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大学生]任瑾、王军利、喻露加:三名博士生的“接力赛”
来源:大学生
时间:2024.11.26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的3名博士生,他们专业不同、年级各异,但都是“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成员。他们在福建宁德福鼎市管阳镇接续耕耘,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扎实调研,成果得到当地政府高度评价,还被授予“乡村振兴观察员”的荣誉称号。

他们就是经济学院2020级政治经济学直博生张志强、商学院2022级企业管理博士生张惠民和应用经济学院2024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生(2024届国民经济学硕士生)范志煜。

(张志强(二排左)、张惠民(一排右)、范志煜(一排左)与管阳镇党委书记李永通合影)

3年来,他们先后踏入基层一线,与管阳镇的干部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参与台风灾害防范、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工作的同时,用自身专业知识助力管阳镇的现代农业发展。3年来,他们一期接着一期干,一期二期再回访,接力棒在3个人手中来回传递,最终孵化出一个面向现实的学术小队,产出了一篇篇调研报告,持续为管阳镇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人大力量。

扎根乡村的观察员

管阳镇是一个群山环抱的云中小镇,也是福鼎白茶的核心主产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路怎么走、走得对不对,管阳镇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探索是否有理论支持,这些一直是管阳镇党委书记李永通日思夜想的问题。而如今,他有了3位来自人大的“学术搭子”。

这是张志强第三次来到管阳镇。比起初次,这次显得轻车熟路,更像是去亲戚家串门。2022年7月,入选“治国理政”计划一期的张志强坐上了南下的列车第一次抵达管阳镇,准备亲身体验基层治理,更想就乡村产业振兴一探究竟。

能不能适应“语言关”“生活关”,能不能尽快上手开展工作,真正帮助当地总结出一条乡村振兴的道路,张志强的心中写满了问号。当时,李永通说了一句话,“尽快进入角色”。

白茶是助力管阳镇脱贫奔小康的“金叶子”,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在与乡镇干部交流后,在管阳镇唐阳村试点的“党建领办合作社+整村绿色防控”茶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张志强研究的切入点。然而,刚一开始,现实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真实的农村和他想象中有着不小的差距。张志强说:“过去我研究乡村振兴通常只依托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落地,我有很多的困惑。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变得具象化。”

不是一阵风过的访问团,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张志强将自己定位为扎根乡村的观察员。一番思考后,他决定从头开始,有空就与茶企、茶农和乡镇干部聊天攀谈,从白茶的品种、工艺到产业的历史沿革、产销结构,不断记录、吸收和梳理。慢慢地,张志强的笔记积累了起来,白茶富民的产业流程图也在他的脑海中日渐清晰。

每天中午去食堂吃饭,张志强都会找一位食堂阿姨聊天。这位阿姨身兼数职,不仅烧饭在行,更是唐阳村村委会的一员,也是当地茶青经纪人。最初,谈起“唐阳模式”时,阿姨尽是赞美之词,直到几周雷打不动的“饭局”后,她才吐露出真正棘手的问题:经纪人从茶农手里收来的茶青,有一半能出手给公司,剩下的一半只能自己消化,而消化的方法则是二次晾晒制成绿茶、保本出售,长此以往,势必有损白茶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张志强从生产组织变革视角对“唐阳模式”的运行逻辑和未来发展提出思考,形成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2022年夏茶收购时,唐阳村的茶青比周围村出产的茶青每斤高0.6元,茶青经纪人因货量大、销路稳而获得稳定佣金;茶企因茶青质量得到保证而有效节约了成本,获得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底气;村集体收入也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实现增长。

有了这次经历,回到学校的张志强更加关注农业转型理论的相关研究。在阅读文献、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管阳镇的实践经历也成为了他的学术灵感来源。每当看到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他都会用在管阳的所见所闻去对应验证——他们说的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能够做点什么?张志强经常和朋友聊起在管阳遇见的人、听见的声音,鼓励更多的同学参加“治国理政”实践项目。2023年和2024年暑期,张志强两次回到管阳镇,欣喜地感受到管阳镇因白茶产业稳步发展带来的变化,内心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对于为什么一直想回访,张志强说:“导师陈享光教授告诉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研究农业问题脚上不沾点泥土,不持续接触农业现实,写起论文来是没有动力的,也是不踏实的。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才有生命力。”如今,管阳镇的白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点,仍然需要持续观察学习。

