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

基本简介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六届[2009-2013]、第七届[2014-2018])、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等著译作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教师奖特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004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9年当选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0年当选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心理学概论》第一首席专家;2015年入选“江苏社科名家”。 

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中国研究

出版著作

A、个人著作: 

1、《现代社会心理学史》,37万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走向社会的名片: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27万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版; 

3、《现代广告战略与战术》,25万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4、《现代社会心理学》,45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25万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6、《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45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研究》,40万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主编著作: 

1、《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主编),31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学校教育与管理心理学》(主编),28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主编),40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与周怡共同主编),41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主编),57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6、《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主编),3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主编),40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精华》(主编),6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初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中国研究(2005年春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中国研究(2005年秋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中国研究(2006年春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中国研究(2006年秋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中国研究(2007年春秋季合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4、《中国研究(2008年春秋季合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5、《中国研究(2009年春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6、《中国研究(2009年秋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7、《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8、《中国研究(2011年春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9、《中国研究(2011年秋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0、《中国研究(2012年春季卷)》(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21、《社会理论论丛(第1辑)》(与张一兵、周宪共同主编),27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社会理论论丛(第2辑)》(与张一兵、周宪共同主编),25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与张一兵、周宪共同主编),32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社会理论论丛(第4辑)》(与成伯清共同主编),30万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中国新农村建设”文丛》(三卷本,与人共同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26、《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研究丛书》(七卷本,主编),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27、《西方社会建设研究译丛》(六卷本,与王小章共同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C、译著(含校阅): 

1、《文化与承诺》( M. 米德著,与周怡合译),10万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人格:文化的积淀》(巴普诺著,主译),48万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萨摩亚的成年》( M. 米德著,与李姚军、刘婧合译),22万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1990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萨哈金著,主译),67万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精神、自我与社会》(G. 米德著,周晓虹校),30万字,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4年版; 

6、《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著,个人翻译),20万字,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5年版; 

7、《文化:社会学的探索》(霍尔著,与徐彬合译),30万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米尔斯著,个人翻译),35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吉罗维奇社会心理学》(吉罗维奇等著,主译),70万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犯罪学:社会学的视野》(斯蒂芬?巴坎著,校对),60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发表论文

1、“论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开封:《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3期; 

2、“简论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天津:《社会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4期; 

3、“班杜拉和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观的分析”,开封:《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 

4、“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北京:《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5期; 

5、“社会心理学概观”(译文),北京:《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2期; 

6、“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 

7、“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历史、理论与特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8、“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拓展与应用”,南京:《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5期; 

9、“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 

10、“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1、“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 

12、“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北京:《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3、“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与王晓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4、“社会时尚的三种表现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5、“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6、“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 

17、“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8、“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9、“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 

20、“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南京:《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21、“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22、“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 

23、“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 

24、“试论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25、“流动与都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 

28、“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 

29、“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   

30、“社会学经验研究传统的形成与确立”,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1、“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inter 2001;       

32、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33、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4、“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35、“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6、“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7、“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8、“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9、“SARS传播期间的公众传言与社会舆论”,陆学艺等主编:《2003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0、“芝加哥社会学派(下)”,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41、“芝加哥社会学派(上)”,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42、“传播的畸变:有关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3、“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杭州:《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44、“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45、“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 

46、“学术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47、“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48、“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9、“再论中产阶级: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3期; 

50、“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上海:《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51、“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52、“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ed.),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Sage Press, 2006. 

53、“全球化与中产阶级的型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4、“《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北京:《读书》2007年第5期; 

55、“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北京:《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6、“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上海:《社会》2008年第2期; 

57、“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上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8、“孝悌传统与长幼尊卑:传统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9、“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上海:《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 

60、“Chinese Middle Class: Reality or Illusion?”, in Christophe Jaffrelot & Peter van der Veer(eds.), Patterns of Middle Class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Publisher,2008; 

61、“现代社会的批判与重建”,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9/10期全文转载; 

62、“中国人社会心态60年变迁及发展趋势”,石家庄:《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2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9/第12期全文转载; 

63、“中国社会学研究概况——基于CSSCI数据的一种分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有关中国经验的另一种解读”,上海:《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65、“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建构”,南京:《江苏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6、“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67、《社会建设应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入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68、“探求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上海:《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69、“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上海:《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70、“Globaliz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iddle Class”(with Qin Chen), in Li Cheng(ed.), 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 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7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理论问题”,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2、“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野”,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3、“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4、“中国体验:观察变迁之窗”,上海:《探索与争鸣》2012第2期; 

75、“‘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 

76、“中国体验的现实性与独特性”,南京:《江苏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77、“孙本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78、“Cultural Feedback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Artifact Civiliz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Beijing: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2, Volume 33, No.2. 

