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开展第三届“师生茶话会”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01 点击次数: 作者:丁怡潇 图片:丁怡潇、 朱蕴文 来源:外国语学院

    师生共融,茶语传递心声。10月23日晚19时,外国语学院第三届“师生茶话会”在敬文学生活动中心如期启幕。英语系副教授孙红卫、英语系副教授陈星、德语系副教授卢盛舟、德语系助理研究员刘健四位老师围绕学习方法、学术研究以及生涯规划等话题,为在场的同学们倾囊相授、答疑解惑。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师生间互动频频,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孙红卫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首先,读书既要“精专”,又要“博雅”,不仅要阅读本专业的相关书籍,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目。其次,写文章要“以小见大”,可以从文本的具体细节入手,再牵引统摄到更为抽象、系统的概念。最后,在前两个点的基础上,孙老师还建议同学们既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学术视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总揽式地构建知识谱系;又要“横看成岭侧成峰”,避免落入先见和俗套,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卢盛舟老师以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德国浪漫派的共同体想象和当代德语文学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概况和前沿动态,并鼓励同学们关注当代新兴作家及其作品,倡导以新颖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加以解读。针对研究生如何有效提升当前学术能力的问题,卢老师给出了切实的建议。他强调,要立足自身研究兴趣,脚踏实地,通过深入研读高水平学术刊物的文章,模仿其严谨的论证逻辑与精炼的表达方式,以此锻炼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

    刘健老师针对非英语语种学习者,提出了学习视角转换的相关建议。他认为对于这部分同学而言,本科阶段往往更注重于语言学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实现从语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视角转换。此外,刘老师还提到了现当代文学对人生的积极影响。他认为,现当代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他人和世界,还能在研究视野和人生道路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他鼓励学生培养广博的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星老师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读博规划、学术写作及心态平衡等问题给出建议。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子,陈老师强调,明确个人生涯规划与学术兴趣至关重要,应基于实际生活经验与学习体验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谈及学术写作,陈老师分享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宝贵经验,鼓励同学们先构建文章的整体框架,再逐步细化逻辑、润色语言,切忌初期追求完美主义,以免影响创作进度。此外,陈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过度纠结于“未选择的路”,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向四位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与疑惑,同时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与心得。无论是关于就业规划的选择、读博利弊的权衡,还是学术积累的困惑、研究瓶颈的突破,老师们均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并提供了诸多实用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在一问一答间,老师们不仅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更激发了大家对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新思考。

    研”途共进,良师心语。本次“师生茶话会”在轻松愉悦的交谈氛围中圆满落幕,不仅有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大大地加深了同学们对研究生阶段学习规划、生活调适及就业前景的理解与认知。会上,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诸多疑问,老师们给予了详尽解答,为外院师生的互动交流开启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