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根植于一个多世纪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又焕发出具有新鲜活力的时代精神风貌。
学脉相承,学风绵绵,熏陶了一代代南大人。近年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南京大学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人物和科研团队,他们以实际行动对南大学风做了最好的诠释。
诚朴勤勉,做优良学风的践行者
“诚朴”可谓南大精神的核心,即为人诚朴,具有诚心正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的道德操守;为学诚朴,具有实事求是、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践品格。南京大学一贯具有尚诚尚朴、甘于坐冷板凳的优良气质和风貌。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教授是我国第一架塔式太阳望远镜的研制人。1958年,南京大学天文系师生决心建造中国第一座塔式太阳望远镜,该项目曾被列入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但其后,被一系列事件打断了研制进程,直至1973年天文系再次决定继续研制太阳塔。为能给太阳塔寻找一个合适的安装地点,方成带着研制组的同事们骑着单车把偌大的南京城兜了几遍,进行了许多测量工作,最后在紫金山南麓的孝陵卫林园区找到了合适的建塔地址。建塔初期,工地上既无电又无水,更没有住房,方成和同事就地搭了一个茅草棚,白天挑水上山,夜晚靠油灯照明,几个人轮流值班。方成院士回忆说:““当时一无理论借鉴,二无技术资料,国外文献也极其有限,我和研制小组的成员谁也没有见过太阳塔,一切从零开始,一切自己动手,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的计算讨论,艰苦的设计制作,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经过前后近20年的艰苦努力,到1980年,我国第一座太阳塔终于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建成后,方成院士又默默地守着太阳塔工作了22年,完成了《太阳活动22周观测和研究》等许多项目,为我国太阳物理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中科院院士江元生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学界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国际上公认的理论化学“中国学派”核心成员之一。他治学严谨,既追求数学的精妙、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成果曾获1982年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江元生先生对科学有着执著的追求,将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理论化学。一年到头,他从不休息,唯有正月初一他才会为了接待前来拜年的朋友而在家休息。近年来,虽然年至耄耋,却依然如此。他根据切身体验,深感献身于科学之人应具以下品格:诚实、勤奋、不屈不挠。他特别关心和支持年轻师生的生活与发展,并时常拿《论语》中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勉励他们挑战难题。
南大质朴勤勉的学术传统在学术坚守中薪火相传。1999年,南京大学物理系37岁的王牧成为首批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他从2001年起任973项目‘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和制备过程的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01年至2007年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群体项目。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的支持。2008年获得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的支持。2012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王牧教授认为,在当今普遍使用现代先进分析手段的时候,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仍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课题组里,没有钟点,没有假期,没有周末,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但每位成员吃完晚饭都会自觉地赶到实验室,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记得为研究晶体的自发旋转机制,需要用到微区同步辐射X光衍射。而当时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尚未建立这样的设备。王牧和他的学生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硬是在同步辐射工作站上用几片刀口搭出了微米光斑,并将要研究的微米级的晶体移到了光斑上。在这样的微衍射装置上,王牧和学生连续奋战了几十个小时,终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些结果2005年发表在物理学的顶级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
严谨自律,做学术良知的坚守者
在南京大学的学者中,从不乏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者。文学院莫砺锋教授正是这样的典范。
作为中国大陆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的博士论文《江西诗派研究》是其第一本学术著作,即以观点新颖、论证严密著称,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文科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近年来,莫砺锋较多从事于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无论是面对公众的演讲还是撰写普及类著作,他仍然坚持严谨、朴实的学风,决不哗众取宠。其普及类著作如《莫砺锋说唐诗》、《漫话东坡》等,都是言必有据,且尽可能融入个人学术研究的心得或学术界的创新成果。《莫砺锋说唐诗》因而获得2009年“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普及读物奖),又于不久前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普及奖”。
莫砺锋非常关注整个学界的学风建设。早在2001年,他便撰写了《端正的学风是学术的生命》一文(刊登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9月25日),大声疾呼加强学风建设。他指出,学术乃天下公器,部分人的学术不端终将败坏整个中国学术界的声誉。他还指出,学术腐败已严重侵入出版机构、学术机构、学术评估体系的集体行为,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大溃坏。他认为解决学术腐败的有效办法之一是把一切学术评估类的活动都尽可能地公开化,使之具有相当的透明度。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洪修平教授始终将繁荣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看作时代赋予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十多项课题,出版了20多部学术著作。
在科研中,洪修平一向以认真严格而著称,一条资料,一个标点,一个用词,都要仔细推敲,咬文嚼字,反复琢磨,正本清源,力求准确贴切,引用规范,持之以恒而形成了严谨求实、博学笃行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2001年,洪修平与南京大学的十多位中青年学者联合向学术界发出“以德治学”的倡议书,刊发于《光明日报》,呼吁学术界共同行动起来,抵制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空气,维护学术尊严。洪修平强调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以“道德文章”来要求自己,切实戒除浮躁学风,预防各类学术不端的行为,杜绝一切形式的抄袭、剽窃,并尽可能减少学术研究中的不规范现象。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重点基地。在张宪文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强调建立学术的规范制度、强调教师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道德养成。多年来,中心承担“宋美龄与中国”、“南京城市史”、“辛亥革命史”等多项课题,完成著作二十余本。书稿完成后,作者自觉接受“防止抄袭剽窃”电脑软件的检查,严肃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而检查结果,没有任何一部著作出现了学术不端的行为。
风清气正,做良好学术氛围的营造者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为此,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师生员工的师德学风建设,早在1997年,学校就开展了学风建设的大讨论,出台了《南京大学科学研究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在2007年南京大学党委举办的学术带头人培训班上,80多名学术带头人向全校教师发出了《做师德楷模创一流大学》的倡议书。2009年8月,学校16位院士及12位文科著名学者又联名发出了“守护学术良知,抵制学术不端”的倡议。
