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正文

山大:让更多Z世代青年爱上真理的味道

发布日期:2024-04-29    作者:李扬 吴永功     来源:    

如何向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青年讲好党的故事?如何与时俱进,打造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多元互动,深受青年欢迎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这是时代赋予的全新命题。

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指导,集思想政治教育、剧本创作、民族精神传扬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类社团组织——山东大学学生红途红色剧本演绎社团,以培养肩负历史重任、勇于与时代并进、敢于回应时代挑战的青年力量为己任,致力于创新思政工作的传播方式,让更多Z世代青年爱上真理的味道。

2022年,山东大学学生红途红色剧本演绎社团(简称红途社团)正式成立。红途社团通过深耕内容、剧本撰写、剧本演绎等一系列实践,总结提炼出“红色剧本演绎”首创概念,拓展“以创促学,以剧绎学”的思政教育新场域。

红途社团力求准确把握Z世代中国青年的思想脉搏,深入理解他们对理想人格与国潮文化的向往,借鉴“剧本杀”这一深受青年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继电影、运动健身外,“剧本杀”因其兼顾角色扮演、逻辑推演、剧情体验,突出互动性与主体性,已成为Z世代青年的第三大娱乐活动。),以党的光辉历程和创新理论为精髓,建构富有红色基因的剧本演绎体系,使红色文化在青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创促学,在实践中聆听党的声音

通过重温党史、实地调研、研讨交流,红途社团确定红色剧本演绎创作的相关理论、人物原型,在创作中引入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发深度的思考,加深受众对党史理论等的认识,从而提升理论溯源的学习能力、理论传播的创新能力等。

为了让剧本作品更加贴近历史事实,红途社团主创们联合学院资深教授团队开展理论溯源,搜集红色历史理论背景,使红色剧本演绎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均具有时代的深刻印记,展现群体典型性。主创成员贺佳宁感慨:“通过查阅材料,动荡年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展现眼前。基于这样的历史真实,我们精心塑造了田诚这一角色。他挺身而出,组织农会,逐步成长为一名党的战士。这一人物不仅展现了农民阶级作为新生政治力量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希望,而且更好地诠释了革命实践的深刻伟力。”以小人物的微观叙事,进一步充实宏大叙事的细节,这样的铺陈,立体而丰满,真正贴近了史实。在创作过程中,田诚的成长与抗争让贺佳宁多次动容,记忆深刻。

主创小组不仅仅是深入学习理论,研讨相关疑点、难点,而且积极向相关领域的资深教授请教学理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广友教授评价:“这群学生们理论功底扎实,总能在不断开动脑筋中,琢磨出传播理论的新视角。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感到了青年的朝气与活力。”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对《四渡赤水》这部红色剧本演绎的创作历程让社团成员感触颇深。主创成员张逸麟回想剧情的立意设置:“四渡赤水这样的军事奇迹蕴含太多成功的要素,突出哪些,舍去哪些,不好抉择。”据此,小组成员悉心查找材料,发现现有的对四渡赤水故事的传播与讨论,主要都是强调毛泽东同志卓越超凡的战略才能,忽略了他对军队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上的贡献。“基于对这一视角的开拓,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领袖人物离不开他对真理的坚持与定力,这也给予了我们创作的灵感,我们就此以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在四渡赤水中的极端重要作用为主线构建剧本。”

创作立意与主线确定后,创作速度也大大加快了。然而新的困难接踵而至,部分成员临近期中,在繁重学业与剧本创作中需要成员学会坚持、互助与成长。困难并不能延缓小组的脚步,通过线上会议研讨,“我们共同促成了在周末随时抽出时间一起线下创作,周中以线上弹性创作为主,一方面减轻了平时的负担,另一方面,线下互动促进了创作效率。”小组成员任怡霏说:“在共同努力下,我重新建立了对创作的信心,让我的主业学习与课余的自我学习良性地互动起来。有了这样的工作经验,也让我敢于设想自己主导一部全新的红色剧本创作。”

红途社团“以创促学”的模式,正是在一次次原创剧本的创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凝练而来,也为成员全方位成长积聚能量。

