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康振生院士领衔平凉市旱作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

  6月12日,我校康振生院士领衔的平凉市旱作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平凉市农业科学院成立。康振生和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共同为工作站揭牌。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交汇地带,六盘山贫困片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 “丝绸之路”必经重镇。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六县一区,全市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万人,耕地面积558万亩。平凉市旱作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旱作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会上,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介绍了平凉市校地合作情况和建设院士工作站的现实需要和背景。她表示。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平凉始终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沿着“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思路,谋发展、促改革,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对标,农业农村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特别是人才智力支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希望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人才智力优势,围绕平凉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人才培育促创新为重点,不断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推动平凉持续健康发展。

  平凉市副市长宋全科为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何中虎研究员、甘肃省农科院樊廷录研究员、我校农学院张正茂教授等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员颁发聘书。

  我校扎根西部,以助推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与平凉市有着深厚的校地合作渊源,特别是在冬小麦创新合作方面,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探索,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合作成效日益显著。2010年,双方在旱地小麦示范园的基础上建立了“平凉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凉小麦创新基地”落户平凉市农科院,先后合作选育了高产优质、抗旱抗寒、抗病性强的“西平1号”和“普冰151”两个小麦品种,在陇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推广30多万亩,经济效益达到27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合作育成的“普冰322”品种即将通过审定。

  康振生表示,平凉市旱作农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干旱半干旱以及寒旱区土壤缺水、积温不足、土地产出低、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差等重大问题,保障了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绘就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靓丽画卷。

  “第一次来到平凉市还是36年前的事了。”康振生回忆道,为了啃下“越夏区成因”这块硬骨头,在过去的30多年间康振生院士和团队成员几乎踏遍了平凉市的每一寸土地。他表示,平凉市旱作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将秉持“合作、创新、发展、提升”的理念,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为平凉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论证提供咨询建议,切实加强院院、院校、院地合作,帮助地方争取一批省部级科研项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工作,为平凉培育一批研究型、推广型、实用型的科技骨干人才,在新品种引进选育、新技术集成应用、新模式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当天下午,康振生院士还带领团队成员前往崆峒区草峰镇九龙村和草滩村调研指导旱作农业生产。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