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顶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大河网】评女大学生拾万元交警方:给行善者应有的激励

发布时间:2015-01-12 15:09      阅读次数:

【收藏】 【打印】 

  外媒链接:http://news.dahe.cn/2015/01-12/104082434.html

  路边拾到万元现金,在寻找失主未果的情况下,贫困女大学生陈志超毫不犹豫把钱交给了警方。这种拾金不昧的可贵精神既感动了许多网友,也打动了她所就读的山东体育学院。近日,学校对她全校通报表扬,并减免其接下来的3年学费,共计14400元。(1月11日《京华时报》)

  一万元或许算不上一笔很大的财富,但对于家境贫寒、学费还需要东借西凑的贫困大学生陈志超来说,显然具有极大的诱惑性。这样一笔钱如果据为己有,既可以解决自己窘迫的生活状况,又可以为父母减轻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她可以不再为接下来的3年学费担忧,让自己免于“失学的恐惧”。然而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坚持了最质朴的拾金不昧。

  这样的举动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标杆意义。更何况,在道德的次优选项中,“拾金而索酬”似乎已成一种规则,有偿领取也开始为部分人所接受。就在9日,西安一初中女生捡到一部价值500元的手机,却向失主索酬800元,令失主感到极度愤怒。没有基于利益考虑,没有想着借机出名,仅仅是因为“做事要先做人”的家庭教育,仅仅是因为“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据为己有”的质朴信念,陈志超就选择了将万元现金交给警方。虽然其事迹说不上惊天动地,然而却因为真实而本色,尤其令人觉得感人和可贵。

  要知道拾金不昧并没有预期中的奖励,而免除学费也只是一种“临时决定”。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贫困大学生依然身贫而德高,自然值得大书而特书,并因此打动了其所在的学校。学校有理由相信,具有如此德行的学生,理应获得其应有的道德褒奖。拾金不昧者应当获得满满的道德回馈,让她在感受中激发自己不断向前的力量,也因此让其他人看到,行善和守德者必然有所回报。

  当然,当讲道德者被关心和关爱,并因之获得必然的回报,这是一种值得点赞的呵护与善待。笔者以为,对于道德不能止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也不能靠“一味的说教”去实现,还要通过表彰和激励机制,让恪守道德者获得应有的回报,不仅能感受到精神层面的慰藉,还可以有物质层面的奖励。拾金不昧和免除拾金不昧者学费是可贵的道德互动,对及时出现的好人好事,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回应和激励,这同样是一种道德之举。 唐伟

济南校区
地址:济南市世纪大道10600号
联系电话:0531-89655015   传真:0531-89655012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
鲁ICP备19044059号-1
日照校区
地址:日照市山东路685号
联系电话 0633-8773111

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1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