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骆驼墩遗址鹿骨痕迹揭示新石器时代人类用火方式及生存环境

发布者:崔岚发布时间:2024-11-01浏览次数:10

近日,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斌研究团队在江苏宜兴市骆驼墩遗址对鹿科动物骨骼化石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这些化石曾经历了高温燃烧和快速埋藏过程。这一发现为探索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行为及其生存环境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骆驼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属于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研究团队在遗址的鹿骨化石表面发现两种黑色残留物类型:黑色薄膜以及集中于骨骼裂缝处的黑色晶体矿物颗粒。

通过拉曼光谱对化石黑色表面薄膜进行分析发现,这些黑色膜状物均含有石墨碳成分;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一步表明,骨骼表面经历了500600°C的燃烧过程,使其中碳酸羟基磷灰石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过与该遗址其他考古资料推测,这些鹿骨黑色膜状物可能是骆驼墩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在烹饪或宗教仪式时灼烧或烘烤所导致的。

1 拉曼光谱指示鹿骨表面碳质薄膜的广泛分布

2 碳酸羟基磷灰石的FTIR谱线出现肩峰指示鹿骨经历过500600°C的高温灼烧

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拉曼光谱的分析显示,骨骼裂缝处的黑色晶体状物质主要由富含铁和磷的蓝铁矿组成。蓝铁矿通常是富含磷的骨骼被水迅速淹没并埋藏于还原性的环境中形成,该沉积过程与骆驼墩遗址区域距今5500年的海侵过程相对应。

3鹿骨表面广泛分布黑色矿物颗粒——蓝铁矿

   本研究创新性地运用多种地球化学手段,揭示骆驼墩文化时期古人类的用火行为,并为探讨古人类生活方式提供新视角。同时,研究揭示出全新世早期太湖流域的显著水文变化,为理解当时人类的活动模式、定居选择及环境适应策略提供新的证据。

相关成果以“Burnt Cervidae bon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t Luotuodu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New insights for Neolithic human behavior”为题,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上,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笑寒为第一作者,周斌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参与此项工作的还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黄建秋教授、地理科学与海洋学院Michael Meadows院士、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林留根教授。该研究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41991323)及面上项目(4197737841977379),相关测试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本文原文请查看: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jzf-3ic-Fbg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