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青年学者系列)课程《用“芯”生活——与RFID的完美邂逅》已开课一月,该课程由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刘佳副教授主讲。在授课过程中,刘佳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学生们走进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世界,从识别到定位再到感知,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理解RFID作为物联网“神经元”的关键作用,紧密体现了其在数字中国时代背景下的深远影响与重要性。
第一堂课:相遇——我们身边的RFID
课程首次授课中,刘佳老师以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案例引导学生初识RFID。RFID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已渗透至物流、零售、医疗、交通等行业,成为推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感知技术。相较于其他识别和传感技术,RFID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传输,还具备定位与感知功能,展现出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堂课:相识——RFID识别到定位
第二堂课的主题是RFID的识别与定位。刘老师通过介绍RFID时隙帧、轮询树等关键MAC协议,帮助同学们掌握RFID在身份识别上的原理及技术实现。紧接着,他深入讲解了室内、室外定位技术,涉及测距定位、角度定位、静态定位和移动定位等方法。作为案例,刘老师还展示了他参与研发的RFID移动盘点定位系统如何实现自动化、精确化、高效化的物资定位,为全球大规模盘点难题贡献“南大方案”。
第三堂课:相知——RFID智能感知
在第三堂课中,刘老师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探讨RFID的感知能力,从环境感知、空间感知到行为感知,全面剖析RFID在感知领域的创新潜力。与传统感知技术不同,RFID因其无源、低成本和可标记的特点在无线感知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刘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RFID温度感知、方向感知、倒置感知、边界感知、睡姿感知等多种感知技术,揭示了其在智能感知方面的创新潜力和未来前景。
《用“芯”生活——与RFID的完美邂逅》不仅为同学们展示了RFID的技术原理与广阔应用空间,还激发了大家对物联网前沿技术的热情和好奇。课程将持续深入,期待更多学生在RFID的学习和探索中,体验科技创新的魅力,并为物联网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 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