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黄河考古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12-13 点击次数: 作者:张清俐 张杰 责编:杨一凡 王欣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12月8日,由山东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黄河发展论坛暨第八届鲁青论坛”在济南举行。其间举办的分论坛“黄河文化与黄河考古论坛”,吸引众多与会学者聚焦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黄河流域的重大考古发现等议题,分享黄河流域与中华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

    溯源黄河流域人类发展史

    近年来,考古学在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黄河流域古人类生存演化的理解,还进一步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不间断的人类发展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长期关注黄河上游地区的旧石器人群与文化。她提出,黄河上游地区考古遗存丰富,是连接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东西方文化的关键区域。对该地区旧石器中晚期、细石器考古新发现的梳理,有助于厘清史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黄河上游地区的活动历史,梳理现代人起源与扩散的历史。

    2018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以及陕西各地市文物部门配合,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侧发现了70余处旧石器旷野地点,并采集到上千件石制品。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杨俊辉介绍,这些石制品多属于晚更新世,技术特征上呈现中国北方的传统风貌。细石器的发现尤为关键,它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内涵,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

    位列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之首的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是一处位于黄河下游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超介绍,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是海岱历史文化区的核心与主要区域。近年来,沂水跋山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滕州黄安遗址、滕州岗上遗址、临淄桐林遗址等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使海岱地区的文化谱系研究得到进一步的补充与细化,特别是勾勒出了该地区自旧石器时代中期10万年以来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万年前后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为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区域互动深化黄河文化研究

    史前时期,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间有着普遍的文化交流互动,是黄河文化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苏鲁豫皖交界地区遗址分布相对较多,该地区处于黄河冲积扇的核心区域,河道变迁频繁。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王青提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尽管处于地势低洼地带,但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的优势,绝非文化边缘地带,而是文化交汇地带和文化中心地带。环境考古在该地区尤为重要,应给予充分重视,重点攻关,联合攻关,有望成为今后我国多学科综合开展环境考古的样板地区。

    宗日文化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既处于黄河上游,又横亘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光良认为,这种地域特点决定了宗日文化继承了马家窑文化与高原细石器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合创造出极富青藏高原地域特色的新石器文化。此外,宗日文化作为活跃在青藏高原的新石器文化,在高原与周边新石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东亚与印度河流域史前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东岸的晋西地区是我国史前石城的重要分布地区,与陕蒙在黄河两岸地区形成一个连片的北方石城文化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张光辉提出,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基本可以确认史前石城在黄河东岸分布大体集中于吕梁山西麓地区,北及偏关,与清水河连成一片,南达石楼附近。特别是兴县碧村遗址的发现,为认识这些石城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窗口。从选址、布局规划、城门设防观念来看,结合周边其他区域城址功能的判断,清晰表明该批石城有着强烈的军事防御功能,究其原因,与半月形地带所处的气候交替地带特性密切相关。

    多角度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研究阐释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推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是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山东大学考古团队以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为目标,在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例如,在济南章丘焦家遗址的发掘,确立了黄河下游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

    古今黄河沿岸以郑州—洛阳为核心区域,从夏王朝开始作为正统王朝都城所在地达3000多年。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认为,对其进行长时段梳理,可以从农业生产、都城规划、礼乐文明、汉字等多个角度,理解此核心政治地理空间承载的黄河文化的核心文化景观。黄河及其支流孕育出的黄河文明在形成阶段吸纳熔铸了四面八方的文明成就,在赓续发展阶段辐射影响了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的发展演进。

    丝路黄河是中华大地独有的文化奇观。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副院长杨建军认为,以西安为起点,丝路与黄河的相遇,主要集中在丝路古道的陇右道与青海道。具体分为三线:一为沿黄河支流的泾水谷地西北行;二为沿黄河支流的渭水谷地西行;三为沿黄河支流的湟水谷地西北行。黄河水道与丝绸之路的相遇,除黄河干流外,还涉及多条黄河支流。水陆交通的密集汇通,为物质层面的器物互通和精神层面的文化互鉴提供了可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丝路与黄河的交汇视角,提示我们要多角度讲好黄河故事,思考路道交汇对中国文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特殊意义。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丁柏峰提出,河湟谷地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合部,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交汇处。河湟地区作为中原与周边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伸缩进退、相互消长的中间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交融性是河湟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地理环境的交融性决定了农牧业民族的交融性,也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性。河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基础上的多元复合文化,这是河湟地区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会议还发布了《黄河大系》丛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2)》和《山东植被志》等黄河国家战略研究的代表性智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