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在学校综合训练馆四楼体育艺术馆,体育艺术学院举办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公开汇报课暨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指导教师和参演的同学一起分享了各教研室选送的《集结》《疫情难抑情》《石榴花开》等5个展演作品。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立平进行点评和总结,副院长阿德华措负责总策划,公共艺术教研室宋睿老师主持汇报课活动。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各类课程、各培养环节的育人功能,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改进教学模式,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效果。学院在广泛开展“红色体育文化+艺术”“红色体育精神进课堂”“德艺双馨‘艺’起战疫”等专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基础上,各教研室、教学团队、项目组的老师们积极探索,守正创新,坚持全面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完善“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广大教师坚持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担当成风化人的思想意识,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展演一:健美操《集结》(指导老师:徐军)
竞技健美操课程是舞蹈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为让学生更好了解中国革命史历程,让学生听到革命先烈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英雄壮举,让我们的学生学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自强不息、勇敢挺起民族脊梁的无私奉献精神。本剧目设计将革命历史与健美操实践相结合,融入健美操操化动作和难度动作,结合红色娘子军和军魂的主题歌曲,以健美操表演的形式编排出健美操《集结》剧目。
展演二:中国舞《石榴花开》(指导老师:董玉德)
本课程为《民族民间舞4》,也即维吾尔族民间舞,以组合学习为主,重在掌握风格特点。共学习了赛乃姆、刀郎齐克提曼、小萨玛等十一个组合,掌握了不同的风格特点。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新疆这个自古以来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独特地域。了解了五十六个民族中重要的成员维吾尔族,以及她的民族风情,文化背景。在课程思政设计方面,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中央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殷切嘱托: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友爱,守望相助!舞蹈名为《石榴花开》,寓意也正在于此。
展演三:摩登双人舞《恋恋》(指导老师:杨亚奇)
作品主要讲述了在本学期特殊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任浩然、苏小雅两位20级同学克服线上学习的诸多困难,凭着对专业学习和自我价值提升的热情和执着,对自身严格要求,刻苦训练,教师采用多种线上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并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全国体育舞蹈网络锦标赛中突破性地取得大学生组冠军、大学生新星组冠军的优异成绩。在同学们当中树立起积极向上、孜孜不倦、业精于勤、攻坚克难的新时代青年形象,值得宣传和赞扬。
展演四:舞蹈《鼓子情怀》(指导老师:迟庆龙董玉德)
鼓子秧歌是山东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鼓子由来据记载河堤都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鼓子秧歌2019年11月,被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加深对鼓子秧歌的舞蹈文化与表演形式的理解和掌握,挖掘和宣传地方艺术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激发学生对家乡、民族与国家自豪感。
展演五:拉丁舞《疫情难抑情》(指导老师:张磊周全全)
在课程思政育人背景下,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下的先进事迹,赞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以此为创作灵感来源,作品运用拉丁舞、流行舞和当代舞元素,描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参与,互帮互爱,共同战疫的家国情怀。通过集创编也展示拉丁舞专业同学们的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本次公开汇报课的举办,一是检验了学院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老师们命题,指导,同学们参与编创、表演,契合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认知逻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动创新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紧扣课程思政主题和元素,编创了一个个生动精彩而又富有思政教育内涵的作品。二是实现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总支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一起为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全域思政育人实效。(王立平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