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正文

山东大学数学基地简介

作者:   时间:2019-03-28   点击数:

优秀数学人才的摇篮

山东大学数学基地

自1991年开始,国家开始在各高校中选择一批代表我国较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起骨干带头作用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专业点,先后建立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旨在通过大力度建设,使这些”理科基地”持续稳定地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研究生源。同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特别是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以来,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有关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数学学院按照“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质量一流”的总要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数学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基础学科的现状,坚持“厚基础、拓视野、强素质、重能力”的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数学学院是山东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数学系焕发出蓬勃生机,逐步建立起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五个本科专业。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山东大学数学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专业门类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居于国内先进行列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要学科。2007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统理论6个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数论与信息安全两个学科的研究位列世界前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风险分析与随机计算实验室、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数学基地为山东省高级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1991 年,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2 年起招收以培养数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为目的的“基地班”。长期以来,数学基地秉承山东大学笃实、严谨的学风,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特别是近几年,数学基地在总结多年素质教育与创新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条件建设项目和能力提高项目的资助,结合基金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完善科研训练、实验教学和实践应用训练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技能和协作能力,使山东大学数学基地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区,数学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基地。

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优良的师资队伍

山东大学数学基地有一支治学严谨、研究领域广泛、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批批高学历的国内外优秀毕业生陆续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目前,专任教师中63%拥有博士学位,其中一部分教师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27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 “泰山学者”1名,“全国高校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名,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1名。彭实戈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羊丹平教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彭实戈教授2004年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仪洪勋教授2001年获山东省“十佳师德标兵”,吴臻教授2004年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高效的实验设施

多年来数学基地不断加大对数学教学实验中心的投入,拥有“基地班”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研究生实验室等面积达4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十五”期间,基地还新建了多媒体讲学厅、“数学建模”实验室、金融软件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目前这些实验室运转良好,使用效率高,基地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满足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丰富的图书资料

图书资料对数学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数学基地利用基地建设配套经费扩建了数学院图书室,面积由原来的100平方米,达到了现在的600平方米。近三年年平均投入70余万元购进新图书、新期刊。图书室现有中外文图书3万余册,其中,有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UTM系列丛书及GMS系列丛书,美国数学会出版的数学系列丛书等大型原版外文数学丛书十余种。中文期刊87种,外文电子期刊249种,外文杂志100余种,中外文期刊合订本2万余本,基本满足了师生的需要。“基地班”学生可以到院图书室借阅图书,并有专门供“基地班”学生借阅的图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阅读到最新的专业文献,及时接触和了解所学方向的前沿成果,这为学生开阔视野、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已成为全国高校数学院中一流的图书资料室。

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深入开展,成绩突出

为了使“基地”的教学适应现代数学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使“基地班”真正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地,数学基地不断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多次组织数学院专家教授对“基地班”教学计划进行讨论和修订。新的教学计划强化基础课程,增强前沿课程的教学,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主干课程编写课程简介,放在网页上,供学生参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进行。基础课程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入选“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对高年级应用类课程,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成熟推广,提高了“基地”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运筹学》入选“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增强前沿课程教学,多年来,由著名教授为学生开设《数学内容方法和意义》和《现代数学选讲》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开阔视野。彭实戈院士多次为高年级“基地班”主持读书班,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前沿知识。同时吸收优秀本科生参加教授的科研梯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基地还不断加强基地学生实验课程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开设数学实验课程,向学生直观地演示运用计算程序解决数学问题。注重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凡可以运用计算机的课程都附加了计算机实验,以此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的推广试点。采用Maple软件开设数学实验课和数学建模课程。例如,《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数学实验》、《数据库基础》等课程采用Mat lab开设,采用Power Point开设了《计算方法与软件》课程。《运筹学》、《数学建模》、《微积分》等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建立了数学基地网站,部分课程教案和课件上网,促进了学生学习。部分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开设了“Algebra”“Calculus on Manifold”、“Topology”、“Fundamentals of Number Theory”等多门本科英语授课课程,受到学生欢迎,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基地积极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近五年来编写教材24部,出版学术专著8部,《运筹学》获得教育部教材类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多门基础课程选用国外高质量的优秀教材,产生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精品课程建设在数学基地积极推进,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运筹学》、《线性代数》、《微积分与数学实验》 三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四门课程入选山东省精品课程。

“基地”建立以来,三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刘建亚教授带领的大学数学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信息安全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与创新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在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一般科学创新所需的思维与实践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切身的实践才能取得,因此创新教育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培训与锻炼。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训练相关的创新技能,还能够培养通过亲身的观察、体验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创新的源头和关键。十几年来,数学基地始终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结合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建设项目,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构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后备人才支撑。

*低年级学生配备课业指导教师

数学基地每年都为一、二年级学生配备课业指导教师,通过指导老师的引导和启迪,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大学适应期,尤其是在学习上顺利进入大学数学学习阶段。将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开展课业学习指导、组织课外读书讨论、论文研读与写作,培养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培养严谨周全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适应和融入数学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继续发展打下基础。

*积极开展数学基地能力提高项目

数学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科研技能和协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基础研究型人才为宗旨,将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开展课业学习指导、组织课外读书讨论、论文研读与写作;让基地班学生普遍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较早介入教师的研究课题,造就研究型的学习局面,通过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

2008年度数学基地能力提高项目现已全面开展,18个项目共有169名学生参与,在项目主持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了解一些数学分支的前沿的理论,锻炼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将来进入数学领域的继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接触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让基地班学生普遍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较早介入教师的研究课题,造就研究型的学习局面,通过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

在数学基地的培养下,一批批高素质的数学人才从数学基地走向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数学基地约有80%的同学获得保送资格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其中很多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仅近五年就有70余名学生到中国科学院深造,目前有100余名基地同学在国外大学或者公司工作。

以基地学生为主体的山东大学数学建模代表队近几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屡创佳绩,近三年获得全国一等奖9项,全国二等奖12项,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

基地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也展示了良好的风采,有12支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试验课题,目前有数学基地为主体的数学学院正在实施大学生能力提高项目。

*积极开展实践(实习)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基地加强了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课程实验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毕业论文是“基地”学生本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他们学到的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也是科研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方向自寻毕业实践课题,由接受学生的单位出具学生毕业实践的评价;另一方面,与许多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作为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如山东省浪潮集团公司、济南德安计算公司、中创软件公司、山东地纬公司等。由实习基地依据自己的科研和工作课题,为学生安排实践课题,提供优越的实习条件。这些课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相当的科研性,高年级的基地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到这些实习单位,在教师和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实际科研课题,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相当大的提高,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利用暑期到青岛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集团、青岛港务局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学习现代化大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系统情况,结合自己学习的基础知识,深入讨论,写出实践认识和体会,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课程学习。

“十二五”规划期是“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党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对大学本科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山东大学数学基地将本着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构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新体系,使山东大学数学基地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区,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源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4652  院长信箱:sxyuanzhang@sdu.edu.cn

Copyright@山东大学数学学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