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关于加强耕读教育的实施意见
华南农办〔2022〕77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和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教高函〔2021〕10号)等文件精神,推进耕读教育在我校的实施,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实践和耕读传家为关键,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林人才,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耕读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有机融合劳动教育,组建丁颖耕读学堂,构建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的耕读教育体系。通过深入实施耕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强农兴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工作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耕读教育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中,以田间地头和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为教学主阵地,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扎根“三农”开展耕读教育,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二)体现时代特征
既要体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又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结合学校的办学资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特点,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三)坚持知行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诵读与劳动相结合,设计搭建耕读结合的教育场景平台,在耕读实践中培养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知农爱农的真情实感转化为学农为农的实际行动。
四、主要措施
(一)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将耕读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以“耕读中国”“大国三农”等为主题开设农耕文明、农史农俗、农业生态、农业概论等全校通识课程,面向涉农专业和非农专业分类开设《耕读教育》特色实践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耕读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各专业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耕读教育元素,突出课程思政“农”字底色。
组织教师编写中华农耕文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系列教材,征集编写耕读教育教学实践优秀案例,打造一批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耕读教育精品教材。
(二)强化耕读教育实践教学
加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规划和利用好五山校园和增城校园基地资源,整合组建“丁颖耕读学堂”和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展示与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校内千亩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健全校内外实践基地联动发展的实践教学机制,依托现代农业企业、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社会资源建设一批校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
组织开展耕读教育社会实践,打造一批耕读教育第二课堂品牌项目。利用美丽乡村建设、“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农村、林区和生产一线现场调研考察、实地学习。积极开展“百万”师生驻镇帮镇扶村行动,由牵头专家带队,组织学生到乡镇参加社会实践。依托广东农技服务乡村行,组织由专业老师牵头,涵盖涉农专业学生的服务全产业链的“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农技服务,增强学生服务“三农”、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培育耕读教育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耕读教育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开展耕读教育专题项目研究,增强教师对耕读教育的价值认同,提高教师耕读育人专业化水平。
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专家、乡村工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承担耕读教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任务。鼓励教师到农业部门、行业企业和农村基层挂职锻炼。
(四)传承创新耕读教育文化
突出思想引领,加强耕读文化宣传。强化榜样带动,以师生、校友中的优秀典型人物激励师生践行“勤耕重读”的理念。深挖校史文化底蕴,讲好“一门三院士”等华农生动故事,弘扬“笃学明德,躬行践履”丁颖精神。
依托校史展览馆、农业博物馆、丁颖纪念馆、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思政体验馆、院士广场、乡振小院等场馆资源,打造耕读教育情景式教学项目。通过耕读学堂名师讲座、耕读文化作品展演、紫荆科技文化节、紫荆诗词大会、中华状元红竞赛、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将耕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耕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与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合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本科生院,负责全校耕读教育体系设计、统筹推进耕读教育组织实施、过程管理与总结评价等工作。
(二)保证经费投入
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耕读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耕读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耕读教育师资队伍培育以及耕读教育文化活动开展,着力提升耕读教育支撑保障能力。
(三)完善考评机制
把耕读教育工作及效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耕读教育组织实施情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督查和指导。将耕读教育教学成果纳入学校教学成果的评奖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