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室、系部: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提升文化育人水平,宣传部联合公寓管理中心,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了意见,形成公寓楼更名方案。通知如下:
一、公寓楼命名的依据
我校以商务为名,专业大部分有着商业和流通领域特性。为体现这一办学特色,公寓楼群命名以儒商文化为指导思想,以仁、义、和、信、行为核心元素,以楼座为基本单元,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新的名称不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对加强儒商文化熏陶,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公寓楼命名具体方案
取儒商文化中的“仁”、“义”、“和”、“信”、“行”等核心元素,将一号公寓至五号公寓楼群分别命名为尚仁苑(原1号公寓)、崇义苑(原2号公寓)、贵和苑(原3号公寓)、立信苑(原4号公寓)、笃行苑(原5号公寓)。每座公寓楼群分为A、B、C、D四栋(笃行苑为A、B两栋)。如一号公寓,命名为尚仁苑A栋、尚仁苑B栋、尚仁苑C栋、尚仁苑D栋。具体解读如下:
1.尚仁苑公寓(原1号公寓):儒学的“仁爱”思想始终如一条红线贯而串之, 成为儒学之核心,《论语》中多次专门提到“仁”, 孔子对“仁”作了大量的论述。“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也只有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孔子把“仁”从自我修养引申到家庭、社会, 推之于国家、天下。商品交换, 从直接层面看是物与物、金钱与金钱的交换, 而儒家精神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纯粹的物与金钱的关系, 从物与金钱中看到人, 主张按照“以人为本, 仁者爱人”的原则去经营, 这种经营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
2.崇义苑公寓(原2号公寓):“义”与“利”的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利”是指人的功利价值和物质利益。在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 孔子提出要“见利思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有“义”行“义”是一个原则性的大问题,是关涉到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儒家思想不是把获利作为商业活动的惟一目的, 而是提倡把经商谋利与“博施济众”结合起来, 并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3.贵和苑公寓(原3号公寓):“和”就是“以和为贵”。孔子认为中庸既是一种道德境界, 又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即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因为任何过与不及都会产生品德上的缺陷。儒家倡导“致中和”, 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人际关系。
4.立信苑公寓(原4号公寓):传承儒商文化诚信的经商行为理念,将之作为现代企业根本行为准则。儒商曾在商业领域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究其原因,离不开儒商始终坚守的从商之本——诚实守信、信誉至上。置身现代商业浪潮中,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做到长久发展、稳步前进,就应当以“诚信”作为企业的基本行为准则。只有企业讲诚信,用诚信经营,企业才能以“诚”立足于市场经济,以“信”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5.笃行苑公寓(原5号公寓):“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儒商文化有慎言笃行的传统,强调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求人人都从我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