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会】王晓杰靳亚平荣获示范区“五一劳动奖章”

发布日期:2023-05-06

     

5月5日上午,杨凌示范区总工会在示范区政务大厦圆楼报告厅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植物保护学院王晓杰教授、动物医学院靳亚平教授荣获杨凌示范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王晓杰教授代表获奖代表发言并接受陕西农林科技卫视采访。

image.png
杨凌示范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晓杰教授、靳亚平教授

王晓杰教授长期致力于小麦条锈病绿色可持续防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作物免疫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届“陕西好青年”集体等。尤其是历经18年,鉴定了全球首个感条锈病基因,创制了兼具抗性与优异农艺性状的小麦新材料,开辟了小麦抗病育种新途径,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和许为钢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等14家中省级媒体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同时他还兼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锈病防控岗位科学家、Journal of Integrative Biology等期刊编委,在推动学科发展和服务小麦生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image.png
王晓杰教授代表获奖代表发言并接受陕西农林科技卫视采访

靳亚平教授围绕我国奶牛良种对外依赖度高达70%这一“卡脖子”瓶颈,创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奶牛试验示范基地、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灵武奶牛科技小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奶牛现代产业学院;创制了生产无过敏原羊奶的基因编辑奶山羊,建立了适应牧场条件、不影响牧场正常繁育程序的活体采卵-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对现存群体中的终身产奶量达百吨的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为突破传统育种的短板,培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奶牛,破解奶牛种质“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路径,相关成果引起美国、英国等30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进行转载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