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张红霞教授纵论“中西方知识观比较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7月15日上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2023年南京大学暑期学术周邀请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材小学《科学》(教科版)主编张红霞为学员们作了题为《中西方知识观比较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第二期培养对象、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分校党支部书记倪晨瑾主持。
图|张红霞教授
图|倪晨瑾老师
张红霞教授分别从中西方知识观比较、知识观的文化溯源、文化认知主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张教授从认识论谈起,指出知识的本质是科学,产生的方法是实验,评价知识的方法是实践。张教授指出,分布式认知强调环境对认知过程的影响,社会组成结构决定了认知在整个系统中的分布格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讲座的结尾,张教授强调,教育现代化仍然面临着软环境和物质环境的挑战,需要传承集体主义,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体用一致;需要科学地认识中国和世界;需要以科学学科教育为核心和杠杆;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思想交流效率,形成创新性团队,产出创新性成果。
图|讲座现场
“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徐州市镜泊路学校执行校长黄晓迪认为,张教授在对‘知识’的不断叩问中,在对东西方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的不同主张的溯源中,总结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和方向,理论精深,视野宏阔,结构缜密。张教授的讲座有三点启发:一是多学科教育背景会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角。张教授是自然地理学学士、海洋学硕士,她以自然地理视角认识中国文化,对比地中海的海洋文化与中国内陆的农耕文化,阐释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当以科学教育为杠杆,重构教育模式。二是多元学习方法会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有效的学习是一种愉快的思维活动,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要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深度地进行思维活动。三是破除功利。教育功利化架空了“全面发展”,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导向下,教育教学实践过于偏重智育,忽视品德塑造和审美素养。教师应认识到教育不是短时性的,而是长期性的,要做到让教育慢下来,回归育人本位。
“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朱水平表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中西方认识论的差异是源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西方拥有理性主义传统和经验主义传统,而中国古代是以伦理为中心的儒家文化。但是,张红霞教授的讲座却让他重新认识到,自然地理因素也是造成中西方认识论差异的原因。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港口资源丰富,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海外贸易。而古代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潮差大、易搁浅等地理条件而不适合外贸。同时,沿纬线而非经线分布、贯穿东西三级阶梯的两大河流(长江、黄河)与东南季风气候组合,导致上下游汛期同步、洪峰叠加,最终造就了大一统、集体主义的“治水社会”。这一新的认识让朱校长重新思考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并得出两点感想:一是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在回顾思想史、科技史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立足中国大地、扎根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将文化观念、文化反思、文化创造植根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宿迁市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印邦枝谈到,知识的本质是客观现象,是自然规律的描述,习得知识的方法是观察、实验、争辩。张教授在对比中西方知识观的文化溯源中,引领学员们感受、体悟、比较了先哲们的思想体系和学说主张,让学员们重新认识了墨子、荀子、沈括等大家的科学思想和理性精神。继而张教授提出了教育实践中的知识论问题,引发了学员们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思考。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讲座也引发了印邦枝校长的思考: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谨防掉入科学教育的技术思维陷阱,在教学中不要刻板追求圆满结局。其次,教师要时刻反思教学过程,不要一味从众、固步自封。最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教师,一线教师的进步和改变,才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时代新人。
贰 宗晓华教授详解“基于大数据方法的教育评价”
7月15日下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2023年南京大学暑期学术周邀请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宗晓华为学员们作了题为《基于大数据方法的教育评价:基本原理与实践探索》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戴厚祥主持。
图|宗晓华教授
图|戴厚祥老师
宗晓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五大特征:“海量、速度、高增长、真实、多样”,并强调数据是基础、平台是支撑、分析是核心、效益是根本。接着,宗教授以“石油与发动机”为喻来说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之间的关系,点明大数据技术是解决众多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的共性基础。讲座中,宗教授以自身科研经历——“百优榜”的研制为例,生动呈现了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应用实践。宗教授强调,数据研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保证数据的质量与安全;在数据的“监控”下,仍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
图|讲座现场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连云港市和安小学校长梁培斌表示,宗教授的讲座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大数据赋能教育评价、学校教育大数据的构建及其评价应用、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的忧思与展望等五个方面展开,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基于大数据方法的教育评价改革。梁校长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让老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其次,积极推动大数据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教师课例大数据分析报告的“数字画像”,引导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的特点、风格、优势、短板等形成全方位认知,为教师的自我诊断提供数据佐证。最后,通过大数据完善学校的考核制度与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精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杨晓翔通过本次讲座,对基于大数据方法的教育评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认为,当前数据技术赋能教育评价已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工作中,她要从整体层面上提升东台实验中学的大数据素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提高教育大数据的采集质量和利用效率。未来,她将在现有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从经验惯性走向数据驱动,推动东台实验中学的教育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基于大数据的评价结果的导向、诊断、鉴定和调控,改进学校管理策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位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苏教名家”第一期培养对象、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副校长陈芳在聆听了宗教授的讲座后感受颇丰。她说到,提升大数据意识和素养,掌握基本的大数据方法和分析技术,努力形成大数据文化,提高教育大数据的采集质量与利用效率,使学校教育和教师培养工作都能基于证据进行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陈芳总结了三点体会:第一,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大数据来推动课程改革。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和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应当基于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价等实践。第二,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大数据来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陈芳表示,今后,她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业表现,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和个性化指导。第三,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大数据来生成学习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陈芳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评价方式变革,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让基础教育更富有人文关怀。
专家简介
图|主讲人张红霞教授
张红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曾任教育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课程建设与评价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顾问,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图|主讲人宗晓华教授
宗晓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读博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2007年至2008年间曾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10年至2016年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2013-2014年间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做访问学者。2014-2015年间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赴国立首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理事、江苏省高教学会教育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出版《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经济分析》、《多级财政体制下的公共品供给》等专著,在Higher Education、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荣获江苏省社科优秀青年称号。
图文| 苏教名家宣传组