79、“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12第4期。 

80、“社会建设: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上海:《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

获奖情况

1、1992年获“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2、1992年获“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个人);   

3、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 

4、1994年获“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个人);   

5、1994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6、1995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个人); 

7、1995年获宝钢奖教金特等奖(个人); 

8、1995年获南京大学奖教金特等奖(个人); 

9、1998年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0、1998年获《社会学研究》10周年优秀论文奖(个人); 

11、1998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 

12、1999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个人); 

13、2000年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排名第一); 

14、2000年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 

15、2001-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个人); 

16、2003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 

17、2003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18、2003年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 

19、2004年“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5);同时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5); 

20、2004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个人); 

21、2004年《社会心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5); 

22、2005年入选江苏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个人); 

23、2007年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个人); 

24、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5、2009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 

26、2010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27、2010年入选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心理学》教材编写第一首席专家。

讲授课程

社会心理学

科研项目

1、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国家教委青年基金,1991-1992,主持人; 

2、社会时尚的流行与嬗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2-1995,主持人; 

3、南京电视观众收视状况调查,南京电视台,1993-1998,主持人; 

4、传统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台湾中流文教基金,1996-1997,主持人; 

5、南京市民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调查,南京商业局,1996-1998,主持人; 

6、转型时期沿海地区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嬗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7-1998,主持人; 

7、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rvard- Yeching Foundation, 1999-2000, 主持人; 

8、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演变,江苏省委宣传部,2001-2002,主持人; 

9、中国农村热点问题乡镇长访谈,国家农业部,2000-2001,主持人; 

10、世界500强南京投资环境调查,南京市委宣传部,2002,主持人; 

11、诚信与社会进步,南京市科技局,2002-2003,主持人; 

12、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主持人; 

13、SARS流行的公众反应与社会后果,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大学,2003,主持人; 

14、江苏诚信状况调查及其体系建构,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4,主持人;  

15、学习型城市的研究与创造,江苏省科技局,2003-2004,主持人; 

16、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4-2005,主持人; 

1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苏省委宣传部,2006,主持人; 

18、当代上海的社会阶层变迁与新中产阶层研究,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2004-2006,主持人; 

19、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2001-2005年,主持人; 

20、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2005-2009年,主持人。

学术经历

1、“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1995年10月,南京-昆山; 

2、“The Sixth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Association of Sociologist”,亚洲社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年6月,北京; 

3、“第二届国际华人心理学家大会”,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1997年11月,香港;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1998年8月; 

5、“两岸家庭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8年11月,台湾; 

6、“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999, Hilton Tower, Chicago; 

7、“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ern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November 1999, Cambridge; 

8、“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2年5月,上海; 

9、“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Visiting Scholar),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ern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April 1999-May 2000, Cambridge; 

10、“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5月,南京; 

11、“Ris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 Studies” (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er of Chines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uly 2000-August 2000, Hong Kong; 

12、“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East Asian Modernity----The 4th Conference of Harvard-Yenching Alumni in China”,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August 2002, Gloria Plaza Hotel, Suzhou, China; 

13、“Sustaining Peace and Progress in China and Beyond”,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PSS), October 2002,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California, USA; 

14、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November 2002, 东京/京都; 

15、“Local Governance in India and China: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China Studies Center, Delhi University, January 2002, Kolkata India; 

16、“海峡两岸家庭与教育研讨会”,台北师范学院,2003年11月,台北; 

17、“社会工作的未来与前景”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建系40周年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2003年11月,香港; 

18、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国际社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北京; 

19、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部,2005年3月,香港; 

20、“Consumption and Emergence of Middle Class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India and China”, Delhi University,November 2005, Delhi; 

21、“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讲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2005年11月,新加坡; 

22、学术访问,日本名古屋大学,2006年2月,名古屋; 

23、“Defining the Field: Them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Cambridge University, April 2007, London; 

24、“文化反哺:变迁社会的代际传承”讲演,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2007年4月,伦敦; 

25、第二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南京大学、日本爱知大学、世界大学联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南京; 

26、名古屋大学社会学系访问教授,2007年10月-2008年2月,名古屋; 

27、“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velihoods, Mo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Leeds University, November 2007, Leeds; 

28、第三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南京大学、上海大学、日本爱知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世界大学联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南京; 

29、“1968:German University: History, Evens and Impacts”, Helmut-Schmidt-Hamburg University, November 2008, Hamburg; 

30、“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2008年12月,北京;

31、“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 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n September 22-23, 2009,Brookings Institution in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32、“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n China Studies”, 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33、“China 2020”, Institute of China, Alberta University, July 7-10, 2010, Edmonton, Canada. 

34、“中国研究研讨班”(主讲教师之一),越南胡志明国立大学社会科学院,2011年10月; 

35、“东亚社会与文化:东亚大学社会学学科创建30周年研讨会”,韩国釜山,2011年11月。

新闻报导

周晓虹教授做客第八期“知联大讲堂”

周晓虹教授著作《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英文版出版

周晓虹:变迁时代的社会学家

周晓虹:幸福感从哪里来

周晓虹:中国社会心态危机蔓延

周晓虹:社会变迁导致“全民焦虑” 精神漂泊伴随中国人

周晓虹:国民性研究的当代趋势英格尔斯及其《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

周晓虹:我的教育观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晓虹认为一个城市没有炒房的人肯定不健康

改变不了的生活方式——记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周晓虹教授

我校四教师入选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周晓虹和他的“轰动效应”

周晓虹教授

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晓虹教授

南大社会学系主任周晓虹——这是一种历史的记录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周晓虹博士来我校讲座

周晓虹: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周晓虹:中产阶层不是一个悠闲阶层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

周晓虹:45.7% :夹缝中的南京中产阶层

周晓虹:房地产市场迎来“大雪”南京明年秋天或局部复苏

周晓虹:反哺  文化传播的时光倒流

周晓虹教授赴太湖群学书院开幕讲演

周晓虹、翟学伟教授一行访问台湾辅仁大学、东海大学

周晓虹教授当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

周晓虹院长一行赴吴江商谈孙本文先生故居修复事宜

周晓虹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重构的话语叙事"

周晓虹教授论文荣获“《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度好文章”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群学师生交流中心捐建签约仪式举行

周晓虹教授著作《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正式出版

《重建中国社会学》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英文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