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大人物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青大人物>>正文

朱 平:咬定青山自风流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4-04-27     阅读:1

您是否能想象到:有那样一个冬天,我们不必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服去挤公共汽车,只需穿一件单薄的冷暖可调服装,即可潇洒地穿行在大街小巷。走进草原,我们的服装会变成一片绿色;走进沙漠,服装的颜色则和沙漠融为一体……如果您生病了去看医生,大夫给您开的处方可能不是药,而是一件衣服……"(引自2001年1月8日《青岛日报》)。 这是我校化工学院副院长朱平博士,在一篇《新世纪新产业》文章中给我们描绘的景象。 22个月后,朱平教授主持的“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正式列为国家“863计划”,这也是我校独立承担的第二个国家“863”科研项目,获国家资助经费90万元,青岛市匹配经费90万元,青岛大学匹配经费90万元。 所谓功能纺织品,是指纺织品具有某种功能性,代表着纺织品的档次和质量,也是纺织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条件。它可以小到我们日常穿用的袜子鞋垫,也可以大到航空航天所用的纺织品。功能纺织品可以利用功能纤维来生产,亦可以通过后整理的方法来实现。朱平教授长期从事功能纺织品的研究开发,在织物功能整理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两次到美国加州大学、佐治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阻燃、免烫和抗菌纺织品。2000年获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也是我校轻化工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此次获批的国家“863”高技术发展项目,是从纤维材料入手,利用纳米技术研究功能纤维,进而开发出功能纺织品,广泛应用于装饰织物、服装面料及其他纺织品。 朱平教授出生于1957年,1978年考入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化纤专业,大三时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师资被选送到中纺大学习染整专业。也就是从那时起,一根根纤维开始编织了他的理想,并注定了他今后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生活内容。 20年后,当他回想起当初的选择时,仍难掩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他说:我喜欢学校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喜欢教书,喜欢在实验室与玻璃仪器、化学药品打交道,喜欢在上课之余静静地守在仪器设备前等待那一个个新的数据和一个个实验结果,渴望做一名有成就的教授。 参加工作之初,他所在的教研室只有4个人,他一人要同时担任多门课的教学,没有教材自己动手编写,经他编写的教材经过多次的修订和补充一直是现在染整专业使用的基础教材。 朱平教授的科研之路和其他大多数科研人员不同,别人开始时要么跟着别人干,要么给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当助手,多数科研人员都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和阶段,而他则是从教书先生队伍里主动"挤"进来的,可谓无依无靠。起步阶段完全凭着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实验,到一个立项研究的课题,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地“鼓捣”。没有线路板,他找来废旧的椅子面,在上面划线打卯钻眼儿,自己花钱买材料,自己端起焊枪烙铁;室内没有通风设备,他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20几米长的通风管道,硬是在他的手里一点一点地爬出窗外、爬上蓝天,至今仍耸立在四方学区实验楼的西侧。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先后完成了省科委“非离子性卫生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1990)、省教委的“腈纶装饰织物的阻燃整理研究”(1993)和市科委“快速低温铬媒染料染色助剂的合成及应用”(1995)等一系列的科研课题。 朱平教授的工作作风不愠不火不急不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无数次,当别人都在香甜睡梦中时,他却在充满激动的期待中待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上,迎取新的实验结果,送走不眠的长夜。门卫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哪一届门卫都和他很熟,甚至成了朋友,在这一点上,平实憨厚的他学会了搞“关系”,每一届的门卫师傅尽管个性脾气不同,但对他却有着极其一致的共识:他是节假日出入最多的人,也是深夜给门卫"添麻烦"最多的人。 20年来,朱平教授一以贯之,矢志不移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从一双手套、一只烧杯,到获得“香港桑麻科技奖”、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获批,踏实的脚步写照了他科研上的不懈追求。从1990年他的“非离子性卫生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获得纺织部“七五”期间优秀产品奖、几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到日前的“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纺织品开发”(国家“863”项目),十几年间,共完成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4项,争取科研经费近300万元,其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4000万元;获各种奖项12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以他为主申报的“纺织化学及染整工程”硕士点获批,这也是当年国家轻工纺织学位评审组唯一批准的硕士点。2000年,他被推选为教育部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这也是我校唯一一个进入国家级教指委的委员,在众多的头衔和荣誉里,这是最被朱平看重的一个。他说:这不是我个人的,它反映了青岛大学染整学科的水平,代表青岛大学。 知识需要积累,知识更需要不断的更新。随着一个个科研课题的深入,尤其是国内国际日新月异的科技步伐,朱平意识到,仅靠原有的知识积累,难以迎接扑面而来的科技挑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1995年他考取了中纺大的博士生,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于1999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成了青岛大学第一个在职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分别于1999年、2002年两次远涉重洋,奔赴美国佐治亚大学、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半。 读博及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他不光如饥似渴地在专业知识上充实自己,与国外同行广泛交流,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了众多的实验数据,同时,他还挤出时间进行纺织品市场信息的搜集和调查,为自己的科研目标做足前期准备。我国在功能纺织品后整理加工及开发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明显的差距。加入WTO后,为我国的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良机,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但多是附加值很小的低档产品或半成品,大量的半成品出口后经过国外高技术加工,然后高价返销到国内。作为有着20年功能纤维和染整加工科研经历的朱平教授,这个现实深深刺痛着他的神经。但在对美国的纺织工业进行认真的考察之后,他的眼前却出现了另一片天空。虽然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设备是世界最先进的,但美国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相距甚远,况且,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美国呈现逐渐萎缩的状况,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大国,尽管在后加工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极其广阔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朱平教授谢绝了各种劝说和挽留,毅然离开美国,于2002年5月回到他生活工作了20多年的学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凭借着长期科研积累,带领他的课题组,完成了“863”计划课题“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的申请,顺利获批立项。 咬定青山,风流自现。从一项项科研成果的完成,到各种国家、省、市级奖励,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的诞生,一根根单丝被20年的执着捻成了粗大的线绳,朱平仍是一脸的憨厚,重复着那句朴实的心声:“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是一名教授,是青大的一分子,我喜欢我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它不单给了我荣誉,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平凡的生活注入了热情和追求的乐趣。” 把对事业的热爱当作生活的追求,把对事业的追求当作生活的乐趣。这就是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