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讲座学生心得

2024年11月5日,艺术家徐建明、姚媛主讲的“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讲座圆满举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讲座过后,学生们感触颇深,心中满是对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瑰宝新的认知与感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学生心得

徐建明老师先简单讲了中国画的来源,汉代中国画相对简单粗陋,东汉开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画带有佛教色彩,唐代不断民族化,与西域也有融合。唐代开始画中从主要以人物为中心到山水花鸟为主体演变。老师强调要读不同人写的美术史,历史是历史,认知是认知,“知”比“是”重要。接着老师讲了山水画的演变,唐代山水画独立后,出现王维等代表画家。丹青早于水墨,水墨出现后,禅宗理念注入中国山水画。还讲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的画风。董源、巨然中国山水画奠基人之一,六法六要,气运景思笔墨。无论丹青还是笔墨,真意是精髓,不能虚假,反对文本主义中的固化思维,反对董其昌笔墨程式化,把笔墨当成目的而不是形式了。

姚媛老师讲了丹青设色宋代走到高峰,到明清发生变化,宋徽宗时是个巅峰时代,日本的一些庭院等艺术的都与宋代文化内在联系一致。老师讲技法上不太重要,表达的内在精神更重要。中国儒家思想会习惯确立标准,有时会僵化,要多看真迹,写生,看到细微的运笔,肌理。而且不能只看中国的,还要看西方的,要融会贯通。

听了讲座,得到一些感悟,我们要博采众长,多学习大师的作品,避免固化思维,不能程式化照抄。现阶段要大量地临摹,写生,先解决绘画的能力的问题,真诚地画,把内心的情绪注入画里。通过积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美术学 23级 陆佳宁

这次徐建明老师和姚媛老师来到了我们学校办画展首先非常的感谢这次老师带来的作品,山水花鸟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创作,让人眼前一亮也去学会了很多东西,也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知识点和画画技巧。也很感谢老师们带给我们的讲座内容,让我知道了艺术的碰撞,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碰撞出的火花是非常有意思的,让画画又增添了许多乐趣,也让我明白了画的好更在于多练,熟能生巧,并且要坚持不懈要会努力,眼界也要开阔,目标也要提高,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使得画画上面有进步,也可以去多交流多临摹,在找的自己喜欢的风格去创作,好画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也让我知道了速写的重要性,小稿子也是很关键的,也是画好一副画的关键,经过这次多学习也让我对画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美术学 23级 霍柯蓉


在讲座上,徐建明老师以及姚媛老师同我们讲诉中国美术史时提到的“变”字,也是我在这次讲座中最大的收获。

谈中国美术史,再到自身,我学习到,对于古人古画要带着辩证的思维看待,古不等于好,学习古画时从表皮到内里的学习,学习古人的审美和感受,将这种审美运用到生活中,表现到自己的画面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表皮到内里到再运用的“变”呢?

同时,姚老师强调,画面表现离不开基础的量的积累,老师形象的表示我们要画到想吐,画到看到风景脑子里自动生成水墨,画到技法都烂熟于心的程度,这时的量可能才到门槛,量的足够积累才能在自身绘画技法上,审美能力上达到“变”的基点,因而我们现阶段如果有苦恼于创作的问题,那就是积累还不够,所以我们应当重点在打好基础,打牢基础,打稳基础,为创作做好基石。

关于绘画创作时情绪的外泄这一点,如何将情绪传达到画面上这一问题,徐老师做出解答,他肯定了绘画是情绪的外放这一特性,但实际的绘画创作是让情绪作用,以目的为导向,有计划的创作。所以情绪是工具不是目的,我们要利用自己的情绪,让画面更具表现力,把我们的情绪“变”到画面上,是画面的情绪而不是情绪的画面。

美术学 23级 杨恩雅

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徐建明画家和姚媛画家的讲座,对于此次讲座我映像最深的便是老师们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学习国画期间,我总是迫切的想看到学习的成就,自以为临摹了十几二十张画作便已经掌握了国画基础。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国画入门需要十年,想要精通需要花费更久的时间。在用色方面,老师向我们介绍,国画的用色有些是来源于画家的想象,并不是照搬现实中的颜色。经过此次讲座我也得知书法与绘画用笔的不同。书法紧,绘画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国画的发展与传承,更深层次的讲述了为什么AI绘画替代不了人类、国画最大的好处就是愉悦自己。老师们也为我们总结了当下我们面临的绘画问题及如何解决、面对眼高手低问题要如何处理。此次讲座使我清楚的知道了当前阶段该如何学习国画、如何坚持。

