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国学大讲堂第三十九讲:罗志田教授谈五四时期文化与政治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1-06-08

55日下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尼山国学大讲堂(第三十九讲)”在知新楼第五讲学厅举行。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罗志田先生担任主讲人,以“五四时期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作为本次讲座的主题。儒学高等研究院李平生教授主持讲座。杨华老师、李扬眉老师以及历史文化学院刘家峰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


罗志田教授在报告开篇即清晰指出,在观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有三点需要做一定说明:(1)特别注意陈寅恪先生提出的“以观空而观时”的方法论在研究五四时期问题时的运用;(2)明确今日所说之“社会”“政治”“文化”等概念,极有可能与过去不同;(3)五四时期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从未割裂。

讲座伊始,罗志田先生讲明,观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要参考陈寅恪先出的“以观空而观时”的方法论,即用看空间的眼光去看时间,反之亦然。他讲道,学者在研究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时,都大致采用时间模式,不太考虑空间因素。但一系列细节事件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掺杂着诸多横向的空间要素,因而在思考五四时,要将其放进时间和空间的共同范围内。

紧接着,罗教授谈到“文化”“政治”等词的定义,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清朝是“天下的时代”,没有“社会”“国家”“文化”“政治”等词,不存在这种区分的概念、门类和范畴;(2)五四时期“天下的时代”消逝,出现了新的国家和社会,在此基础上所谈论的文化和政治对这一时期的人来讲是“现在进行时”;(3)现在我们所讲的社会和政治属于“过去完成时”。因而罗教授指出,在研究五四时不能用“过去完成时”理解“现在进行时”,而要把问题放在上下文的脉络中去。

罗志田教授认为,“政治”是一个外来词,它的意思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例如,胡适等人翻译而来的“实际政治”一词,意味着还潜在有“非实际政治”,总体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最近三十年,西方对政治的定义也有明显的扩张,例如按照葛兰西的理念,新文化运动期间青年所关注的文学、家庭、平民教育、青年、女性、劳工以及五四之后的科学与人生观等,全都属于政治的范畴。“文化”传入中国后变化同样非常大,总体来讲是扩张的。五四人的政治观念可能是滞后的,但其文化观处于超前地位。胡适整理国故的目的,就是做成一部中国文化史,其中就有政治、国际交通,说明政治就包含于文化之中。他着重强调,文化和政治的关系直接牵扯到五四运动的定义,两者是五四运动中两大重要主题,两者之间的互动跟五四本身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文学革命作为开端,文学革命是一个直指政治的开放的革命,文学革命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便延伸到思想政治层面。在这一时期,文化和政治一直关联密切。

最后,罗志田先生就五四时期文化与政治的互动过程作了较为详审的说明。他指明,民国二年(1913)时,读书人中的优秀分子热衷于参与政治运动,这可以视作“天下时代”的延续,在这一时期是用新的形式贯彻传统主张。而张东荪在当时认为,民国七年(1918)以前的人以为政治有希望,所以读书人投入到政治中去,到了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期间,即广义的五四的前半段,很多人深感政治无望。民国初年对政治的态度反映出三种心态:一为蔡元培提倡的不谈政治,让政治自行发展;二为读书人应积极投入政治,视为一次改变中国的机会;三为民国三年(1914)至民国七年(1918)持续的民国不如晚清的说法。其中不谈政治的观念流行几年之后成效不大,同时五四运动把新文化运动引领到政治方面,此时谈政治的风气重新流行。后来新文化人分化,胡适也秉持“我们回来谈文化就是为以后的政治确立一个好的基础”的观点。由此可见,文化和政治在五四期间从未分割,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罗志田教授以睿智的思维、丰富的史料,呈现了一场具有历史现场感的精彩讲座。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见解深刻,不仅使在场师生得到一次重回五四的思想历程,还有方法论上的启迪。报告会结束后,在讲座的互动环节,罗志田教授就胡适整理国故的“国故”所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历史发展过程中“民心可用”的命题、历史想象的方法论意义,以及如何在研究中打破政治史和文化史的区隔等问题,作出了有独到的解答。




上一篇 学术 | 近四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理论、范式与方法对国内史学研究的影响

下一篇 尼山国学大讲堂第三十八讲:杨国荣教授谈哲学视域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