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南京大学“榜样与传承”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会在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报告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弘扬光荣传统,涵养高尚师德,切实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艳,南京大学“师德先进”代表、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以及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代表、现代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李喆应邀围绕立德树人、科教报国做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朱缨主持。
张艳老师以《学习黄大年,心怀报国志 ,建设交叉学科》为题,全面介绍了化学生物学交叉学科教师团队在立德树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一是团队负责人郭子建院士大力倡导扎根祖国、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价值观,以身作则,推动了交叉学科团队建设与成长;二是团队在二十年的历程中,突破制度壁垒,探索推动交叉领域青年人才成长的可行机制,布局推动化学与生命科学、医学、工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三是团队立足人民生命健康需求,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开展科技攻关,借助化学生物学新方法解决多维联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瓶颈问题,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发展;四是团队在立德树人上担当作为,倾力培养化学生物学人才,注重以科研实践带动创新人才培养,并强调对人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张学锋老师以《我在南大四十年》为题,从自身的求学和教职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接受传承和继续传承”的体会与感悟。他首先分享了不同阶段的老师在知识、方法和视野等方面对自己的指导,对其教学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结合《隋唐考古》等课程教学分享了感悟:单纯的感念和知识灌输,是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人”来的,专业教育需要教师深层次的思考和师生间的互动;热衷本科生教学、硕博研究生培养工作,与日常的科研工作并不相悖,而是相得益彰;最后通过带领学生考古实习、扶持年轻学子等多个课堂之外的师生故事,分享了在教学科研方面与学生亦师亦友、共同进步的真切感受,以及敬畏教职、敬畏学生的敬业态度。
李喆老师以《留学报国,一场双向奔赴》为题,从“归国,一个必然选择”“科研,一种报国方式”“南大,一座广阔舞台”三个部分,讲述了自己留学归国的心路历程以及在南大的工作经历。她回忆自己在国外求学途中为祖国的发展所震撼与感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坚决选择回国。然后,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通过她分享自组装DNA纳米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等科研进展,表示要学习程开甲、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最后她表达了对南京大学这一让她施展才华、放飞梦想的广阔舞台的热爱,并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回到祖国、回到南大,带来了很多科研新理念、新方法,虽然时代在变化,但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科研报国的决心和信念是一致的,这也是传承的意义所在。
本次报告会是我校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之一,全校30余个院系、单位的近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