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3山东大学影视文化传播高端学术论坛”第三期——暑期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落下帷幕。本期活动分为主旨演讲和学术写作沙龙两部分,邀请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张志庆,学术志首席学术官、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结题同行评议专家赵鑫,山东省网络视听协会秘书长、《现代视听》杂志执行主编许翠兰,《新闻爱好者》杂志副主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施宇,《东岳论丛》杂志编辑、研究员王源作为学术嘉宾莅临现场,采取“线上+线下”的融合形式,面向省内和全国各高校同步开展。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海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女子学院等近四十所高等院校两百多名观众与我院师生共聚一堂,通过现场和网络云端的形式参与聆听。
第一场主旨演讲由张志庆教授带来,讲座题目为《视觉文化的得与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倪万教授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人。张志庆教授梳理了口语文化时代、印刷文化时代以及视觉文化时代的媒介特性,对比阐释了不同时代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认为当下视觉文化虽给文化普及与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无形中也消弭着人可以无限延展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张志庆教授认为面对技术革命下的视觉文化浪潮,个人更应葆有批判的意志与思维,在“过度真实”、“碎片化”的媒介模式下保持人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第二场主旨演讲由赵鑫教授带来,讲座题目为《ChatGPT辅助影视传媒类课题申报的技巧》。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锡光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人。赵鑫教授以影视传媒类课题申报为例,从选题确立、理想选题分析、研究背景写作、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写作过程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利用ChatGPT进行课题申报的技巧,认为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辅佐下,未来学术研究将抵达新视野、新境界。同时,赵鑫教授多次强调ChatGPT只是学术研究的辅助工具,能为人类创意提供初始灵感,而不是进行学术创作的绝对依傍。
下午的学术写作沙龙由长期深耕学术期刊编审工作一线的许翠兰、施宇、王源三位经验丰富的嘉宾共同完成,主持人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晓风。结合自己的审稿、编辑经验,许翠兰指出,论文写作要避免“炒冷饭”、生搬西方理论套用中国实践、文章结构不完整、有素材没观点、有观点没逻辑等系列问题,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论文。施宇认为,论文写作可以从“问、小、清、新”四方面进行分析:“问”,问题意识,善于利用历史研究方法,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从盲点发现问题;“小”,结合自身能力,从小的切入点选择选题,以小见大;“清”,用清晰的思路表达问题;“新”,在新课题下寻找新角度,分析新材料进行思考创作。王源谈到,论文创作要重视学理性、思辨性、全局性以及严谨性,论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注释引用规范同样值得关注和重视,在提到论文思辨性时,王源认为好的论文要凸显问题意识,一则要立足社会实践研究,二则行文需彰显人文关怀。
“山东大学影视文化传播高端学术论坛”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施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大学部校共建的重要成果,是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要求,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着眼于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有效措施,也是新文科建设在概念和行动上推动传播学与高扬媒介技术的影视艺术交叉融合,创新媒介生态话语下的影视文化的有力举措。
文:李亚琼、孔玉瑶
图:云琪、金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