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潘基文出席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并作特别演讲
来源:文/校报 刘晓阳 彭美琪 图/崔晨 姚伟康
时间:2024.10.19

10月18日晚,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欢迎仪式举行。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的1000余名政要嘉宾齐聚通州,共谋全球繁荣发展,共话人类文明进步。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关注全球发展、关怀人类命运”为宗旨,构筑世界各国政界、学术界及商界共商共议全球发展战略问题的高端对话平台,从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个维度产出原创性、前瞻性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和智力支撑。本届论坛聚焦“构建发展共同体,共创人类新时代”主题,深入研究阐释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要议题,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向共进。

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基金会理事长潘基文在欢迎仪式上作特别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致欢迎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主持欢迎仪式。

潘基文向中国人民大学和通州区人民政府表示感谢,并预祝即将召开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圆满成功。他表示,今天,人类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世界多重危机叠加、全球不确定性增多,在这样一个以全球合作与共同行动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开辟一条充满活力的新道路来应对新的挑战,以使今天的变革者和明天的领导者更有能力、也更具信心来迎接一个可持续与和谐的未来。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流行病、气候变化等危机不断加剧和扩大。中国正引领全球发展,携手各国建设一个更具韧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未来,朝着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潘基文表示,作为联合国秘书长领导联合国的十年任期中,非常自豪能将全世界聚集在一起,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一致,携手构建针对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我们在全球发展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国际社会极大地改善了世界各地的人类福利。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速推进的美好蓝图下,本届论坛围绕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改革、新能源、气候、粮食系统和安全等议题召开,可谓恰逢其时。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继续团结起来、共同前进,为世界和人类提供一个可持续、和平与繁荣的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开创人类美好明天注入崭新活力。

张东刚向中外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发展的各国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州通天下,运载千秋。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必将为积极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再作新贡献,为加强战略对话、应对全球挑战再出新成果,为凝聚国际共识、共促全球发展再添新动能。几天前,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要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中国人民大学愿同国内外朋友携手同行、并肩奋斗,把握通州校区正式启用这一重要节点,持续建设通州·全球发展论坛这一创新性、基础性、综合性交往平台,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持续产出原创性、前沿性高质量智库成果,为推动全球发展、保障全球安全、促进全球文明提供更扎实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滋养,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新时代贡献更强大的教育力量。

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始终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旨在创新把握当前全球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重塑发展理念、探寻发展路径、共创发展成果,为携手构建发展共同体提供重要智慧和有益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将努力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智库平台,汇聚全球智力决策供给,构建国际对话合作网络,推动人类文明互鉴发展。衷心期盼与会各界持续关心和支持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的建设,携手前行、接续奋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美好繁荣的世界注入全新动能。

欢迎仪式上,潘基文、张东刚和潘基文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金塾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中心揭牌。中心旨在传承和发扬书法这一熔铸中华文明精神的艺术瑰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瑰宝。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2级本科生尚虹邑向潘基文赠送书法作品《高山仰止》。

欢迎仪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古典舞《梁祝》、古琴独奏《阳关三叠》、古筝琵琶合奏《春江花月夜》等一系列经典演绎以“中国式浪漫”展现“大美中华”,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嘉宾一同领略中华文化的瑰丽绚烂与万千气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青年学生代表参加演出。

编辑:梅文洹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