“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所思助力管阳镇的产业振兴,不辜负地方的期待。”张志强说道。

“接地气”

这是张惠民第二次来到管阳镇。回想2023年4月,在“治国理政”计划岗位征集时,张惠民毅然在3个志愿中都填了“乡镇”。对于到基层去这件事,他一直很坚定。2023年7月,如愿来到管阳镇的张惠民,面对“乡村振兴”这个大命题,心里同样犯起了嘀咕。这时,李永通拿出了张志强撰写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成了张惠民打开管阳镇产业振兴大门的钥匙。

张惠民选择继续以“唐阳模式”为切入点,面向现实的最新发展深化细化。白天,开展实地调研,珍惜每一次下村和每一次访谈的机会;晚上,在政府办公室整理当天的所思所想直至深夜。从白茶种植、槟榔芋加工再到七蒲村西瓜栽培,从“唐阳模式”推广、“云中管阳”白茶品牌发展再到各村撂荒地整治探索……管阳镇的农业发展框架在他心里渐渐清晰。

改善乡村环境、提升村民收入、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张惠民逐渐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和复杂性,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当地事业的发展。

张惠民的研究内容从白茶产业扩展到全镇的农业产业,从党建赋能生产要素变革的角度对管阳镇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进行归纳并形成了研究报告。同时,针对各村财政收入评估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张惠民运用管理学知识,依托“村财完成度”与“实际收入”两项指标,为各村拟定了更加合理的“双轨制”绩效评估方案。

如今,再次踏上管阳镇,耳目一新是张惠民最直观的体会。“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深耕基层、与村民同吃同住的两个月,让张惠民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也常常反思自己是否“接地气”:在同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交谈方式是否深入人心,有没有与村民打成一片、成为老乡。

张惠民相信,要想贡献真价值,就必须触碰真问题。而这些复杂的情况并不会一夜之间自然浮现出来。如何把问题问到民众心中?如何把答案从民众内心引出来?那只有“接地气”。“语言不通是肯定的,既然语言不通,那你就一定要多听,找个当地政府的年轻干部帮你做翻译。在实践面前,博士生未必就懂得比别人多。”多听多问多记录、多聊多见多交流,这是张惠民总结出“接地气”的唯一捷径。

从产业入手

这是范志煜第一次来到管阳镇。虽说是第一次,但这个小镇早已在他脑海中有了大概的模样。2024年6月,岗位分配结果一出来,担任“治国理政”计划三期辅导员的张志强和张惠民就主动联系了范志煜,向他介绍管阳镇的基本情况。三人很快熟络起来,建立了名为“管阳123”的微信群。

7月,来管阳镇报到的第一天,李永通就向范志煜介绍了管阳镇近年来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并希望他围绕管阳镇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对于乡村振兴,范志煜并不陌生。一年前,他曾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项目组走进宁夏西海固,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他脑海中闪过西海固人民脸上淳朴的笑容,闪过记录纸上多次写下的“产业”二字,“对,从产业入手,从梳理产业间的关系入手。”

当地干部群众创造性地打造了“山羊粪还田肥茶”的立体循环模式,用两年时间实现成熟落地,这吸引了范志煜的注意——“高手在民间”。在实际试点中,如何协调多主体的共同接纳?如何处理大规模的管理难度?范志煜充分发挥自己的应用经济学知识背景,思考将这一现代农业项目推广复制的可行性。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范志煜实地走访了管阳镇大大小小的农业项目,对各项农业产业有了全方位了解,从一个农业领域的“门外汉”成长为管阳镇农业的“内行人”——“一亩粮食的秸秆转化为青饲料每年能增收多少元”“一亩茶园使用羊粪有机肥每年能节约多少元,对土壤有什么好处”等与农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他都烂熟于心。

每到一个项目点,范志煜都会拍下照片发给张志强和张惠民,和他们分享管阳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张照片也都能在“管阳123”的微信群里引发一番热烈讨论。与专业学农的博士不同,“管阳三人组”提供的不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指导,而是哲学社会科学范畴上的意见: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理论,又把理论返回到实践中去。范志煜说:“如果说以往的项目调研是自上而下的访问,那么此次实岗锻炼就是自下而上地参与观察。”

对于管阳镇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范志煜积累了9000余字的所思所想,以期细致阐述管阳镇现代农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管阳镇因地制宜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未来规划。

编辑:汪浩然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