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

发布日期:2024-07-13    作者:     来源:    

2024年7月12日,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指导,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来自山东省内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会议。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副总编辑苗遂奇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主持。

李向阳在致辞中表示,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发展脉络,深刻揭示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持续推动这一重要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是广大社科专家和理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山东大学胜利召开了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正处在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以质图强”系统性变革的关键时期,百廿山大凝心聚力,决心以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的昂扬奋进姿态,持续以新气象新作为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努力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最有新作为的大学。

苗遂奇在致辞中表示,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在山东交织,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这里孕育并发出灿烂的光芒。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主旨报告的上半段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主持。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运用大历史观和现实思维,深刻阐释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深入论证了“第二个结合”对于推进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的传承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价值,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目标、人民性立场、生态理念等多方面的高度契合性为“第二个结合”创造了必要前提和可能性。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教授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一致性、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党的文化理论创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两个结合”的关系、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两创”的表述六个方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理论阐述的相关问题谈了观点。

主旨报告的下半段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王增福主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向军教授认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切实提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高度自觉;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和“用”为引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为更好地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提供主体保证。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教授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文化坚守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助力服务现代化发展、现代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转型提升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联结。曲阜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安增教授从目标实现意义、路向引导意义、秩序规训意义三个方面审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

大会分设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与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理论与实践”“‘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阐释”的四个分论坛,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杨立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瑞涛、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鹏、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尉利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子平、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文钱、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江龙、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段光鹏做分论坛引导性发言。与会人员进行了专题研讨。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沐夕主持闭幕式。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莹、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长芬、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明冲分别做分论坛汇报发言。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致闭幕辞。他表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要放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进程中来把握,要放到推动全球人类文明这个视野中去理解。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一次学术的交流,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摄影/党建网张璋,山东大学王华斌、王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