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是山东农业大学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瞄准农业科学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面向未来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山东农业大学在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农业机械及自动化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和高水平平台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建设的学科拔尖创新和交叉卓越型人才培养高地,是山东省首批建设的5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学院秉承“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学研并重,交叉融合,以文化人、突出创新”的卓越人才育人原则,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瞄准农业科学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等未来农业领域,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科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今年在普通类常规批次招生。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各招生50名,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30名。
智慧农业(拔尖创新班):本专业为服务国家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智慧农业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与农学有机融合的高素质创新型卓越人才。
生物育种科学(拔尖创新班):本专业为服务国家生物经济重大战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需求,培养具有崇高思想道德修养、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生物育种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审辩思维、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班):本专业为服务国家智慧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具备智慧牧场基本理念,熟练掌握智慧牧场设计与管理、畜牧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畜牧场环境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智慧型畜牧企业及相关事业与科研部门畜牧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产品研发与推广等岗位工作要求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三、培养方式与组织教学
1.实施“3+1+2”本研一体化培养。即3年本科基础课程学习,1年本科毕业实习(设计)和硕士基础课程学习(本研衔接阶段),2年科研创新训练(硕士阶段)。本科阶段符合成绩要求的学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业。硕士阶段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和研究兴趣,选择合适的学科研究方向攻读硕士学位(详见表1)。
表1 未来技术学院本研一体化培养专业设置表
本科专业 | 招生人数 | 对应的一级学科 | 升学深造领域 | 研究生专业或方向 | |
1 | 智慧农业(拔尖创新班) | 50 | 作物学 园艺学 农业工程 植物保护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地理学 | 农学 园艺 生物科学 植物保护学 农业信息学 地理学 资源学 土地科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智能农业装备 | 090100 作物学 090104 智慧农业 090400 植物保护 082800农业工程 090300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2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95131农艺与种业 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2 | 生物育种科学(拔尖创新班) | 50 | 作物学 园艺学 生物学
| 农学 园艺 生物 种业 | 090100 作物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090103种子科学与技术 090200 园艺学 090201 果树学 090202 蔬菜学 071000生物学 071001植物学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95131农艺与种业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
3 |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班) | 30 | 畜牧学 | 智慧牧业 动物营养 动物遗传 生物技术 食品与营养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 090500畜牧学 082800农业工程 095133畜牧 086003食品工程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
2.实施“交叉融合”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导师配备、管理机制上实施多层次交叉融合培养。
强化课程设置的交叉融合。打造“国际名师、国内大师、企业导师、校内名师”组成的“四位一体”课程群,其中国际双语课程、国内优质课程、产业发展课程各占总学分10%,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和跨层次选修和申请免修课程,注重学生多学科交叉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强化导师配备的交叉融合。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从两个不同学科选择指导导师,关注多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强化管理机制的交叉融合。实施实验室轮转交流、导师双选、宿舍与自习室混合安置等措施,为学生学科交叉培养搭建顺畅的制度保障,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学科交叉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3.实施“三化四制”培养模式。实施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小学期制、学分制、双导师制、书院制培养模式。
小班化。20-30人授课,强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施行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授课模式。
个性化。根据学生特质和研究兴题,制定 “一生一案”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化。与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加强交流合作。选派优秀学生访学交流,实施学分互认机制。
小学期制。在寒暑假,设置独立的2-3周的教学周期,开展专业类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
学分制。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扩大自主选择选课范围,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比例。
双导师制。配备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两位导师,分别负责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业、科研指导。
书院制。强化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配备独立的学习室,打造自由交流、知识融合、崇尚学术的学习空间。
4.强化奖励支持。设置专项奖学金与企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优政策的比例,扩大学生奖励范围。
为学生提供至少1次国外访学或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强化学生国际竞争力。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名额分配上适度倾斜,保证所有学生均有参与项目的机会。
四、培养保障与条件
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配备一流师资,创造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术氛围,为学科交叉型卓越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保障条件。
一流的培养平台。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学生享有研究生图书馆借阅待遇,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科研资源。
一流的导师队伍。学院实施双导师制,聘任具有硕士、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学院的导师。导师可在一流的学术引领、一对一的师生交流、第一时间的思维启发、亦师亦友的人文关怀等方面为学生保驾护航。
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打造以齐鲁文化和农大文化为底色,学风教风浓厚的书院文化。营造人心向学、追求卓越、崇尚科学、学术至上的学术文化。构建自主学习、朋辈交流、学科交融、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流的管理队伍。学院配备了高规格的组织机构,由学校副校长担任院长,教务处、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担任学院班子成员。学院还设有教育教学工作小组和学生工作小组,确保学院运行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