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孙建军教授畅谈“数智赋能与信息管理”
7月16日上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2023年南京大学暑期学术周邀请到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CNAIS副理事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建军为学员们做了题为《数智赋能与信息管理:科研、服务与终身学习》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江苏省泰州中学副校长许志勤主持。
图|孙建军教授
图|许志勤老师
孙教授的讲座围绕四个方面详述了数智赋能与信息管理的想关内容。一是数智赋能环境与信息管理。孙教授回顾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影响,提出新一代数智环境带来了融合态势、技术态势、经济态势和政策态势四个层面的改变,进而引起治理范式、经济范式的改变。在以数据、智能为核心主题的新环境下,信息管理的发展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是数智赋能下的信息管理。孙教授指出,新文科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结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七大“融”字工程,阐释了新文科的建设思路。三是数智时代的终身学习。孙教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从思维改变、数字素养、多元化途径、个性化学习、思频互联五个方面阐述了终身学习的问题。四是相关思考与展望。孙教授提到,新的数智环境的出现触发了当下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他向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关于信息管理多个方面的思考,并与学员进行了交流。
图|讲座现场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年级部主任朱海艳在聆听了孙教授的讲座后感受良多,她谈到,首先,孙教授以前瞻性的视角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的技术态势、融合态势、政策态势、经济态势,以及由此引起的治理范式、经济范式的转换。其次,孙教授用理性的分析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学员们清晰地看到数智赋能下的信息管理实践,如新文科七大“融”字工程建设范式的推进,彰显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者们新时代的情怀与担当。最后,孙教授让学员们清醒地认识到数智时代终身学习的范式正在变化,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思维方式、提升信息素养、探索多元化途径、注重个性化学习、拓宽思维同频互联。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蔡效猛表示,孙教授结合自己的信息管理工作经验,为大家介绍了信息管理学科在数智赋能方向的研究探索与服务应用,以及如何将信息管理相关知识融入终身学习之中。在国家迈向数字中国、社会迈向智慧社会的进程中, 各个学科的教师都面临着新一代数智环境带来的冲击与改变。蔡校长在聆听讲座后,思考了需要把握的五个关键点:一是以“数据治理”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通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等方式,将一个个“数据孤岛”贯通起来,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二是以“生态培育”作为教育数字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形成教育内部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协作。三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教育场景创新等方面做出切实的探索。四是系统建设教育资源,通过构建知识图谱赋能资源,强化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五是整体推进教育管理与服务业务的流程再造。蔡校长认为,数字化为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奋力前行。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教研处主任骆增翼在听完讲座后感慨道:“我们正走向数智时代。”骆主任谈及,孙教授为学员们详细阐述了“数智赋能环境与信息管理”“数智赋能下的信息管理”“数智时代的终身学习”“相关思考与展望”四个方面,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技术态势、融合态势、政策态势、经济态势,以及由此引起的治理范式、经济范式的转变。进入数智时代,终身学习范式在思维、素养、学习途径、解构方式、群体碰撞等方面发生着改变,引发了当下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思考。受到本次讲座的启发,骆主任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建设校园文化。大数据有助于挖掘学校文化、课程、教学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与不足,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彰显办学特色。第二,提升教学质量。大数据有助于校领导对本校教学特点的把握,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培训和教师的个性化培养。第三,助力教师培养。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并以此带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改进和创新。
贰 李向东教授详解“宇宙人生——天文学视角下的生命观”
7月16日下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2023年南京大学暑期学术周邀请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向东,为学员们做了题为《宇宙人生——天文学视角下的生命观》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洪超主持。
图|李向东教授
图|刘洪超老师
李向东教授从时空、起源、关联、永恒四个部分出发展开本次讲座。在时空部分,李教授从太阳系引入,介绍了银河系、本星系群、室女超星系团、可观测宇宙,让学员们初步了解我们所处的时空。在起源部分,李教授从生命与自然的联系讲起,介绍了产生复杂生命的条件,从宇宙大爆炸到文明的兴起介绍了万物起源和宇宙年历,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吸收秩序、对抗自然界的熵增。在关联部分,他以牛顿与苹果树的故事引出人类与地球的关联,并从超新星爆发展开,论述了超新星与人类进化、文明演变、基因变异的关联。在永恒部分,李教授从太阳简史、地球的中年危机与命运出发,最终落脚到到人类的未来,为学员们分享了世界观的缘起与演变。在讲座的最后,李向东教授启发大家:宇宙的历史是理解生命的背景和基石,人类在自然中发现了美并寻找美的意义;而科学能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某种更伟大的东西的一部分。
图|讲座现场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教师刘杰表示,李教授通过充满哲理的语言、直观震撼的画面、专业细致的讲解,带来了一场探究宇宙奥秘的思想盛宴,而学员们也体验了一次追溯生命起源的精神之旅。刘老师在讲座过后感慨道:“从宇宙起源到演变至今的过程来看,人类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奇迹。”生命的本质是吸取能量、形成秩序,以对抗自然界的熵增。我们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不断有物质汇入,同时也不断有物质离开。而从原子的角度看,不存在创生和毁灭,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转化着。刘老师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当更多去发现、挖掘世界之美,体会生命的价值。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昆山市绣衣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蒋晨在谈及自己的听课感受时这样说道:“生命是什么?从天文视角如何审视生命?李教授为学员们开启了一场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想盛宴。”讲座中,李教授将宇宙的百亿年历程,形象地浓缩为“宇宙年历”,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人类起源的条件与现代文明的发展,再到地球的中年危机、地球生命的命运、超新星的爆发——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每个关键节点。李教授还从宇宙观的起源与变更等角度,论述了太阳、地球以及人类的历史演变规律。让蒋晨园长印象深刻的是,李教授以时空观和大历史观让学员们重新认识到天文学的意义:研究星空宇宙,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则,也是研究生命和内心的道德准则,我们应当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发掘自己的潜能,让短暂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表示,李教授的精彩讲座给了他四点启发:一是要保持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李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引发了学员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二是要珍爱生命。李教授提到生命是宇宙中最神秘、最伟大的奇迹,但也是最脆弱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个体生命,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三是要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命观。四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陈宏斌认为,李教授的讲座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启发性,也富有人文关怀。以此为鉴,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专家简介
图|主讲人孙建军教授
孙建军,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CNAlS副理事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图|主讲人李向东教授
李向东,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天文探秘》、《普通天文学》和《宇宙简史》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