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预警通告 > 新闻列表

高校校园治安案件警示

发布时间:2022-03-08  点击:

高校校园治安案件警示


案例一:盗用好朋友存折、ATM卡冒领存款
99年下半年,南京某高校连续发生多起盗用他人存折、ATM卡冒领存款的案件。某日,学生陈某报寒假前锁在抽屉里的存折不翼而飞,1400元存款被人冒领。经保卫人员缜密调查了解,陈某平时比较懒惰,经常让其好朋友顾某(同班同学)帮其到银行取款,存折密码也直接告诉了顾某。当日陈某离校时将存折随手放在自己床上,被顾某伺机盗走并冒领了存款。存折ATM卡被盗,存款被冒领的原因何在?细析陈某被盗一案,不难发现,陈某被盗的主要原因是其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自己的财物保管不善.陈某对自己的朋友、同学过 分信任,经常将存折交给这些“哥们儿”帮忙取款,存折密码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陈某存放物品时又从不避讳他人,经常随手乱放,给作案人行窃提供了方便;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好贪小便宜,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同学对自己的信任,铤而走险。从查处的多起案件情况看,此类案件的作案人一般都深得失主的信任,均是被盗学生的同学、朋友或熟人,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失主的存折、ATM卡,一旦生贪念,很容易盗取失主存折、ATM卡冒领存款。

案例二:贪图凉快夜不锁门,钱物丢失追悔莫及
2001年暑假期间某天,某校一同学夜晚休息时,因贪图凉快未锁宿舍房门,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发现,宿舍有多个随身听被盗。当年还有多个宿舍连续发生因夜间睡觉不锁门,被盗贼趁虚窜入行窃的案件,给广大同学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虽然学校三番五次提醒学生要注意防范,夜间要锁好门、关好窗,但由于夏天过于炎热,学生宿舍缺乏防暑降温设备,因此每年都有学生夜间休息不锁门,从而此类案件每年的夏天都会发生。
从这类案件发生的情况来看,广大同学的安全防范意识亟待加强。春末夏初,天气回暖,是“钓鱼”案件和窜宿舍行窃案件的高发期,尤其是部分同学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夜间休息门窗不关,更给盗贼分子行窃提供了方便,使其能够轻易得手。因此,在学校重点加强学生宿舍区的巡逻力量和巡逻密度外,广大同学也应积极做好自我安全防范工作。

案例三:偷配钥匙伺机行窃
学生孙某家境贫寒,自交了女朋友之后,经济上日见紧张,常常不能满足花费需要,眼见周围的同学大把大把的花钱,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偷盗的念头,因此,利用向同学借钥匙开门的机会偷配了同室其他同学的抽屉、柜子钥匙。2002年6月一天下午,孙某趁宿舍其他同学外出之机,拿出自己偷配的钥匙,迅速将舍友徐某的抽屉打开,偷走了800余元现金,随后将锁原封不动伪装好,并迅速将赃款存到自己的银行卡上。经保卫处工作人员多方调查了解和院系教师认真教育和开导下,孙某才流着眼泪交代了自己作案的心理变化和具体过程。
大学生宿舍内盗案件,是近年来大学校园治安管理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这类案件作案人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他们一般都熟悉学校情况,作案之前对作案时间、盗窃对象等多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了解,作案的手段比较高明,现场留下的作案线索较少,往往难以侦破,给学校保卫工作和校园秩序造成很大危害。
孙某的内盗案虽然是一个个案,但从这起内盗案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大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大学生违法乱纪现象严重、法制教育薄弱等,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案例四:顺手牵羊拎包
2002年10月16日下午4:00,某校学生沈某(女)在教室看书时睡着了,醒来后发现书包及包内的一部波导手机、身份证、借书证及两、三佰元现金等钱物被盗。
高校拎包案件频发,给许多师生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广大师生应充分重视安全防范问题,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财物品,防止因个人疏于防范而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案例五:求职心切、上当受骗
2002年初,南京某高校四年级学生Z在找工作过程中偶遇同乡W,同乡W听说Z正在找工作,即对Z讲“某市交通局正在招工,现还有一个管理职位尚未确定人选,该局领导正委托其帮助物色合适人选”。Z听有这么好的机会,即请求W帮忙成全。W当即拔打了一个电话,并告诉Z已与该局局长取得联系,数天后可前去交通局面试。此后,W以需要交纳管理费用、疏通关系、酬谢领导等为由,先后向Z索要15000元集资款、760元服装费、33000元活动费,并向Z家借用了6万元钱。当年3月中旬,Z到某市交通局询问工作落实情况时才发现这是一个骗局。后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Z挽回了经济损失,W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Z耽搁了近4个月的找工作时间。
Z的轻易上当受骗,发人深思。W的行骗技俩并不高明,只是一方面摸准了Z求职心切,便投其所好引诱上钩;另一方面抓住了Z家为Z求职送礼,不愿张扬的心理,从中大做文章。Z由于阅历较浅,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及易受骗。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的现象屡见不鲜。为防止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即将毕业的同学应注意:求职时要尽可能通过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双向选择,这是主渠道,不要轻率自找门路;可通过学校、组织、亲友多方了解单位状况、工作性质等,有条件的也可以亲自登门,进行实地考查、了解,以便争取主动,防止以后发生不必要的民事纠纷;一旦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被骗或单位搞非法招聘,要立即向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反映,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有关线索,协助调查,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