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第八次党代会  发展巡礼
生命科学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 奋进生科谱新篇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新闻网 日期:2022-08-31

学校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始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内涵发展,秉承“教书育人是立院之本,科技创新是强院之路”的发展理念,践行“团结、奋进、实干、创新”的院风,党建工作筑基塑魂,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科研实力不断攀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实现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凝聚合力,党建工作筑基塑魂

五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创新党建新模式,从组织覆盖、思想引领、制度建设、能力提升、作风建设和廉洁保障等方面,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统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师和学生两个重点、打造三全育人队伍、构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党建工作大格局。

由此,学院发展成效斐然。“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在2022年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8年被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干事创业好团队”,学院党委和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以赵延兵、苏英华、许思齐等为代表的一批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泰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十佳大学生等先优典型。

砥砺奋进,学科实力全面提升

学院现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植物学等5个学科方向博士点及硕士点。2022年,生物与医药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项目还获得山东省资助。同时,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另外,生物学学科2020年获批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点,在最新的Nature指数学术排名中,生物学在全国2600多所大学中排名第48位;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ESI排名由2018年底311位迅速上升到20227157位,排名位居全球前1.015‰,是目前我校最接近千分之一的学科。

5年来,学院还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思政示范课程

学院先后与斯洛伐克、德国、美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10项,还与上海交通大学、荷兰拉德堡德大学成立“单细胞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与德国弗莱堡大学建立“作物生物学中德联合研究中心”,与比利时列日大学等国外十余所大学设立了研究生访学与联合培养项目。学院每年邀请10余名外籍专家来校访问,派出50余位师生赴国外学习交流,有效促进了师生国际交流。

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学院坚持内涵式发展,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及科研活动的方方面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院每年筹集70余万元,对考入学院及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而延迟毕业的优秀研究生给予奖励、补助,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近5年,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等全国各类竞赛中,近40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

学院学生的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越来越多的校友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许操、李伟、苏英华等优秀校友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张钊以第一作者在《cell》发表研究论文,安仲涛当选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薛彤彤创建苏州宜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内培外引,名师大家蜂附云集

学院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办学资源,强力推进和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近年来,学院通过积极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狠抓学术团队和学术梯队建设、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学位和出国学习与进修等举措,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特聘专家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贴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还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因人才引进与培养取得的突出成绩,2018年获评学校重大贡献奖。

瞄准前沿,科研成果捷报频传

目前,学院组建的12个科研团队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学科水平、支撑学科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在植物干细胞发育与调控、植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与利用、植物光合与营养代谢调控等学科方向优势更加突出,植物逆境响应与调控、农业微生物研究与利用等方向形成了自己鲜明特色,学院科研创新氛围愈加浓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5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超200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科技成果“含金量”显著提升。

学院师生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rends in Plant ScienceMolecular Plant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22.012,高水平论文数量连年攀升。在20208月,学院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调控植物茎端干细胞发育的三个关键因子相互作用的模式,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PNAS》上,“植物干细胞重塑和维持的调控机理”项目获得该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面向需求,社会服务卓有成效

围绕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学院致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作物遗传改良、林木和果树种苗快繁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科研团队通过彩粒小麦与糯性小麦杂交培育出两个紫粒糯小麦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的新品种权。科研团队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蜜蜂病虫害检测、病害预警预报等措施,显著降低因蜜蜂病害引发蜂群大量死亡事件的发生,挽回了因蜜蜂发生病虫害而受到的损失约8万群,折合人民币约8000万元。食用菌团队与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榆黄蘑菌糠多糖提取技术,解决了菌糠环境污染问题,多糖提取率提高10%以上,为企业每年额外增加收入5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团队还与金正大集团、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入合作,研究成果获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联合制定发布企业标准1项;建立企业生物肥料工程实验室”1个;协助企业获得农业部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42项,示范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次,增加经济效益近百亿,为作物绿色提质增效和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生命科学学院将时刻牢记“强农兴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建强基,苦练内功,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增强科研实力,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努力提升育人质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鲁ICP备05002369号-1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