在办学过程中,南京大学倡导“大师+团队”的队伍建设模式,以构建人才高地。也因此,一个具有高度人格魅力的学术带头人对整个科研团队的影响至关重要。中科院院士吴培亨教授和他的超导研究团队就是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长期以来持之以恒的学风建设和自觉的科研操守坚持,使其成为南大科研队伍学风建设的表率和榜样。
吴培亨院士从1961年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工作起,经过近五十年的奋斗和积累,成为了我国超导电子学界公认的带头人,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他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尤长于超导电子器件的高频(微波、太赫兹波到光频道)物理、器件制备及应用。
吴院士一向把为人与做事统一起来,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目前他仍然辛勤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并于2012年主持了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总额接近5000万元。在科学研究中,吴院士能够敏锐的洞察到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他一贯反对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对实验中观察到的新的现象都要求多次重复,实验数据反复核对,对提出的新观点更是多方求证。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无论从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的表达,到物理概念的正确描述,乃至论文的标点符号和措词都要反复推敲,从不草率。
吴院士不仅在树立优良学风方面以身作则,还积极引导学生和同事从事科研。在他的研究团队内具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环境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他经常与青年学者讨论最新的国际上的热点课题,在讨论中他总是耐心细致地给予大家分析和指导,而他精辟敏锐的学术见解总能让大家在探讨中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带来新的科研思路。正是由于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从国外引进和国内培养的精英人才,包括中组部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江苏省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多年的努力,吴院士把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带领到世界水平。
追求卓越,做学术创新的担当者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的发展,始终以民族振兴、科教兴国为己任。 追求卓越、坚持创新,成为南京大学学风的重要内涵。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南京大学明确提出,力争使学校成为探索、解决国家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学基地和思想库,服务国家民族利益。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是海内外同行公认的民国史研究基地。中心坚持开展民国史重大基础性、奠基性研究,坚持学术创新,在国际上发挥民国史研究的引领作用。由张宪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九五”重点课题《中华民国史》于2003年完成初稿。2004年上半年,课题组一方面请本专业的9名博士生,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深入图书馆书库,根据原件仔细核对了全书的引文、注释;另一方面又先后根据省规划办、国家规划办邀请的专家和自己邀请的民国史专家近20位的审阅意见,认真思考、研究,最终修改定稿出版了《中华民国史》(四卷本)。这套书自1996年立项,到2006年出版历时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书稿规模2,800页,一次次书稿复印用纸达3万余张。正是始终坚持学术创新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中华民国史》获得了学界的肯定。2006年10月,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近代史学会举行“如何看‘南京观点’的中华民国史学术座谈会”。2007年日本学术界在东京大学举行关于张宪文教授主编的《中华民国史》一书的学术研讨会。为一本著作专门召开学术研讨会,这在海外史学界较为少见。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备受学界关注。2000年,中心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项目“南京大屠杀资料汇编”,开始编纂大型史料集成《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持人张宪文教授组织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等多家单位以及日、美、德、意、俄、法等国家的60余名学者参与。经过十余年的勤奋工作,编辑出版了72卷、近400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该史料集在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有重大突破,解决了中日之间的一些历史争论,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日本、美国官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书在学术上和政治上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大学是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以中科院院士符淙斌教授为首的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
为满足地球系统科学的新发展和气候与全球变化问题对于学科交叉的迫切需求,气候与全球变化团队成立之初,一方面以南京大学强大的地学背景为基础,吸收和选拔来自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地球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遥感科学和生物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建成了包括6大方向和包含30余名中青年骨干的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重点针对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灾害、环境和资源效应,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我国重大灾害预测、影响评估,创新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近3年以来,团队先后成功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科技部973项目或科技部全球变化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相关项目的执行中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与此同时,团队以985三期建设为契机,通过与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Markku Kulmala教授团队等)的合作,按照国际标准发展建设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基地SORPES,通过对为期1-2年的连续观测数据的分析,已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一系列重要成果,也为团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也在努力转化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献计献策,例如通过“钟山论坛”的组织,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和政府决策者就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报告,推动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基于仙林地球系统观测平台的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围绕空气质量问题,先后向校领导、江苏和南京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提交咨询报告,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5月,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南大校庆题词:“领学风之先,重德才之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国家队”,南京大学将不辱历史使命,崇本务实,追求卓越,谱写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