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我国地质学先驱、著名矿床学家郑厚怀先生塑像揭幕仪式在安徽省青阳县杜村乡红光村隆重举行,并同时开展了中国矿物科技和工业发展史以及非金属矿未来新质生产力的研讨。这是“第八届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青阳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郑厚怀,安徽省青阳县人,1922年赴美哈佛大学攻读矿床学博士学位,是我国地质学界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第一人。1927年回国任教,先后任南京大学前身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地学系教授,并于1928-1930年任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1937年因病去世。郑厚怀教授致力于矿物和矿床学教学和研究,为我国初期地质教育事业和早期地质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揭幕仪式上,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他着重介绍了郑厚怀的生平事迹,郑厚怀先生192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7年辞去美国地质调查所工作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积极投身于地质学人才培养和矿产调查工作,把西方先进的地质学教育模式与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带到中国,引入并传播“大陆漂移说”。郑厚怀先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器材,传授磨制光片技术,推广科学研究方法,还多次捐资支持教学实验和学生实习。
郑厚怀治学严谨,地学泰斗谢家荣在1936年撰写《近年来中国经济地质学之进步》,盛赞郑厚怀关于湖北大冶和江苏江宁铁铜矿的论文为精心结构之作,“叙述详严,所附示矿石结构之绘图六幅,精美绝伦,极堪取法”。
陆现彩教授呼吁后辈要传承和发扬郑厚怀先生的“留学报国之志向、重视实践之精神、教掖后学之热情”。郑厚怀先生的一生,是爱国情怀和科教情怀的生动诠释,教育、科技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应深切感悟其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和乐教爱生的教育家精神,学习郑厚怀先生开拓进取、坚持真理、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来源 中国矿业报,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