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10-20浏览次数:156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的一个研究型学院,学院的化学和材料科学学科双双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0.6%,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光电子学”学科两次入选江苏省新材料领域“重中之重”优势学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前沿,融合了信息、电子、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显示、照明、能源等国民经济领域被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对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方面的毕业生需求正逐年增加,人才供不应求,并预计这种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参与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首批建设名单,是江苏省入选的4所高校之一。“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    成功获批2014年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或滚动支持。学院建设有“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平板显示与固体照明工程中心”。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的“有机电子”、“信息材料与信息显示”专业实验室已建成1000平方米的超净实验室、1000平方米的材料制备和表征实验室、1500余平方米的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目前拥有1.2亿元的实验设备,并拥有一些在国内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型仪器设备,有国内高校第一套LCoS(硅基液晶微显示)中试线和国内高校领先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试线。

近五年来,主持在研及完成24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超1.5亿元。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学院教师发表SCI论文620余篇,获授权或已公开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专利200余项,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当前的技术热点和下一代技术关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专利保护群,多项专利转让后已产生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人,教授34人,副教授30人,讲师26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青年长江2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5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人,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5人、第三层次3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成员达70%以上,高级技术职务比例达71%

学院已有光学工程、有机电子学、生物电子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光学、光学工程、有机电子学和生物电子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在校生127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6人、硕士研究生432人、本科生758人。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设有3个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材料化学系和材料物理系,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3个本科专业。学院已形成导师指导下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互动培养模式,并以科研活动为纽带,构建新型的师生协作关系,搭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已毕业的近三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均为100%,考研率达28%以上,就业率99%以上。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交叉创新一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江苏省金奖1项、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数模竞赛二等奖2项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多次荣获国家、江苏省“优秀团队”;志愿服务项目20142015年荣获江苏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优秀项目。我院2010级张力丹同学赴美国参加第十一届联合国青年大会并获得大会颁发的一等奖学金,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荣获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