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中的政治文化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次数:13

2024年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南京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中的政治文化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以及《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建华教授主持。中共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研究员先后致辞。

杨忠教授首先代表南京大学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关心与支持南京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同行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南京大学始终高度重视中共党史党建的研究、宣传与教育,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革命内涵和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史研究走向深入。

夏春涛所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学科的创设历程与研究传统。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掌舵者与设计者,无论从政治还是学术的层面讲,中共党史研究都应当成为一门显学。他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内涵的理解,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与革命实践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研讨会分七场进行,分别由中共中央党校李国芳教授、中山大学沈成飞教授、《中共党史研究》吴志军副编审、南京大学聂平平教授、南京大学周瑞瑞副教授、《近代史研究》胡永恒编审、南京大学倪春纳教授主持。每篇报告论文采取“一文两评”形式,并预留时间供全场学者共同讨论。


一、论坛一

主持人:中共中央党校 李国芳教授


 山西大学常利兵教授聚焦建党初期中共发表的四次时局主张,提出建党初期中共的阶级属性与阶级意识在客观处境和主观意识的交相互构中形成并发生流变。中山大学沈成飞教授认为文章角度新颖、论证详实,可深入关注文本形成背景及文本间异同并进一步凝练文章。《近代史研究》胡永恒编审肯定文章是打通实证和理论间鸿沟的可贵尝试,并指出文章需注意凝练,史论结合。

杭州师范大学王才友教授从地缘、学缘和业缘的视角,考察钱塘江中下游流域及其支流的先进知识分子汇聚与文化辐射,进而构成江浙建党地域联动的历史过程。南京大学熊秋良教授认为文章学术史梳理扎实、论证充分,但需厘清“建党人物”与“建党精英”的概念并在文中突出研究共性与个性。南京大学游海华教授认为文章题目形象,创新意识突出,仍需斟酌时段,并在行文过程中注意比较分析,突出研究特殊性。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叶培林着眼于中共“布尔塞维克化”的象征,探讨1927至1932年中共对小资产阶级开展思想批判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孙会修副教授指出需更为全面地梳理学术史,视角可延伸至更多史料。中国社科院李志毓副研究员认为主题概念在具体历史环境中是不断变化的,文章框架应据此调整并斟酌结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李翔教授立足于宏观多边视角,梳理大革命时期中共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过程及演变动因。中山大学沈成飞教授认为文章问题意识清晰、论证视角开阔,结构仍需调整,再斟酌结论。南京大学熊秋良教授认为文章对大革命时期中共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历程进行详尽研究,论述应凝练。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党史研究的概念界定、话语体系及写作规范等问题展开讨论。


二、论坛二

主持人:中山大学 沈成飞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李里副教授考察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白区开展街头宣传品秘密散发活动的具体实践。南京大学游海华教授肯定文章立意新颖、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建议从受众角度考察宣传效果,并补充论述白区地下党生存状态。上海社会科学院蒋宏达副研究员认为文章具备吸引力与趣味性,但应考虑大革命失败后城市革命的特殊性,从参与者视角考察活动效果。

电子科技大学刘宗灵教授梳理中共地下组织使用密写技术的缘起与实践,探讨密写技术应用与中共组织成长的关系。《近代史研究》胡永恒编审认为文章选题新颖、史料丰富,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孙会修副教授肯定文章选题新颖、史料充实,内容与结构可再优化并适当引用典型案例强化论证效果。

北京大学赵诺副教授梳理张闻天在推动外交工作中作出的贡献,讨论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部工作“职事分离”的特征。南京大学黄骏副教授建议文章补充张闻天任驻苏大使期间组织使馆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张闻天的苏联观。中国人民大学李坤睿副教授认为文章问题意识突出,线索清晰,可从“断裂与延续”视角深化讨论。

随后,与会者就特殊时期的史料使用、组织技术应用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论坛三

主持人:《中共党史研究》吴志军副编审


 南京理工大学陈钊教授考察新中国成立前后民国北平大学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推动学院左转的历史经纬。南开大学江沛教授肯定文章表达措辞和行文逻辑的严谨性,着眼于民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大环境与小人物的相互关系对文章进行点评,并就回忆录史料的运用提出建议。中国社科院冯淼副研究员围绕“左转”的概念内涵,就文章的问题意识、史料运用方式、研究细节处理提出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范世涛副教授探讨德国红色特工文字遗存《索尼娅报告》中关于中国农村派经济学家的若干问题。中国社科院刘文楠副研究员肯定文章对于跨国史料的交叉考证和扎实运用以及对历史人物相互关系的精准把握,同时指出应当跳出对人际关系的单纯还原,立足“知识史”和“思想史”视角作思路拓展和深度研究。中国社科院冯淼副研究员称赞文章的实证功底,肯定研究思路创新,立足“社会调查”、“社会文化”等视角对内容提出完善意见。

