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简介

浏览次数:2339



历史沿革: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始建于1949年,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设立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包含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方向、畜牧类别专业硕士

师资队伍:方向现有教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西部经济隆起带急需紧缺人才等省级人才6人,学校1512”工程一层次5、二层次2、三层次5在国家级学术机构担任职务15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4人和试验站长1人。

特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生殖生理与胚胎工程、畜禽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基因组选择理论与应用。在体细胞克隆、卵母细胞成熟、激活以及应激影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居国际前沿水平,在地方畜禽优良基因挖掘与辅助育种技术、现代畜禽高效育种体系创建和品种培育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学科优势:“十二五”以来全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课题100余项,年均经费1200余万元,年均发表SCI论文30余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挖掘畜禽遗传资源8,主持育成肉兔江泉白猪4国审动物新品种,获得我国首例卵丘细胞克隆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