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文理大楼第一会议室热闹非凡,我校知名校友、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建春回到母校,亲切看望当年的老师和老朋友。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徐建春是家喻户晓的全国劳动模范、广大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1950年,高小毕业的徐建春回家乡掖县(现莱州)后吕村务农;1952年,年仅17岁的她和村里4户人家组成互助组并担任组长。1953年,她担任后吕村农业合作社社长。1954年3月12日,《人民日报》转载《大众日报》文章《徐建春—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这是党报为全国知识青年树立起的第一个先进典型,从此全国掀起了向徐建春学习的热潮。1962年8月,党组织为了培养徐建春,让她到山东农学院学习,学校高度重视,组织了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等专业老师为她上课。1964年7月,徐建春调到共青团山东省委工作,后来任团省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听说徐建春要来学校,当年的老师、朋友格外高兴和激动。见面会的时间是上午9点半,85岁的夏吉珍老师8点半就从家里出来了;94岁的游浩老师,年逾八旬的赵秉周老师、亓新华老师也赶来参加见面会;住在泰山疗养院的年近90岁的李晴祺老师陪同徐建春一起来校与大家见面。校党委副书记朱莉和学校离退休处、校友办、农学院的负责同志出席了见面会。
时隔57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但大家热情地握手、拥抱,亲切的问候、欢快的笑声让会议室里洋溢着浓浓的情谊。
朱莉在会上致辞,再次向徐建春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的老师们表示亲切问候。她从办学规模、双一流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她说,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老师们的关心支持,希望徐主任和老师们、校友们继续关心学校发展并多提宝贵建议。
徐建春说:“虽然我只在山东农学院学习了两年,但这里也是我的母校、我的家,我也一直牵挂学校的发展。今天见到当年的老师,特别高兴;看到学校变化这么大,非常骄傲。”
徐建春1964年离开学校后不久就到基层参加四清、农业学大寨、社教等运动,文革期间也回家乡下放劳动,后来到省里担任领导职务。但不管在哪个岗位,她都全心全意扎实做好工作,深受领导和群众好评。她说:“当年学校组织老师们专门为我一个人上课,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培养。”
老师们也深情回忆起与徐建春在一起的故事。
李晴祺老师和亓新华老师1958年到掖县驻点时就与徐建春相识,当时以掖县西由公社的王贾、后吕大队为中心建万亩丰产方,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开展科技攻关,办红专学校培养农民技术员,并在那里建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常与徐建春一起交流探讨工作。李晴祺还讲了一个故事:当时正搞大跃进,刮起了浮夸风,外面吹的粮食亩产几千斤、上万斤。徐建春问李晴祺,我们一亩地到底能打多少粮食。为了得到生产的准确产量,李晴祺和徐建春等一起在玉米地里数棒子,估算产量,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外面说的那么高。徐建春说:“不管人家报多高,咱们的产量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比去年增产就好。”
讲到这里,徐建春补充说:“当时有个省报的小麦亩产是7320多斤,我们报的是600斤。产量相差这么大,是顶着很大压力的。”
亓新华老师说:“在掖县驻点两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建春实事求是的作风让我非常钦佩,是我学习的榜样。”
游浩老师也树起大拇指对徐建春说:“你是个讲实话、干实事的人。了不起!”
1962年接到培养徐建春的任务后学校非常重视,当时的党委书记华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农学系,具体由当时的农学系副主任李晴祺负责。
当年为徐建春上物理课的赵秉周老师说:“建春来校学习时,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她和我们一样,每月27斤粮食定量,经常喝着白开水吃地瓜干。虽然条件艰苦,但她学习非常用功、按时完成作业,我们也尽心尽力上好课。记得当时在讲光学时为了让她更形象地理解,我还从学校借了一架照相机。1964年她离开学校到省里工作时,我们既有不舍、惋惜,也为她感到高兴。虽然没有完全完成对她的培养任务,但她在社会实践中成长发展,也为校友树立了榜样,我们都为她感到自豪。”
夏吉珍老师说:“当年我刚出校门参加工作,就为一位全国劳模上课,心里很紧张,担心自己讲不好,我们几个老师经常一起商量如何把课讲好。建春尽管基础比较差,但她学习有股拼劲,晚睡早起,非常刻苦,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我和建春、教数学的罗筱云老师还在一个宿舍里住过,饭后经常一起散步,交流思想,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建春到省里工作后我们十分牵挂,赵老师有一次出差见到建春,我们都详细打听她的情况。”
半个多世纪的情谊令人难忘,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回忆都令人感动。见面会结束时朱莉对大家说:“徐主任今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母校看望老师,老朋友相聚在一起的热烈场面令人感动。大家的讲述和回忆洋溢着青春的激情,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我们一定牢记前辈们刻苦拼搏的精神,把这些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下去,并教育我们的学生以老前辈为榜样奋发学习,为民族振兴、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临别时,这些白发老人一起合影留念,再一次手拉手互道珍重,依依惜别。57年前的结缘相处让他们刻骨铭心;今天的重聚,又会成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