南昌航空大学黄伟英教授着眼于1927至1934年中共赣南禁烟政策及实践,考察苏维埃时期革命根据地禁烟政策的效果。北京大学黄道炫教授认为受史料规模限制,文章选题新意与难度并存,同时就文中几个重要概念的使用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党史研究与教学》常务副主编魏少辉肯定文章选题的创新价值、史料运用的扎实准确和行文叙述的简明扼要,并从标题和文章内容具体措辞、谋篇布局等技术层面提出若干意见和看法。

四川大学何志明副教授立足“传播史”视角,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报告为例,考察毛泽东著作在海内外传播过程中的“内本”与“外本”问题。北京大学黄道炫教授认为文章写作思路清晰,完成度较高,并围绕“毛泽东著作文本”的相关问题提出见解。南京大学黄骏副教授主要围绕文章思路和一些具体史实表述阐述了若干见解和建议。

随后,与会者就民国教育史、跨国史料运用、论文选题及问题意识等展开讨论。


四、论坛四

主持人:南京大学 聂平平教授


 中国社科院周斌副研究员着眼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一·一七宣言》的历史背景,考察两个宣言版本的区别,阐述各方反应及宣言的影响。北京大学黄道炫教授从中共《一·一七宣言》提出的历史背景延伸,对文章论述角度的选择等问题提出建议。《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吴志军副编审认为文章整体较为成熟,“点—线—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于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学术写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需再处理一些技术问题。

国防大学李雷波副教授立足于全面抗战过程中“两个战场”互动关系的研究视角,考察中共与国民党桂系部队在中原战场的互助合作,展现抗日战争多重维度。中国社科院王士花研究员认为文章研究内容全面,逻辑严密,并针对文章引言部分的写作方式、研究内容和史料拓展等提出意见。《抗日战争研究》高莹莹副编审肯定文章史料运用的全面性和学术逻辑的完整性,建议可围绕“统一战线”相关议题进一步延展。

中国社科院陈佳奇助理研究员考察1945至1949年中共东北广播宣传网从分散走向一体的发展历程并提出研究困惑。华东政法大学葛玲教授指出,中共东北广播宣传网建构历程的研究须融入解放战争的宏观历史进程,还应注意史料的多元化运用和听众对于广播宣传的回应。《中共党史研究》吴志军副编审就文章具体措辞表述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同时认为应该进一步注重对传播效果的研究。

 随后,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一·一七宣言》的界定、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互动、广播宣传的多维方式等问题等展开讨论。


五、论坛五

主持人:南京大学 周瑞瑞副教授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王凤青教授立足“他者”视角,考察意阿战争与中共抗战动员之间的联系,阐述中共在抗战动员过程中对国际时政新闻资源利用,同时也就“如何准确呈现宣传动员效果”这一问题提出困惑。中国社科院王士花研究员对问题进行回应,认为文章政治性较强,但要平衡兼顾宣传术语与学术措辞。《抗日战争研究》高莹莹副编审着眼抗战时期中共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就宣传与动员之间关系等相关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中国社科院梁馨蕾助理研究员关注新四军抗战实践,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革命书刊的生成、流通和阅读情况。中国社科院周斌副研究员认为文章语言风格简练,要注意拓展史料运用范围,考查革命根据地大众在红色阅读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历史研究》赵懿编辑指出文章需再补充学术史梳理方面内容,并要调整部分的行文逻辑。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牛泽林立足“政治技术”视角,系统考察1947至1948年间中共改造俘虏层层递进的政治过程。《党史研究与教学》编辑部常务副主编魏少辉指出文章立题新颖,对于史料的整理和运用较为充分,但要注意政治学分析框架与具体历史内容的适配。中国社科院陈佳奇助理研究员也分别就文章具体内容和俘虏改造政治技术升级路径等问题提出若干改良建议。

随后,与会者就国际宣传、革命书刊交通路线、社会科学理论应用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六、论坛六

