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发布日期:2020-06-14       阅读次数:

项目信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4CSH006,完成时间2004年10月-2006年12月。

项目负责人:邢占军

内容介绍:

最终结题报告《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更为广泛的区域内取样,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采用鉴别力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所包含的54个项目进行了项目分析,形成了40个项目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修订版)》。在全国六个省会城市抽取了由3710人组成的常模样组,通过施测《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获得了全国性常模。本部分还对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模型进行了调整,对构成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各个评价维度的权重进行了考察。

第二部分以《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修订版)》为工具,通过将该量表施测于全国常模样本所获得的数据,对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在构成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中,成长进步体验处于最高水平,而知足充裕体验则处于最低水平。当前我国南北方、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感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本部分还考察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在年龄和收入上的分布趋势。

第三部分首先对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性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然后通过在全国常模样本中施测《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修订版)》所获得的数据,对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深入分析了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第四部分我们选择了北京、沈阳、昆明、西安作为个案,对这四个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部分还针对城市女性这一特定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女性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和收入等四个因素均显著影响城市女性群体的主观幸福感。

第五部分首先针对近来国内对幸福指数问题的关注,深入地探讨了幸福指数与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幸福指数的政策意义,以及当前科学对待幸福指数应当注意避免的一些认识误区。随后的两项研究展现的是近年来我们以《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为工具对社会转型中我国民众的幸福指数所进行探索性实证研究成果。

方法创新: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有以下特色:

(1)采用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位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和具有典型人文地理差异的大城市,根据年龄、性别等人口特征,分层随机抽取所需调查样本。在对所获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今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做出总体描述,探索当今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充分占有国内外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数据加以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再经过系统的理论思考和科学抽象,得出科学的结论。

(3)多学科共同攻关,本课题组成人员由来自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者组成,将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结合,优势互补。

学术价值:

(1)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民众主观幸福感内涵与结构的理解,丰富了我们在先前研究中所提出的体验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路。

(2)《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修订与完善,为建构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主观生活质量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3)以主观幸福感测量为切入点,探索了社会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有关我国民众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相关学科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

应用价值:

(1)修订后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被证实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由此而成为第一套在全国范围取样内修订并拥有全国性常模的研究工具,可用于系统检测我国民众幸福指数的变化。

(2)系统地提供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资料,可以为各级党委、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社会影响: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先后在省部级以上学术期刊或国内大报的理论版发表论文或学术报告16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篇。2006年4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演讲中提出“今后将更加关注人们的发展潜力、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后,幸福指数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内理论界和新闻界对幸福指数予以较高的期待。从2006年上半年起,课题负责人应邀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动态》、《红旗文稿》、《数据》、《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系统阐释了在幸福指数及其政策意义方面的基本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较为广泛的关注,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中共杭州市委、中共江阴市委已经将部分成果纳入决策,《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中国商报》、《上海证券报》、《中国产经新闻》、《大众日报》、《四川日报》、《西安日报》、以及中央4台、凤凰卫视中文台等媒体以及国内上百家网站对有关观点或作品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思想理论动态》、《特供信息》、《文摘报》、《新华日报》、《北京周报》等对有关观点进行了转摘。山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社会学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单位特邀课题负责人举行了有关幸福指数及其政策意义的报告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出版信息:

《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ISBN:9787509701829。

获奖信息:

2009年最终结题报告《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获山东省第二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