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
完成人员:陈学森、姜远茂、毛志泉、吕德国、何天明、彭福田、王国政、杨保国、董胜利、秦嗣军
获奖情况: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我国核果类果树产业品种结构不合理等4个共性问题,历时30余年,系统研究了新疆杏和野生樱桃李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明确了樱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特征及97份种质的S基因型,挖掘出11个品种和23份优异种质,实现了野生资源品种化,为育种提供了亲本资源;创建了有性杂交与胚培有机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①研究提出了果树杂交育种的“连被去雄法”,杂交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倍以上,已被广泛应用;②建立了杏和甜樱桃早熟品种胚培育种技术体系,突破了杂种胚常规方法不能萌发成苗的问题;③发明了“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三级放大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3 1 0105489.0),提高了远缘杂交育种效率;育成了包括第一个胚培早熟杏品种在内的优新品种8个(图),创制出32份远缘杂种新种质,研发了甜樱桃起垄加硝态氮防涝技术、甜樱桃根层氮素养分调控技术、甜樱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及‘新世纪’杏等保护地和露地高效栽培技术等配套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成果审定新品种11个(国家审定3个),获发明专利3项,形成技术规程5个,发表论文153篇,有力促进了我国核果类果树产业技术进步,使核果类果树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树种和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极早红杏与对照(A),新世纪杏开花晚(B)、成熟早(C),红丰杏(D),山农凯新1、2号杏(E、F)
泰山蜜脆(G)、岱红(H)甜樱桃,沂蒙霜红桃极晚熟(I)、果个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