以剧绎学,在互动中讲好中国故事

红途社团秉持着趣味与教育、理论与实践、体验与学习相统一的原则,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带动更多青年人甚至小朋友们,进入红色剧本演绎中,让富有启示的理论以体验故事的形式传递给更多人。

社团把红色剧本演绎带到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活动的现场。“红色剧本演绎,走新又走心。”这是活动结束后,大家对它的评价。“你仿佛看到一艘刚启程的红船,驶向风暴眼的中心,如果在这一刻,再无勇敢的水手掌舵,将命运的罗盘扭转,那党的基业、人民对解放的期盼,恐怕都会化为乌有了……”在活动现场,悲怆而又哽咽的声音回荡着。“念这些人物台词的时候,我设身处地感受到了李文心(剧本人物)当时的心情,浑身都在微颤。”马院学生李昭烨扮演了革命战士李文心,“由剧本内容的代入,我仿佛真的成为了他。李文心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信任国际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时候,他与同伴们眼中炽热的目光似乎就在我的面前。”这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这个精心设计的剧本中,每个参与者都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体验了同志间的深厚情谊,更深刻理解了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学院内部起步,红途社团的足迹逐渐扩大。在假期,社团带着原创剧本,与一群支教地可爱的孩子们见面了。2024年寒假,红途社团联合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再次走进各个支教地,带领当地中小学生开展了以《国宝奇想夜》《三湾》《延安大生产》等优秀剧本为基础的“团课”与“班课”。团队引领孩子们在小家与大国的情感纠葛中与历史对话,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革命文化的伟大。活动结束后,一封参与孩子的来信让社团成员倍感欣慰。信中写道:“哥哥姐姐们好,我扮演了《国宝奇想夜》中的‘千里江山图’,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许多历史文物,惊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当听到铜羊首(被夺走)的经历时我十分气愤,意识到自己不强大起来就会被欺负,所以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贡献。”稚嫩的文笔,书写着孩子们心中坚定的信念和红色的种子。

此外,社团积极与其他学校、组织联动,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乃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留下了他们传播红色文化的身影。社团成员们用热情和行动,让红色剧本演绎走向更远的地方。

鉴往知来,砥砺前行赓续中华文脉

自成立以来,红途社团演绎服务已经覆盖贵州、新疆、四川等十余个省市,开展1100余场活动,受众1.3万人次。2023年5月,全国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首届剧本行业年会,山东大学学生红途红色剧本演绎社团作为全国红色剧本唯一的行业代表进行发言,并针对红色剧本审核方式等提出了方案建议。此外,团队与文旅部和中娱协深度合作,创立了全国首个红色剧本演绎推广平台、全国首创剧本定制平台、全国首个红色剧本发行平台,所有原创剧本均已通过文旅部备案审核,得到了“学习强国”平台、中新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团队及团队成员荣获全国大学生短篇小说大赛金奖、山东大学大学生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亚军等6项国家级、21项省部级、46项市校级奖项。

时至今日,红途社团的脚步从未停下,社团成员在行走中寻访英雄故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宁说:“同学们在行走中书写下的剧本是有灵性的——‘英雄以身作则’不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化作了‘枣园的盏盏灯光,是延安夜晚最后的灯光’的生动画面;‘战士们起早贪黑’也不再是抽象的描述,而是变成了‘战时在硝烟弥漫中穿梭,休时习得纺线技术’的鲜活场景。学院将不遗余力地为这群充满热情的青年学生创作者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支持他们的脚步踏向饱含革命文化的寸寸土地。深入挖掘重大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涵,将丰富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力量。”红途社团成员将继续在红色山河中且行且高歌。

展望社团未来,红途社团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江林泽说:“我们要继续把党史中的鲜活故事融入红色剧本演绎的创作中,以红色担当奏响时代强音。”红途社团作为致力于创新思政传播方式的文化艺术类社团,将坚定不移地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发掘现有十余部红色剧本演绎的潜能,进而聚焦党员发展,讲好一门“党课”;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一门“团课”;传播好中国文化,讲好一门“班课”。

承百年文化底蕴,传山大青年之音。红途社团在思政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让党的故事与创新理论在更广阔的地域传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凝心聚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扬 吴永功)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