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植保名家论坛第45、46期:王四宝研究员、臧连生教授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植物保护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5-24浏览次数:59

2024年5月15日我院荣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王四宝研究员和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臧连生教授分别开展了题为《治虫防病和《基于大卵为中间寄主的寄生性天敌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我院昆虫系陆永跃教授主持。

王四宝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强调了蚊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许多捕食者的食物来源孑孓也是天然的环境过滤器并对部分植物如硬叶兰花、濒危猴脸兰花的传粉起到关键作用。随后王四宝研究员提出了针对蚊子防控的新理念利用肠道共生菌阻断疟原虫感染传播。他通过举例类似成功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防控理念的可行性。此外他还深入介绍了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机制与控制策略包括蚊虫防治、预防与治疗、蚊媒改造等多个研究方向。其中蚊媒改造被视为重中之重其目标是降低蚊子种群数量、消除蚊子体内病原体为下一代提供阻断媒介传播病原体的策略。这些研究涉及了遗传防治、生防真菌、肠道共生菌等多个前沿领域。


臧连生教授首先对研究成果产出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讲述了东北地区赤眼蜂的发现、筛选、繁育过程。其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构建了一套利用柞蚕卵繁育多种赤眼蜂的工厂化繁育流程,使田间应用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得到实现。此外,其团队的创新研究显示,利用蓖麻蚕卵作为中间寄主繁育赤眼蜂,有更加稳定可靠的生物学优势。臧连生教授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目前已经被政府或相关企业机构应用于地区农业害虫的实际防控中,对生物防治的相关研究有极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四宝,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中科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长期从事蚊虫-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及虫媒防控新策略等研究,破译了疟蚊集群婚飞与求偶通讯的分子奥秘:阐明了蚊虫肠道微生物共生定植和拮抗疟原虫感染的分子机理,发展出利用共生菌阻断疟疾等蚊媒疾病传播的新策略;揭示了生防真菌与蚊虫攻防对抗的分子机理,发展提高生防菌杀虫效力的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骨干)、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盖茨基金会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全球共性挑战专项项目等,在Science、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兼任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臧连生,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入选省级突出贡献专家(高层次人才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主要从事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及资源昆虫户业化开发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多项,在Science、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Entommologia Generalis》副主编、《环境昆虫学报》副主编《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植物保护》等期刊编委。

文案/图片:岳阔  邱立嘉

初审:祁  轩

复审:杨宇姣




联系我们:

党政办公室:020-85286089

教务员:020-85286091

辅导员办公室:020-85286032(研究生事务)

020-85286136(本科生事务)

邮箱:zbxy@scau.edu.cn

Copyright 2020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楼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