年来,崔洪芝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1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

心系学科砥砺前行

在担任材料学院院长、山东省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以来,崔洪芝带领材料学科确立了“依矿向海,特色发展”的定位。

2018年2月,山东科技大学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研究中心。面对机遇,作为材料学科带头人的崔洪芝,选择了依托行业和地域优势,在学科内确立海洋材料、轻量化复合材料、新能源与环境友好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特色研究方向,依托服务矿业打下的基础,向着海洋和新兴产业进军,进行专业和学科方向调整。

崔洪芝带领材料学科在工作思路、科研方向和重点突破上不断探索实践,努力破解难题,创新发展。2019年材料学科进入ESI前1%,获批山东省海洋耐磨蚀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平台。

说起崔洪芝,有人佩服她的才学,有人赞扬她的敬业,有人夸奖她的性格,有人羡慕她的运气。在她的团队同事眼里,每天穿梭在实验室里的崔洪芝就是一个亲切的师长,可爱的朋友,带领着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新的进步。

崔洪芝培养了不少学生,学生魏娜、宋晓杰说:“崔老师经常告诫我们,既要踏踏实实做事,又要树立远大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好,不留遗憾。”

崔洪芝心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她说:学科发展既需要“挖大树”,更需要“育好苗”。为了培养团队,提高年轻人的教学科研能力,几乎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外出调研、开会,崔洪芝都会带着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其中。

照她的话说:“将年轻人发到跑道上,自然就能跑起来”。她希望带动和激励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希望他们放眼未来,出更多的创新成果,希望他们的发展像“射线”而不是“线段”。她对自己今后的定位是“多做助力,少做主力,重在带动年轻人的发展”。在她的培养下,一批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团队的青年教师田健获批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被遴选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今年又获批“香江学者计划”资助。

崔洪芝说:“我获得了很多荣誉,很幸福很满足,但也非常惭愧,因为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她这个人细致又有韧性,做事追求完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申兆亮这样评价崔洪芝。正是这种细致坚韧、心系学科砥砺强行的追求,让崔洪芝在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上都取得显著的成绩,也凝聚起材料人勇往直前、创新不止的精神。(记者:韩洪烁)


崔洪芝在山东泰山学术论坛上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