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学校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精神

作者:出处: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10-19

山农融媒10月18日讯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回 信 全 文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


你们好!来信收悉。你们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这很有意义。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习近平

                                                                 2024年10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学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展开热烈讨论。

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不仅指明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方向,更赋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科学精神,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的体制机制,把爱农兴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力争在国家级竞赛和项目上取得佳绩,培育更多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四新”专业建设,深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依托现代产业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把产业、项目一线的实际问题引入人才培养实践,推动多方联动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依托中国—中东欧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等平台,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打造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品牌,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学业生涯的全覆盖,实现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各赛道的全员参与并获得佳绩。下一步,学校将按照校党委工作要求,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科技自立自强,一是紧扣冲一流目标任务,“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部署,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二是围绕“811”项目和作物学、园艺学“冲一流”的具体需求,发挥小麦产业研究院、现代农业设施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作用,将科研、教学和竞赛深度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是依托“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及乡村振兴驿站建设,将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变成教育教学的“硬指标”,把课堂学习的“纯理论”变为强农兴农的“真本领”,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以实际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张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了大赛平台在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创新实践增强本领才干、以互学互鉴增进青年友谊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回信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回信精神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实现学校“冲一流”建设目标任务的推进实施贯通起来。近年来,学校在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共斩获14项金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和全省高校前列,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重大荣誉。继续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以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用好用活学校的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和大成果,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形成全校上下关心关注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我敢闯,我会创”的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教务处处长彭福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激励人心、立意深远,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大赛的重视,更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殷切希望,令我们倍受鼓励。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科技发展、行业产业需求为牵引,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实践+竞赛”“实践+科研”的模式,强化创新教育,让拔尖人才在科产教融合的大课堂中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征及需求,持续优化专业方案,坚持“瘦身”与“强身”并举,充分发挥AI技术的叠加、倍增和放大作用,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培养更多爱农知农为农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工处处长、武装部部长冯国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非常振奋人心,深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创新创业教育立足“三农”、突出实践,紧密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构建了“双创四驱四融合”工作体系,不断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特别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表现突出、屡获佳绩。下一步,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鼓励引导全校师生弘扬科学精神、投身科技创新,将课程和实验室知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本领才干,进一步培养以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和创富理想为核心的“五创”素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天地中更好的展现才华风采,为确保如期实现学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的奋斗目标贡献双创力量。

研工委书记刘承磊表示,认真学习总书记的回信,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如山。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结合点,肩负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为抓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竞赛育人模式,拓展竞赛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要着力建好科技小院,用好乡村振兴驿站,引导研究生在产业一线、乡村实践中找课题、做科研、写论文,深化“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答辩”考核模式,切实把课程学习的“纯理论”转化为强农兴农的“真本领”,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为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大赛金奖指导教师陈学森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青年则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殷切期望。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备受感动。作为一名农业高校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研究40多年的科研工作者,创新一直贯穿于我的职业生涯,也是我培养学生的“核心点”。如何将“创新果”转化成农民的“致富果”,一直是我们团队的不懈追求。未来我将继续弘扬科学家精神,带领团队凝聚青年力量,以创新为舵,撑起科技进步的风帆,贡献科技创新青春力量,用科技的力量为农民带来幸福美满新生活。

植保学院农药学系副教授、大赛金奖指导教师邹楠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科教与产教融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新农科人才。通过与学生共同创新实践,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将课堂学习与农业需求紧密结合,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农业之才。我们将不断努力,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在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行。

校团委办公室主任李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满了对青年学子的亲切勉励和殷切期望,也让我们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在肩。作为共青团干部,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力争实现国家级科创竞赛奖励新突破,着力培养一批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弘扬科学精神,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在“万名学子联万村 我为家乡做贡献”等各类实践活动中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为青年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提供坚实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生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赛金奖项目负责人韩鸿宇表示,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人成长成才和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作为本次大赛参赛项目负责人,更加坚定了“益番丰顺”团队全体成员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在未来的学习、科研、工作中展现新时代山农人的使命担当,以科学精神为指引,继续弘扬“顶天立地,创新向未来”的大赛精神,不畏艰难,持续探索,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农学院2023级种子科学与工程(新农科实验班)专业徐长乐表示,刚刚从赛场归来的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感到十分的振奋和感动。作为一名新农科实验班的学生,学农为农、强农兴农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从加入学院的创新实训平台“稼穑强农”训练营,到跟随项目团队上山下乡搞调研、做服务,再到站到国赛的现场上,这一路走来,我收获了知识、技能和友谊。在今后的学习科研生活中,我们将传承和弘扬山农精神,踏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步调,用创新智慧助力实现中国梦。

植保学院2021级植物保护专业刘骁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励着我们“逆陈纳新”团队。从实验室里的创新构思到田间地头的成果转化,我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农科学子的使命。特别感谢大赛给予我们展示的舞台,我们将铭记,创新不仅是理论的突破,更是实践的耕耘;我们将赓续前行,以创新科技为耕耘之犁,深植于农业的沃土,赋予农业以科技的羽翼;我们将致力于将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用科技的力量为农业注入活力,让绿色农药的梦想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光彩。

资环学院2022级资源与环境专业庄悦卓表示,国家的出路在创新,科技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作出了重要指示。作为一名本届大赛的参赛学生,我感到无比激动,更加深受鼓舞。我们将紧跟国际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前沿,充分发挥团队在盐碱地治理、障碍性土壤综合整治等方面的优势,聚焦药肥一体化生产中的难点、焦点问题,苦学知识、勤练本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为绿色中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