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
刘伟: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特征
宏观经济治理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发展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实践和理论。在理论上,宏观经济治理不同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主流观点,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治理和宏观政策调控的科学认识,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上,宏观经济治理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我国宏观经济治理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适应经济发展变化,尤其是适应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的历史演变而不断调整。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升,在面对需求侧与供给侧双向冲击、国内与国际风险叠加的复杂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抗击打能力和韧性。
2024-12-12 来源:社会科学 -
匡晓璐等: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怎样才能撬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在已经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数十年但提振总需求效果有限的情况下,新的刺激政策资金应该投向何处的问题亟需解答。当前我国总需求不足、内循环疲软的症结在供给侧,大规模生产方式对多样化需求的不适应导致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无法建立。当务之急是把刺激政策的资金投向乡村空间现代化建设,解决企业经营困难、提供就业,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拉动内需,为企业生产方式转型创造条件。在长期中,发挥市场的力量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变革,构建以国内为主的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重新建立供需良性循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2024-12-26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周文等:恩格斯《论住宅问题》中的城市住房理论及其新时代中国化实践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对蒲鲁东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的办法予以坚决驳斥,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理路和政治经济学观点,形成马克思主义城市住房理论基本立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基本目标,有效解决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加快建设住房保障体系,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这些中国化实践是《论住宅问题》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城市住房理论的当代阐释与时代意蕴,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住房理论的创新发展。
2024-12-26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刘守英: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接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等一系列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4-12-18 来源:经济日报理论版
-
[人民日报] 刘伟: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2-08-31 来源: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守英:实现农业现代化:共同性与独特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既立足于自身的国情农情,又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能否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关键。以要素重组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革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独特性的同时,推动以要素重组升级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革命,最终把我国建成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023-05-09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邱海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2023-01-31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元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基石
2022-11-08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