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在写给青年的《谈美》一书中曾说,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美不胜收。有的美,美在瞬时的呈现;有的美,美在健与力的凸显;还有的美,美在绽放的过程,美在追求的路上,美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这种美,可能不如“夏花绚烂”,但更能夺人心魄,更能持久永恒。
劳动之美、奋斗之美,就是这样的美。
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经过全国广泛推荐评选,278名个人、22个集体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这些“最美奋斗者”,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劳动者。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也是“改革先锋”。这个消瘦的青年在旁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中发现了美,也在破解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创造了美。6平方米小屋,昏暗的煤油灯,装满草稿纸的麻袋,见证了他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传奇。现在人们也许都不记得数学家陈景润年轻时俊朗的模样,但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人们从他身上,体味到了一种别样的美。
“最美奋斗者”袁隆平,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一生都在追着“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顶草帽、两脚泥土,用几十年的时间,大幅提高杂交水稻亩产,对中国、对世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这是他去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一辈子躬耕田野,只为苍生谋稻粮。袁隆平的一生,美得不可方物。
“最美奋斗者”张桂梅,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在十年前光明日报率先发起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中,她就荣膺“最美”这个朴素亲切而又令人崇敬的称号。她扎根深山40多年,无惧病痛缠身,不负生命韶华,把一茬又一茬深山里的女孩送往外面的世界,让她们绽放美丽的青春、拥有美好的未来。张桂梅蹒跚的步履,刻满沧桑的脸庞,贴满膏药的双手,和那些女孩们灿烂的笑脸,谁说不是最美的符号?
二
劳动创造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
勤劳,是备受中国人推崇的美德,被认为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如《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描写农村妇女采摘车前草的歌谣,既生动又欢快,能说不美?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平淡自然的白描中,抒发了田园劳作之乐,又何尝不是一幅乡村美景!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有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都是描写乡村日常劳作场景,趣味盎然。展读,怎一个美字了得!
劳动,不仅表现为诗人们笔下的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创造了数不清的物质财富。从巧夺天工的都江堰、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到活字印刷、榫卯结构、记里鼓车、素纱襌衣……这些历经时间淘洗至今熠熠生辉的文明瑰宝,无不辉映着我们先人劳动智慧的光芒。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传承先辈强大的勤劳基因,不懈奋斗、苦干实干,从南京长江大桥、“两弹一星”、大庆油田,到建设特区、青藏铁路、载人航天,再到新时代脱贫攻坚、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等等,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所有这一切,都生动诠释了一个真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是靠苦干实干实现的。
“一勤天下无难事。”试看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哪一个不是全体中国人民靠着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正如歌里唱的,“汗水浇开幸福花”“最美不过是咱的家”。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三
中国人很早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今天的中国,以劳动为荣已成为社会风尚,以奋斗为美已成为日常风景:
在数不尽的薄雾萦绕的清晨,在无数个暑气蒸腾的正午,在每一个华灯初上的黄昏,都有环卫工人俯身清扫的忙碌,建筑工人栉风沐雨的辛劳,医护人员追赶生命的急切,科研人员投身实验的专注……
在每一个劳动岗位上,都跳动着一颗为家国拼搏、为梦想奋斗的炽热的心。每一个身影,都是那样的美!
同时也要看到,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还有一些与以奋斗为美的社会风尚不合拍、不和谐的杂音。
眼下,“躺平”这个网络词热度不减。诸如“你打拼实现你的梦想,我躺平实现我的安逸”“一时躺平一时爽,一直躺平一直爽”“做条咸鱼,有什么不好”等“躺平”语录流传甚广。甘于“躺平”,究其原因,或者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奋进步伐而选择止步,或者是因为生活遇挫而选择逃避,或者是因为受某种风气所扰而选择随波逐流……
这不是偷懒又是什么?
另一个热词“啃老”,也始终是网上网下的话题。成年子女花式“啃老”,表现各种各样:一种是“心理依赖”,做“襁褓青年”;一种是“家务依赖”,做“甩手掌柜”;一种是“经济依赖”,吃穿用度全靠父母;还有一种是“财产依赖”,想方设法强行“啃老”……
这不是无赖又是什么?
受文娱行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的影响,幻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数。某些经纪人与平台联手,包装打点、话题造势;某些顶流网红开直播,搔首弄姿博眼球,炒作“八卦”赚打赏;某些流量明星爱富、追富、炫富,私下签订“阴阳合同”、赚取天价片酬。他们出行动辄豪车开道、保镖簇拥、粉丝云集,办婚礼、过生日,讲排场、摆阔气、相互攀比……
这不是无耻又是什么?
向往“躺平”也好,花式“啃老”也好,幻想一夜暴富也好,说到底,都是美丑观出了问题。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却以无所作为、四体不勤、百无聊赖为荣为美;不去奋斗、不孝不敬,却以一味索取、坐享其成、榨干父母为乐为美;不去奋斗、不走正道,却以爱慕虚荣、投机取巧、专走邪道为趣为美。
这些美丑不分、美丑错置的现象,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悖,也与当今社会积极向上、拼搏奉献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致富没有捷径。
没有奋斗,哪里会有成功?!
没有创造,怎么会有未来?!
没有拼搏,注定没有多彩人生!
不感父母恩、只图一己好,一味坐享其成,难免坐吃山空;醉心一夜暴富、追求一夜成名,最终,必定竹篮打水、一无所有!
四
热播剧《最美的青春》感动了很多人。一批批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热血、奋斗激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来到这里,热情赞扬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高频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弘扬劳模的奋斗精神,多次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这些话语,我们每次读来,都备受感动、倍感振奋。
近期,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奋斗青春无悔抉择》专栏,已经刊发十多篇扎根基层、边疆的知识分子典型人物报道,记录他们的青春与奋斗,展示他们的梦想与收获。
在《在“天边边”收获梦想》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年轻时毅然奔赴边疆,用毕生心血使我国拥有高品质细毛羊。他在大与小、苦与甘之间作出无悔选择,世界也由此记住了他的传奇人生。
在《马兰花,马兰花……》中,“将军夫妻”张利兴、朱凤蓉舍半生给茫茫大漠,科学路上不懈跋涉,见证并参与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在与共和国共奋进中铸就了不平凡的一生。
在《北纬53度,有我的诗和远方》中,90后女大学生文竹,放弃了去南方一家知名企业工作的机会,回到北纬53度的家乡——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带领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
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奋斗之美、创造之美、奉献之美。
幸福该怎样拥有?人生该怎样度过?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美?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深入思考的话题。
“到西部去!我愿驾驭青春驰骋在生命的原野上,任他风雨雷电”“无奋斗不青春”“被需要的青春最宝贵,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封封洋溢奋斗豪情的读者来信,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家国情怀,为人民服务,任何时代都需要”“用心里的火,点亮梦想的灯”“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岂止是年轻人,社会各界、不同年龄的人,都在校正着自己的人生定位。
见贤思齐!我们期待,所有的朋友都像他们那样,在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上,用青春的底色,用奋斗的彩笔,为祖国绘就最新最美的画卷,也为自己描绘出五彩斑斓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