美术学 23级 朱星语


今天去听了徐建明老师与姚媛老师的《关于中国画的发展与传承》的讲座。说实话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一次听一场像辩论一样的讲座。但是这场“辩论赛“无关输赢,只是两个高度思想的一次碰撞与升华。他们提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一些对于循规蹈矩,习惯了照搬古人思想的我们而言意想不到的思想。我们好像认为唯古人就是最好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好像忘记了反思,忘记了思考,忘了几千年的传承不止有精华还有糟粕。而经过了这次的讲座,现在我的脑中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想法,也开始重新思考起来画中国画这件事。总而言之,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美术学 22级 刘逸鹤


在以往的教学中,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都是分开进行教学,仿佛是两条平行的线一般独立发展着。而今天通过徐建明老师和姚媛的讲座,我得知了中国画在起源就可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来自古罗马的绘画,雕塑,古印度的佛像理念穿过广袤的中亚,途经龟兹来到了古中国,为尚处萌芽阶段的中国绘画提供了不少理念指导,间接促成了中国人物和山水画。这个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两位老师又对宋朝之后兴起的本本主义进行讨论,对赵孟頫,芥子园画谱,四王画派等进行批判,指出我们学习绘画技法是要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之中,而非为了学习技法而学习,要更多的写生,去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而非枯坐书斋,将前人画作拼凑出一幅所谓自己的画。

在提问环节,姚媛老师对中国画现今有何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表示在当代中国画可能更多的是为取悦自己,在这个AI大发展的时代,手绘的中国画相较电子绘画还是有显著差别,对中国画的前景并不悲观。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意识到了绘画会收到历史地缘以及时代的影响和局限性,新时代的我们与古老的画种发生碰撞,必然需要将其进行继承并创新。在当今国际形势下,西方仍是主流,但也正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画也必然会在世界艺术之林再度绽放。

              美术学 22级 欧阳霖智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徐建明和姚媛老师关于中国画发展与继承的精彩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讲座由徐建明老师以汉代画像砖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绘画的起源,引领我们踏上了一场艺术探索之旅。他言辞犀利地指出了传统如芥子园画谱等模板式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姚媛老师则在一旁巧妙地补充和说明,使得这场艺术讨论更加火花四溅、碰撞激烈。

继承中国画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意义非凡。它不是简单照搬,而是要领悟其“意”。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平衡是重要课题,我们得守住笔墨韵味这些核心,那是艺术灵魂,同时要大胆加现代元素,使中国画有新活力。这让我们明白传承传统文化不能死板,要有创新思维,将古老艺术与现代融合,展现独特魅力,肩负起文化发展的责任。

                 美术学 22级 朱思宇


参加这次讲座,我深感收获颇丰。写生要比临摹好得多,要看博物馆里的真迹,看明白其中的细节,同时尽量少看芥子园画谱,不能文本主义,不要把文本看太重,这只是个参照物,画画要灵活,重归大自然。

在这次讲座里,让我了解到展子虔的游春图采用人物画画法,并不是山水画画法。画画首先解决绘画技法能力,重要的在于画画过程中的情感,真诚以待,找到自己。

在学习中国画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不仅要看古代的,也要看当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要与西方绘画一同看,综合学习,梳理好脉络,更加促进学习。

                 美术学 22级 赵冰娴

听了徐建明老师和姚媛老师关于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讲座,我受益匪浅。

两位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的重要性。我被中国画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所折服,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画作为国粹的独特价值。

在讲座中,老师们谈论到的中国画传承与发展问题,这让我陷入了深思。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探索,让中国画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这次讲座,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和传承中国画的决心。我相信,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画,为传承和发展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学 22级 侯丹


本次“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对中国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更激发了学生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此次讲座也是美术与设计学院学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学院一直致力于营造浓厚学术氛围,通过这类讲座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升其艺术素养,为学院学风建设注入新活力,促进美术学科更好地发展。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院师生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共同推动其在新时代繁荣发展。同学感想:听完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画不仅是画,更是历史的见证。徐老师带我们回顾了它的历史变迁,让我对中国画的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姚老师则讲述了它在当代的创新,启发我要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互动环节让我有机会直接向两位老师请教,收获颇丰。这次讲座让我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未来能更深入地学习和探索。

美术学 22级 曹艳

讲座让我了解到中国画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徐老师从历史角度剖析,让我看到了它的发展轨迹。姚老师则提到了全球化对它的影响,让我明白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问答环节更让我得到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这次讲座让我对中国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艺术的兴趣。

视觉传达24级张靖雯


姚老师的话语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理解。中国画,不仅是笔墨纸砚的技艺,更是情感的流露,是艺术家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讲座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感悟。我深感,艺术就是要敢于表达自我,敢于挑战传统,敢于创新未来。

视觉传达 24级 陈欣雨




  • 更新时间

    2024年11月06日

  • 阅读量

  • 文字

    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

  • 图片

    丁锦粲、钱炜祎

  • 编审

    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