主持人:《近代史研究》胡永恒编审


 扬州大学李军全副教授考察清明传统与中共公祭烈士文化养成之间的内在纽带,并阐述论文框架搭建、思路延伸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中国社科院李志毓副研究员认为,应对“公祭”与“家祭”、“私祭”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区分,还应注意中共公祭烈士文化与国民党公祭仪式的比较研究,关注公祭烈士文化形塑与中共地方群众动员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研究》赵懿编辑在肯定文章创新性与趣味性,也从编辑角度强调应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时间线索,做好学术史梳理,深化内容。

南京大学林棵助理研究员梳理1946至1949年华北解放区土改运动中翻身文化的生成与调适,重点探讨革命运动进展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内在联系和张力尺度。南开大学江沛教授认为文章思路清晰,史料扎实,完成度较高,但对翻身文化确立之后情况的考察有待进一步深入,同时要优化材料运用、措辞严谨性。华东政法大学葛玲教授认为,文章可再完善核心概念界定、学术史梳理,丰富史料类型,增加额外一手文献。

中国海洋大学王洪兵教授以“看青习俗”为视角,考察中共华北乡村革命动员策略的探索与转型。南开大学江沛教授肯定文章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内容,指出部分内容的叙述逻辑矛盾及改进方向。南京大学李里峰教授认为文章选题富有新意,围绕材料甄选与运用、具体表述措辞、文章规模体量及内容拓展等方面提出中肯意见。

南京大学王楠副教授以纪念馆的开放问题为切口,考察了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陈列叙事方式,分析纪念馆的空间展演与记忆建构。中国社科院张会芳副研究员肯定文章的创新性,针对革命历史叙事话语建构、受众态度反馈、主题升华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上海社会科学院蒋宏达副研究员,以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开放度分析了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同时提出文章可调整部分布局安排。

随后,与会者分别围绕农民翻身问题、华北乡村革命动员问题、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陈列展现与叙事建构问题展开讨论。


七、论坛七

主持人:南京大学 倪春纳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安劭凡讲师基于《南苑华美庄调查》这一个案,考察1949年前后中国社会调查和社会学的社会主义转型问题。中共中央党校李国芳教授认为文章标题、语言表述、概念运用需要进一步精简,同时强调论文撰写的难点与挑战性。张会芳副研究员认为文章应拓展对社会调查相关研究学派的关注,结合时代环境,做好对调查活动实施背景的介绍,并改善关键概念界定、行文逻辑。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李世鹏从建国初期幻灯片的放映、内容特点、作用与实际运用出发,分析民众与幻灯放映的多元互动,阐述幻灯放映与国家意志延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南京大学李里峰教授认为文章总体结构和研究深度可进一步完善,提升资料运用的准确性与丰富性。中国社科院刘文楠副研究员认为文章在学术史的梳理与运用方面尚存提升空间,同时应注意完善内容和界定关键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博士生吴娇梳理新中国高校政治辅导处的设置缘由、制度建设路径、组织运行方式,并考察政治辅导处的最终隐退及其历史地位。中共中央党校李国芳教授认为文章史料运用翔实,篇章结构完整,在时间线索梳理、问题意识拓展、重要概念界定方面还应继续提高。南京大学熊秋良教授认为文章具有较高完成度,可更注意理论升华,避免就事论事并关注高校政治辅导处制度的区域差异,进一步丰富文章内容。

随后,与会者围绕建国初期国内外历史条件、历史资料的搜集与使用、强化问题意识、宣传与受众等问题展开讨论。


圆桌会议环节,全场与会者就本次会议的议题、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的其他重要问题以及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未来的建设方向进行热烈讨论。最后,引言人黄道炫作总结发言,强调历史研究需要下苦功夫,深度挖掘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夯实史料基础;要注重学科研究的人文属性,避免历史研究中的结构化、扁平化倾向,坚定守护历史学科应有的“温度”;要抓住“发现真相”这一历史研究的根本要求,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靠近真相、还原真相;全体研究者应明确自身定位,找准研究方向,发挥历史学术之于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建华教授作闭幕式致辞,阐释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常识问题。他强调,党史研究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地了解和认识常识;要发挥常识的协同作用,重视正反两方面因素,坚持问题意识,把握事物本质规律;要在认识常识中寻找学术创新之路,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认识历史,在回归常识的基础上守正创新。

最后,王建华教授表达了对参会学者和会务组人员的感谢,并期待大家再次齐聚一堂,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推动党史研究向前发展。此次论坛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