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欢迎您!
学校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务新闻
温孚江:大学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治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2-06-25 作者: 浏览次数:209

大学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治学理念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 温孚江

         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崇高使命,学校的建设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内涵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治学理念视为大学发展的立足之基、力量之源。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学术道德、学术责任是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办学氛围,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出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把育人和学术有机地结合,是大学精神的本质体现。学校一切其他管理和辅助性工作都是为育人和学术服务的。

        一大学办学必须依靠学术和发展学术

        大学是特殊的育人和学术机构大学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大学与其他育人或学术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是一个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一个创造知识、创造文化和创造科学和技术成果的场所,还是一个传授科技知识、艺术、思想和文化的地方,这些知识、思想和文化等可统称为“学问”,属学术的范畴。教师在此讲学,学生于此求学学校服务社会皆源于大学有学问可论。同时,专家和学生共同开展研究探索,对学问进行再创新,对学问进行集成融合或推动学问向更高层次发展、发现,这就形成自身的学术。大学正是通过学术的继承与创新传播与应用来显示她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办学需要树立全面的学术观什么是学术?正如前面所述,学术不仅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更应包括对这些系统专门的学问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学术包括创新知识的学术综合知识的学术传播知识的学术和应用知识的学术学术不只是博览群书、熟读经典,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承、升华和再创新。简而言之,学术就是学问的综合、发展和创新。大学要树立全面学术观,既要抓好教学学术的研究,也要抓好科研学术水平,把学术至上的理念贯穿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大学职能的多样化源自学术内涵的不断丰富。大学的开始阶段,只有单一的人才培养职能,19 世纪初,德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奠基人将科研引入大学,人们把学术理解为创造知识,大学的职能发展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20 世纪40 年代以来,随着大学科技园区的兴起,应用知识的活动也成为学术活动的一种,大学的职能随之扩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可见,学术是大学的源,创新是大学的魂,大学办学必须把学术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只有坚持学术至上,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二、教师要致力学术研究,做好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工作

        教师要把学术作为终生事业的追求。学术的本质是真做学问就是一个求是求真的过程。大学教师应该有不唯上、不跟风、只求真的境界。丘成桐先生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做学问是在探索事物的规律容不得急功近利需要耐得住寂寞才行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学术境界做不了大学问,更成不了学术大师大学教师要以学术作为终生事业的追求把求是求真作为自己的学术价值取向深入实际而不浮躁独立思考而不跟风全身心致力于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在教书育人中研究学术传播学术展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学术展示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社会服务中应用学术奉献学术成果通过学术创新学术传播和学术应用来享受乐趣体验成功、回报社会

        教师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一名大学教师其学历学位仅代表有研究和教学的资质不代表有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才能代表其真实的学术水平。教学和研究是高校教师的两项最基本活动,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研究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科学研究不断创造新知识,成为丰富教学内容的源头,大学教师把科学研究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把人才培养融入到科学研究过程,依靠科学研究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作用,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学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多新方向、新问题。教学不仅能够将科学研究创造的新知识传承下去,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会产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思路,教学的需求带动科学研究向更广、更深层次探索与发展,教师通过教学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参与学术研究,使其学术之路持续发展。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兼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胜任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当前随着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基本使命的责任意识有所淡化,教学工作受到了巨大冲击,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必须加以扭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能力是大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对教师来讲,如何做到“学有所教”和“授之以渔”是教学学术研究的重点,大学教师应该善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自我评价,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与同行就教学实践进行交流,最后将通过反思交流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观点)进行共享。教师通过对教学学术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学生要以学为荣,把求学作为第一要务

        学生要坚定为成才而学的信念。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要致力成才为考而学”,而是为理想而学”、“为成才而学”。学生要以学为荣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古人云:“勤奋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损”。学习的成效在于持之以恒,在于日积月累,怕的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抓住机遇多一点学习和实践,少一点抱怨、空虚和游戏,把在宿舍聊天、上网游戏、游山玩水的时间,更多地用在查阅图书资料、开展创新实验和社会实践上,坚持不懈、必有所成

        学生要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学生要带着理想进大学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能力出校门,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应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如果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没有疑问说明其仅仅做到了”,没有做到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长远发展来说,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具备知识更重要掌握创新知识的手段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学生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融合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萌芽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不断增强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学校要遵循学术规律,完善学术和学业评价体系

        尊重学术自由,实现对学术的分类评价。教师是做学问的人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工作重心决定在未来一段时间自己学术工作的重点尝试不同类型的学术探索和创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应遵循学术自身规律探索未知事物不可能完全按计划来有大项目不一定出大成果评价学术要看成果而不是看项目评价论文要看质量而不是看数量在学术评价方面要为教师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科研营造良好环境让他们静下心来去研究去出大成果

        重视教学学术, 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评价倾向。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的使命越来越多样化但作为支撑大学发展的学术的评价制度却变得越来越窄过分看重科研论文与成果,却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投入从而导致教学上亟需教师提高水平和增加投入评价上忽视教学水平和投入的局面使教师从事教学学术成为一种冒险行为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教学工作的好坏应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考核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关键条件面对新形势如何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新学术观的要求下评价学术的指标必须根据学术的新内涵进一步调整将反映教学学术水平的教学效果教学成果教学奖励教材等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注重素质和能力,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对培养的人才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样属于教学学术的范畴高质量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对人才的评价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的考核首先是素质其次是能力再次是知识而现行的考核体系恰恰相反主要是通过形式单一的考试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巧很少考核学生的创新力和适应力对学生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的考核更是被忽视了,导致部分学生急功近利抓学习,只注重应试能力,忽视了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一考定高低的模式应该改变,必须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当然,摒弃“应试教育决不是要摒弃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更重视考试更重视改进考试和完善学业评价制度通过考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五、崇尚学术,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崇尚学术,需要减少行政干预。学术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学是崇尚学术的场所,要让大学回归学术至上把学术价值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必须发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健全鼓励学术研究、支持学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定期学术交流机制,允许各种流派的学术观点自由沟通和争辩,促进学术繁荣和发展;要举办更多的学术活动,让高水平的教师不仅成为专家而且成为学术活动家, 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术追求者和崇拜者,让大学校园时时充满学术氛围,处处体现对学者的尊重和对学术的追求。

        崇尚学术,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科技研究的意义在于能解决问题,能提高效率和生产力。针对农业高校而言,任何研究都必须是来自实践(生产)一线的需求。所以科技研究要坚持“顶天立地”的思路。所谓“顶天”,既是“上游基础研究”,解决一些实践或应用研究的高科技瓶颈问题;所谓“立地”,既是“下游应用研究”,其成果将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实践(生产)一线。基础研究的目的为应用研究提供高科技或理论支撑,而应用研究则是基础研究的价值的具体体现。总之,基础研究得管用,能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或为应用研究服务。否则基础研究则失去其研究的意义。这就是“顶天”与“立地”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搞科研只顾争课题,争取经费,然后炮制出一堆看似高深、其实无用的东西,最后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成为“科研泡沫”、“科研垃圾”;对学生的教育只侧重理论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长期下去,学术就会失去发展的正确方向,学术至上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坚持学术以实践为基础,为实践服务,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当中体现学术的价值。

        育人为本、学术至上非一句口号,是一种治学理念只有坚持在此理念指导下办大学才能促使高等学校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产生积极向上而且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TOP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 ©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