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乡村政治与乡土文学”系列学术对谈活动(第三场)在图书馆举办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3日 10:10 点击量:


    4月22日,山东大学政府决策研究中心在图书馆六层路演间举办了第三场“乡村政治与乡土文学”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驻院专家杨争光先生、山东大学政府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张志忠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徐超丽副教授围绕“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动”主题展开对谈,对谈由山东大学马克斯•韦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教授主持,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青年学者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共同参加。


    此次对谈主要围绕土改、合作化、大跃进等阶段性、标志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从土改对土地制度的影响谈起,他认为五十年代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土地改革及后期的合作化带来的工作方式及劳作方式的改变对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重塑。

    杨争光认为五十年代农村社会关系变动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转变,及整个社会对人的塑造,尤其是身份认同由个体存在向集体存在的转变。他结合自己在八十年代到农村实地走访的亲身经历,感受到土改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仅仅是土地关系的转变,更有对于人精神的塑造作用以及对国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作用。

    张志忠结合自己知青经历简要谈了当时对农村工作和社会生产的观察和体悟,他更多从文学作品出发来谈土改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徐超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进一步指出土改及合作化时期土地的生产组织形式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也并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同时,各位学者也进一步探讨了“阶级”、“人性”及“政治力量”在社会关系变动中的权衡,总体上认为阶级总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政策力量要完成对阶级积极的引导作用,国家权力的运用应体现更高的非功利原则,要顺应对人性的规律要求,不同的政策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国家政策也要培育人性中的教养和道德担当,这样国家才会向上发展。

    对谈尾声,山东大学政府决策研究中心主任总结到在回望历史时,既要看到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苦难,也应该对一些不必要的苦难有清醒的认识,要用动态的、历史的观点来看改革和决策,寻求最合理的制度和最良善的国家统治永远是一个过程。




    --山东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E-mail:policy_making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